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有糧,心就不慌”。
俄烏沖突進入到第42天,普京在被西方因為所謂布查事件施加壓力的同時,還迎來了4個消息,其中德國的舉動最為值得關注。
第一個消息:德國正在和烏克蘭秘密會談安全擔保問題
德國總理舒爾茨4月6日表示,柏林正在與基輔就可能向烏克蘭提供的安全保證進行機密會談。烏克蘭此前提出了希望11個國家為烏克蘭實現和平提供安全擔保,其中包含德國。
德國此時表态正在和烏克蘭就安全擔保正在展開會談,可見,德國還是希望俄烏沖突盡快結束,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法國方面應該也在就該問題和烏克蘭進行對話。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看美國的态度,畢竟,烏克蘭要求的安全擔保國裡,西方國家居多,美國不點頭的話,法德恐怕也難以主導局勢。
從目前美國的态度看,美國并不想俄烏沖突就此結束。俄軍明明在基輔和蘇梅地區完成了大撤軍,但是美國卻在這個時候利用“布查”事件來夥同歐盟對俄羅斯進行新一輪制裁。顯然,美國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歐盟不擺脫俄羅斯能源,美國就不可能輕易妥協。
美國為何要讓歐盟脫離俄羅斯能源?歐盟隻有脫離了俄羅斯的能源,才能讓美國實現對自己世界霸權的維護。試想,歐盟全面倒向美國,不再擁有獨立的事務解決能力的話,俄羅斯是美國的對手?全球範圍内,歐美聯手,對手屈指可數。
而未來,一旦有國家對美國全球霸權形成威脅的時候,美國就可以要挾歐盟一起來發起制裁。這種“經濟威懾”是十分可怕的,美國的這盤大棋最終目的還是維護自己的世界霸權。烏克蘭隻是一個卒,而歐盟才是“車”!就看歐盟能不能看清美國的意圖,及時止損了。
第二件事:莫斯科和基輔的談判進展緩慢
在結束了伊斯坦布爾和談之後,俄烏雙方沒有進行新一輪的和談,反而是俄羅斯在第聶伯河附近、馬裡烏波爾加強了攻勢,而烏克蘭這邊,也在制造國際輿論,在輿論層面利用西方的優勢打壓俄羅斯。
雙方都在談,但是也在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赢取談判桌上更多的籌碼。烏克蘭有沒有可能不簽署和平協定呢?這種概率不大,但是澤連斯基在“外界”勢力的影響下可能會出現搖擺。但是長期看,俄羅斯不可能就此罷休,如果澤連斯基堅持不簽署和平協定一味要求西方制裁俄羅斯,那俄羅斯通過短期休整以後,可能會發動新一輪的攻勢。
目前,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已經就克裡米亞問題、中立問題達成了基本一緻的态度。而遲遲不能簽署和平協定,顯然,烏克蘭受到了外部的幹預。而這個外部勢力,很可能就是美國。
美國派出軍事指揮官到烏克蘭培訓烏克蘭軍人已經不是秘密,現在烏軍的作戰方式就是美軍給設計出來的,化整為零的遊擊戰讓俄羅斯非常難打。地面戰場經常遭遇埋伏,損失慘重。
俄烏沖突提前結束,對于美國而言并不符合其利益。美國現在好不容易利用俄烏沖突凝聚了西方,凝聚了北約。而最重要的是,美國正在重塑自己的超級大國地位,想要利用地緣鬥争“扭虧為盈”。
第三件事:匈牙利受到了歐盟的威脅
在匈牙利多次表态維持中立立場後,歐盟開始對匈牙利的态度産生了怨恨,而且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多次督促匈牙利參與制裁俄羅斯。但是匈牙利依然表示自己堅持中立立場,并聲稱:那是你們的戰争,我們不想參與其中。
而歐盟近期表态,歐盟可能暫停撥付400億歐元的歐盟資金給匈牙利,直接原因讓人捉摸不透,或許和歐爾班取得第四個任期,但是一定離不開俄烏沖突中歐爾班表達出來的立場。匈牙利方面第一時間回應了歐盟:不能因為匈牙利選民發出了和布魯塞爾不一樣的聲音,就制裁匈牙利人民。
别的不說,這種威逼利誘也算是西方的慣用伎倆,在針對俄羅斯的問題上,美國何嘗不給印度施壓,不給土耳其施壓,不給沙特施壓。但是這些國家都要為自己的國民負責,而不是為美國的霸權“效忠”,就連美國的鐵杆盟友以色列也沒有發起對俄羅斯的制裁。
這個世界上,西方的确在很多領域處于優勢地位,但是這并不代表世界隻有西方,隻能說在西方人的世界裡,俄羅斯是個異類。如果北約不東擴,不搞顔色革命,不搞世界霸權,普京又何必冒着戰争的風險去維護自己的地緣利益。
第四件事:武契奇和普京通話,告知普京塞爾維亞争取加入歐盟但是會保持和俄羅斯的關系。
塞爾維亞想要加入歐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2010年前後就向歐盟提出過申請。但是塞爾維亞加入歐盟實際上阻力非常大,因為有科索沃問題,不排除歐盟會用塞爾維亞承認科索沃獨立來換取加入條件。此外,塞爾維亞還被要求過放棄和俄羅斯的友好關系,可見,歐盟和西方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典範。
塞爾維亞加入歐盟,是經濟上的無奈,塞爾維亞人均GDP和歐盟相去甚遠,武契奇也想搭上歐盟的經濟快班車,以此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但是誰也說不好,等武契奇卸任以後,以後的塞爾維亞會如何融入到歐盟。武契奇多次表示,放棄加入北約,保持軍事中立。目前在科索沃問題上,俄羅斯是力挺塞爾維亞的國家之一。
歐盟的歐洲事務解決能力急劇下降,内部開始出現通貨膨脹,未來歐盟的命運也說不好,如果缺少了默克爾這樣的領導者,歐盟未來就算是解體也并不意外。如果歐盟内部都是一群親美的國家,本身就不符合法國和德國的利益,尤其是法國,作為核大國完全有獨霸一方的能力,而沒必要在歐盟的框架下跟着美國的節奏混日子。
這次俄烏沖突以來,馬克龍是第一個去見普京的,馬克龍在戰前就和普京會面調解矛盾,奈何歐盟不是法國的歐盟,美國更不會讓法國主導歐洲事務。
總之,拖下去,俄羅斯拖得起,作為能源大國,俄羅斯有着豐富的硬通貨——石油、天然氣、化肥、煤炭、木材。而對于烏克蘭、歐盟而言,能撐多久,就不好說了,尤其是歐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