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有人裝逼?也許别人是真厲害而你不自知。。。
牛仔老司機今天就來教教大家怎麼裝成玩咖。
把下面這些看似天書的牛仔專業名詞學起來,你也能遊刃有餘地裝逼。重點是這些牛仔名詞并不難懂,甚至還很有趣!
來來來,小本子記起來!
Slub 竹節
(圖片來自互聯網)
這是由于織造牛仔布時用了粗細不一的紗線,而産生的一種不均勻的紋理。它不僅增加了牛仔布的立體手感,也使牛仔褲看起來更粗犷。
這種表面凹凸不平的牛仔布紋理曾經被生産商認為是一種殘次品,但不知從何時開始,越來越多的人喜愛這種獨特的紋理。後來生産商便故意通過打結或扭曲或使用不同纖維長度的混合物紡成不規則的紗線,以形成竹節紋路。
不同紗号、不同竹節粗度,不同竹節長度和節距的竹節紗,及不同的生産工藝,可形成各種不同效果的竹節牛仔褲,如分散雨點狀效果、密集柳葉效果、雲紋效果、朦胧效果等。
(圖片來自互聯網)
擁有竹節的原牛, 落色後還會産生夢幻般的紋理。
這是由于紗線粗細不一,而靛藍染料是無法完全固定在棉纖維上的,因此,不同厚度會以不同的速率褪色,形成美妙的變化。
Bi-Stretch 雙向彈力
我們所說的彈力牛仔褲,大部分都是緯向彈力,即水平方向有彈力。這是由于大腿小腿的維度是不一樣的,牛仔褲水平方向有彈力能夠自動适應腿部粗細,而不會讓比較粗的部位有束縛感。
經向彈力是垂直方向有彈力,而雙向彈力指的就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有彈力,也叫經緯雙彈、四面彈、360彈力。
雙向彈力有什麼好處呢?
如果你現在正穿着彈力牛仔褲,不妨抓起布料上下左右拉伸一下,然後再來幾個深蹲感受感受。
其實人體在運動時體型是随之變化的,尤其在肘、膝、臀等關節部位,更需要面料具有伸縮性,以使衣物如皮膚一樣貼服舒适。垂直方向有彈力的牛仔褲,不會對關節造成負擔,更符合人體工學。而擁有雙向彈力的牛仔褲,穿着更為舒适,活動也輕松自如,懸垂性和抗皺性能更好。
但由于雙向彈力生産難度大、工序多、成本高,所以生産的品種和廠家較少,市面上大部分的牛仔褲為緯向彈力牛仔褲。
Weight 布重
有人會說:“我對于重磅牛仔情有獨鐘”,你知道重磅是什麼意思嗎?
先來說說布重,布重分為輕磅、中磅、重磅。重磅就是指比較重的牛仔布,但它不是以磅為單位的,一般牛仔業内人士是以oz(盎司)/平方碼來衡量牛仔布的重量的。
1 yard碼 = 3 feet英尺 = 0.9144 metre米
1 oz盎司 = 16 drams打蘭 = 28.35 grams克
1盎司/平方碼=28.35克/(0.9144米*0.9144米)=33.9克/平方米=0.339克/100平方厘米
每平方碼的盎司數越高表示面料越重,通常也就越厚。而面料的厚薄度(重量)與面料紗支粗細及紡織密度有關。尺寸相同的牛仔褲,使用不同布重的面料,就會帶來不一樣的穿着感受和款式風格。
5條13oz與5條8oz的牛仔褲的厚度對比。
牛仔布的重量範圍可以從5oz到32oz甚至更高。一般來說,市面上大部分的牛仔品牌,譬如Levi’s,會将磅數在10oz以下,稱之為輕磅;10~13oz左右為中磅;超過13oz為重磅。但有些原牛品牌會有自己不同的劃分,譬如Naked & Famous,會偏向于更重的劃分。。
(圖片來自Naked & Famous)
不同布重制成的牛仔服會有不同的風格和手感。5oz的牛仔布屬于超輕量級,低于7oz的牛仔布多用作襯衫或女士夏裝,而我們一般所穿的牛仔褲大約在8zo到12oz不等,适合各種季節和氣候穿着,更重磅的則一般隻用在男裝或者原牛上面。
32oz到底有多重?
以一條男裝原牛使用1.7碼布來計算(假設是紅邊較窄的門幅40寸,那麼就是1.7*40*0.028=1.9平方碼),如果每平方碼為32oz,換算過來就是1730克(非絕對數值),大概等于3.4斤,相當于3.5瓶500ml的礦泉水重量,這還是沒加上五金的重量。
越重的牛仔布會越堅硬,且穿着越不舒适,從19oz開始已經是非常硬了,據說21oz蹲坑都難,多做幾次深蹲膝蓋皮都會被磨破,養牛人都自帶“蛋蛋”憂傷。
左斜 Z Twill、右斜 S Twill
斜紋,指的是一種織物的組織結構,隻要你認真點看看自己的牛仔褲,就會發現有暗暗的斜紋,有S Twill左斜,也有Z Twill右斜。(平紋就是表面紋路是平的,看上去橫豎分明,例如常見的帆布。)
(圖片來自互聯網)
斜紋是由連續的經組織點或緯組織點構成的浮上線傾斜排列,使織物表面呈現一條條斜向的紋路。
(圖片來自互聯網)
Z Twill右斜是牛仔中最常見的斜紋布。
傳統牛仔布一般為3/1右斜,它通常用S撚紗編織,紋路從左下方指向右上方,方向形似Z的脊柱,紋路清晰,布面幹淨。
(圖片來自互聯網)
相反,S Twill左斜是以與右斜完全相反的方向編織的,通常用Z撚紗編織,右下方指向左上方,如S的脊柱。
在同等條件下,用左斜編織方法的布料要比右斜更柔軟。它的落色也往往比右手斜紋更加模糊。
教大家一個輕松的識别方法,正對着牛仔褲,伸出你的右手,四指并攏,大拇指撬開,放在牛仔褲上,手腕與緯向(水平)平行。如果紋路朝着四個并攏的手指上去,那是右斜,朝着拇指左上的紋路,那是左斜。
(圖片來自互聯網)
Cast 色光
你以為靛藍牛仔褲隻是靛藍色嗎?那真的是圖樣圖森破。
其實它還含有一些額外的色調,如紅、綠、黃、黑、棕、灰等,這些色調稱之為Cast 色光,但并不是真的指這條牛仔褲是紅色或綠色的。
即使同樣用的是靛藍染料,但由于紗線、工藝和溫度不同,也可以産生不同的色光。如上圖所示,同樣是indigo,但左邊明顯偏青光(綠色),右邊明顯偏紅光。
也有些生産商會在傳統靛藍的牛仔顔色裡面由于加入其它不同的染料,生産出呈現各種各樣色光的牛仔褲。市面上最為常見的是偏紅光(Red Cast)或者偏綠光(Green Cast)的牛仔褲。
一般來說,在水洗前,這樣的色光區别不明顯,随着洗水的處理和穿着的磨損後會開始顯現。在目前市場上來說,偏綠光會更加受歡迎一些,呈現更深的靛藍感覺,more blue-ish。因此也會有更多的品牌會傾向于采用這種面料風格,并加以宣傳。但Red Cast的紅光調調也同樣有很多粉絲,并沒好壞之分。
(圖片來自互聯網)
考驗眼神的時間到了
✧(≖ ◡ ≖)
下面兩條G-STAR牛仔褲
你看到的是什麼色光?
快來留言說說
(圖片來自G-STAR)
最後,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原創文章,版權歸DenimNotes所有。
如需轉載,請與我們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