胡蘿蔔在南方地區又叫紅蘿蔔,為傘形科胡蘿蔔屬二年生草本蔬菜作物。胡蘿蔔适應性強,栽培容易,病蟲害少,耐貯藏和運輸,對調節市場供應有很大作用。胡蘿蔔多行秋季栽培,也有少數春季栽培面積。 胡蘿蔔對多數種植戶來說都不陌生,在農村幾乎家家都有種植胡蘿蔔的經曆。胡蘿蔔種植比較簡單,不需要消耗太多的勞動力,可以成片大規模種植。胡蘿蔔市場銷路好,價格穩定,可鮮銷和用于加工,很少出現胡蘿蔔“賣難”現象,即使在個别年份由于産品太多而出現短期滞銷,但由于胡蘿蔔耐貯藏,耐運輸,市場也可逐步消化,不會虧本。胡蘿蔔種植的市場風險很小,效益穩定,如果本地有大面積的深厚肥沃的沙地或者沙壤地,可以适度規模發展。
胡蘿蔔栽培技術要點
1、适時播種 胡蘿蔔為半耐寒性蔬菜作物,種子發芽的最适溫度為20~25℃,莖葉生長的适宜溫度為20~25℃,肉質根膨大期的适溫為13~18℃。在适宜溫度條件下,胡蘿蔔生長快,根形整齊,品質好;如果高于24℃或低于10~15℃,則根色不佳,品質變劣。南方地區胡蘿蔔播種多為秋播,根據胡蘿蔔的生長特性,南方地區秋季播種多為8月中下旬播種,将肉質根膨大期安排在秋季冷涼時段,然後在11~12月收獲。胡蘿蔔幼苗耐旱與耐熱性較強,可以利用幼苗耐熱特性,同時選用耐熱品種,提早在7月中下旬播種。現在市場上的絕大多數均可以用于秋播,可根據市場需求和當地的栽培條件以及種植習慣選擇品種。
2、整地施肥 胡蘿蔔适宜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方便、中性或微酸性的沙壤土或沙土,胡蘿蔔在不良的環境與栽培條件下,常有畸形根、裂根和叉根,使産量和品質降低。耕作層一般不應淺于25厘米。胡蘿蔔對土壤酸堿度的适應性較強,在PH值5~8的範圍内都能正常地生長。胡蘿蔔需氮肥和鉀肥較多,磷肥次之,另外還需要硼、鈣等微量元素。 胡蘿蔔耐旱性較強,怕積水,應選用土層深厚疏松的沙土和沙壤土,不宜選用土壤粘重的地塊或田間濕度大的稻田種植。胡蘿蔔喜肥耐肥,每畝施腐熟農家肥1500公斤,複合肥15~25公斤,草木灰100公斤作底肥。耕地最好采用機械耕作,将土塊耕整2次,為後期胡蘿蔔肉質根的形成創造有利條件,如果整地不精細,有較大的土塊、石塊在土中,容易造成肉質根彎曲、分叉等畸形生長,影響産品品質。另外,農家肥必須要腐熟,否則容易對胡蘿蔔根莖造成為害。
3、種子處理 胡蘿蔔種子由于表皮依附着一層刺毛,因此按常規方法播種,出苗慢且不整齊。很多農民認為胡蘿蔔種子發芽率不高,主要是沒有養成浸種催芽的習慣,可用溫湯浸種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在浸種前,應先将種子的刺毛搓去,再用55℃溫水浸種消毒20分鐘,再在清水中浸泡24小時,撈出後用濕毛巾覆蓋進行保濕催芽,待種子露芽50%後即可播種。浸種催芽對于價格較高的種子更有必要,可節約用種成本20~30%。
4、播種方式 胡蘿蔔播種隻适宜大田直播,不适宜育苗移栽。由于胡蘿蔔的種子很小,為了做到均勻播種,必須與細沙或過篩的細土充分混合後再行播種,播種方法有撒播、條播和點播等方式。平畦栽培可采用條播或撒播,土層不夠深厚的地塊可采用壟作,實行條播或點播。一般撒播每畝用種1.5~2公斤。條播每畝用種0.75公斤,點播每畝用種0.50公斤。
5、适時勻苗 當幼苗出齊後,應及時勻苗,除去太密的弱苗、雜苗和病苗,以防止幼苗擁擠,生長空間不足。胡蘿蔔間苗宜早,在1~2片葉時間苗。條播的按行距17~20厘米、株距13~17厘米的距離定苗。
6、肥水管理 胡蘿蔔幼苗期和葉部生長盛期需水量不大,保持土壤濕潤即可。肉質根肥大期是肥水需求最多的時期,應實行均勻的肥水供給,追肥2~3次,每次追肥用人畜糞水兌複合肥10~15公斤,以後隔20天左右追一次肥,以滿足胡蘿蔔對肥水的需求,促進産量的形成。
7、适時采收 胡蘿蔔營養生長期為90~140天,南方地區一般在冬季采收,在第二年春季溫度回升之前采收完畢。胡蘿蔔的産量彈性很大,産量影響因素主要有品種,播期,土質,施肥水平,管理技術等等。一般産量為4000斤左右,如果按照高産栽培技術來操作,7000~8000斤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