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武雯婧
雖說“英雄不問出處”,但現實中“見面先問‘出處’”的尴尬卻常常上演。
日前,一名自稱取得保研資格的985本科生在網上發帖吐槽,稱北大數學學院某博導碩士畢業于湘潭大學,表示“瞬間不想跟了”,并“希望北大能整頓下師資”。
這讓有關“第一學曆”的讨論在輿論場中持續發酵,也再次引發社會更深層次的思考,在教育部明确指出沒有“第一學曆”這個概念的同時,現實社會中有關“第一學曆”的歧視為何還能心照不宣地奉行許久?
▲圖片截取電影《起跑線》
對“第一學曆”的迷信
并非毫無緣由
過去20年,國家對教育高度重視并持續投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機會上大學成為現實。從整體來看,大學畢業生在國民中占比越來越高,這是國家教育的很大進步和國民素質大幅提升的成功結果。
但硬币的另一面,從個體體驗角度來看,因為普通大學文憑的普及,原有本科碩士博士的文憑稀缺性有所降低。
當曾經被視為精英的本科、碩士文憑變得全民皆有,人力資源供大于需的“買方市場”日漸形成,随之而來的便是工作對教育水平的要求水漲船高。
在名校畢業生都趨于飽和的今天,通過“第一學曆”,用人單位可以以最快速度把非全日制學曆、專科學曆等排除在用人選擇之外,即便這種做法得出的結論未必正确全面,卻也比細緻周詳地考察人才要節省成本。
“第一學曆”光鮮
真的等同于個人能力突出嗎?
未必。
高考分數作為中國教育體系中一把最公正的标尺,固然能夠反映一個人在求學階段的認知水平,但是,單純用一把尺定義一生,未免有失偏頗。
當前,無論是社會輿論引導、企業用人标準,亦或是個人職業規劃,都将目光集聚在聚光燈下,集聚在互聯網大廠的高薪崗位上,輿論過度渲染了所謂熱門職業的光鮮亮麗,進而影響到個人在求學階段迷信高學曆必然等于高能力,帶來高收入,在進行職業規劃時蜂擁擠入同一賽道,因此造成的人才過剩背景又給企業選人用人提供了設置無形門檻的機會。
惡性循環。
須知,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引導求職者将目光聚焦在聚光燈下進行無意義内卷,構建多層面培養路徑或是良方;一個向上的企業,也不能将适齡學生和求職者“囚禁”于一次應試的結果中,扼殺人的諸多可能性,重構多元化用人标準是必須;一個健全的人格,更不能放任自己陷入學曆、職業崇拜的淤泥中無法自拔,找準自身定位是關鍵。
不唯學曆論、不搞職業崇拜,正确認識社會是豐富且多元的,聚光燈以外,還有大好天地值得作為,這理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價值判斷。
如何走出學曆迷思?
教育部日前印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意見,鼓勵上市公司、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從社會、學校、企業等各個維度,試圖創造更多可能性,引導公衆正确認知“人才”并非隻有一種模樣。
這未必能在當下為被學曆問題困擾的公衆帶來具體的改變,但至少是一條值得探索的路徑。
誠然,一劑藥方難解積壓已久的社會難題。
打破唯學曆論的觀念,過程或許任重道遠,但毫無疑問,“一視同仁、公平公正”的價值理想,應當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追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