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在我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我國有2000多個縣,在5000年的曆史演變中,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縣都有自己的故事,獨特的地形地貌、人文曆史、鮮活人物等,構成了他們的特色标簽。
泾縣:“山川清淑秀甲江南”每當看到皖南、徽州……等字眼,在大家腦海中,浮現的是漫漫山丘中的稻田人家、草堂書聲、茶田小憩、蠶桑東籬等一幅幅古代美好生活畫卷。
皖南,詩意生活的天然去處。在皖南有這樣一個小縣城,“山川清淑秀甲江南”,它便是泾縣,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宣紙、宣筆,即來源于此,是中國宣紙之鄉,中國宣筆之鄉。
宣紙、宣筆,讀書人的最愛,皆發端于此,可見,泾縣自古便是人文之鄉,明清兩代,全縣中進士106人,居全省第三。既有李白《贈汪倫》千古絕唱舉世聞名的桃花潭,也有“大大茂林村小小泾縣城”之說的皖南著名古鎮茂林,文風昌盛名聞于世。
泾縣溯源:“漢家舊縣江左名區”
泾縣素有“漢家舊縣江左名區”之稱。泾邑自瀛秦始置,封壤頗巨,今之石埭、太平、旌德皆其舊地;餘始至入境,觀山川之秀麗,人物之阜繁,土地沃饒,産植豐富,喟然歎曰:江左名區也。”(明嘉靖《泾縣志》)泾縣建制于秦,史稱“先秦所建,漢則因之”。《漢書地理志》注:泾水出蕪湖,縣因水立名。建制以來,相沿至今。唐天寶四年(745),析置太平縣(今屬黃山市);永泰二年(766)始,漸次析置石埭(今石台縣)、旌德二縣。1949年4月24日泾縣解放,隸屬皖南區宣城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2年更屬蕪湖行政專員公署。1956年5月屬蕪湖地區專員公署,1979年更屬蕪湖地區行政公署,1980年2月改屬宣城地區行政公署,2001年更屬宣城市,隸屬至今。
詩墨畫卷:“泾川三百裡,佳境千萬曲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遊曆泾縣,盛贊“泾川三百裡,佳境千萬曲”。泾縣南依黃山,西臨九華山,襟抱太平湖,山高林密,溪澗縱橫,小橋人家,風景如畫;
峭壁嵯峨、古樹紛披的桃潭秀色;
山環水繞、碧波萬頃的太平湖;
一望無垠、濤聲陣陣的蔡村竹海;
茂密蔥郁、古樹參天的原始森林,猶同顆顆珍珠點綴在泾川大地。
源于黃山北麓的青弋江,則宛如一條飄動的綢帶,在萬山叢中左右潆洄,自南向北奔騰而去,沿途風光無限,四時景色宜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