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
Pumpkin
南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它本身味甘可口、營養豐富,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果膠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元素,對一般人來說,是值得推薦的食療佳品。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在糖尿病人群中,流傳起了“南瓜可以降血糖”的說法,一些不良商家更是借此造勢營銷,收割欺騙了一波又一波糖尿病患者,讓這個謠言流傳得更加廣泛了。
為什麼說南瓜降血糖是一個謠言呢?
#1 日本的神秘傳說:
● 據傳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北海道地區的糖尿病患病率達5%,但日本的一個小村子裡的居民,卻無一人患糖尿病。觀察村莊居民的飲食習慣,發現他們常吃裸仁南瓜。于是得出結論,多吃南瓜(尤其是裸仁南瓜),可以減少糖尿病的幾率。
上述這個傳說真假不清,沒有确切依據,但卻流傳至今,是“南瓜降血糖”說法的最早來源。
而另一個有一定依據的說法是這樣的:
#2 動物實驗
● 在動物實驗中,南瓜裡含有的多糖可以顯著增加糖尿病大鼠的胰島素含量,降低空腹血糖值。
這個結論的推出有實驗對照和數據的支撐,乍聽上去還算嚴謹,但存在的疑慮也很多。
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南瓜裡有可能降低血糖的南瓜多糖,還有明确會升高血糖和糖和澱粉。
而兩種效果較量下來,最終是糖和澱粉打敗了多糖——吃南瓜會升高血糖。
目前來說,除了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外,其他任何産品或食物,都沒有降血糖的作用。
雖然通過飲食不能顯著降低血糖,但衣、食、住、行中,食療對于糖尿病的控制影響是最大的,糖友們記住下面幾個飲食的小訣竅,
01
主食粗細搭配
多吃粗糧雜糧
食物中影響血糖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而主食中大多屬于高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精米白面。
主食會影響血糖,但又不能不吃,否則當碳水無法滿足機體代謝所需的熱量,體内的蛋白質、脂肪就會被過量分解,導緻身體虛弱、消瘦、營養不良。因此,想要控制血糖,首先得在主食上下功夫。一些粗糧如燕麥、高粱、荞麥、紫米、玉米、黑米、薏米、大豆、紅豆等可以搭配着多吃。
02
常吃豆制品
黃豆、豆腐可多吃
糖尿病患者蛋白質消耗量比較大,如果不及時補充可能會導緻體重下降或營養不良,更不利于控制血糖。大豆及豆制品中蛋白質的含量高達40%,是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
此外,豆制品中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大豆卵磷脂、大豆異黃酮、維生素E、鈣、鐵等多種有益健康的成分。研究顯示,每日豆制品攝入量占蛋白質總攝入量35%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胰島素水平會顯著降低。
03
多吃些能夠幫助穩定血糖的食物
多吃蔬菜可以穩定血糖
網上傳的南瓜、苦瓜、秋葵等食物能降血糖都屬于誤傳,但相對來說,這些蔬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且膳食纖維含量較豐富,升糖指數(GI)比較低。糖友們每天多攝入這類食物,苦瓜、洋蔥、油菜、冬瓜、黃瓜、大白菜、西紅柿等,對穩定血糖十分有利。
04
改變進餐順序
從湯、素、葷到主食
吃飯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先吃主食再吃菜,但有研究發現,飯前喝一杯水或者先喝湯,然後吃素菜,再吃肉類,最後再吃主食,其餐後血糖、胰島素水平會顯著降低。因此,改變進餐順序,按照喝水—蔬菜—肉類—主食的順序進餐,既能防止因過度饑餓而攝入過多主食,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05
少食多餐
每次五六分飽,一天可吃5頓
如果每餐都吃很多食物,就很容易造成餐後血糖快速飙升。少吃多餐是在食物總量、内容不變的基礎上,增加進餐次數,能夠讓碳水化合持續而少量地進入身體循環,血糖波動範圍較小,使血糖更穩定。
國外相關研究顯示,在進食總量固定的情況下,分散進食對體重、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标更有益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