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19:44:11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1

|科普知識秀

編輯 |科普知識秀

人類真的可以換頭嗎,未來人類的生命是不是能夠得到永生呢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2

早在1954年的時候,蘇聯的一位醫生就曾經對一隻小狗做過換頭手術.

換頭術又稱“頭顱移植手術”,它并不是單純地改變外貌,而是通過手術将整個頭顱給切下來,然後再安裝到另一個同類身上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3

因為此類手術危險系數極高,所以醫生們也多次嘗試在動物身上進行相關的實驗,那這個狗狗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完成了手術。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4

手術結束後,醫生們對它進行了醫學觀察,最後發現這隻狗狗不僅睜開了眼睛,而且還會自主地舔舐牛奶

這一現象讓科學家們欣喜若狂,可科學家們也同時發現,狗狗在舔舐牛奶的過程中,在脖子的銜接處,會有牛奶順着食管流出來

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在頭部換接的過程中,食管的連接手術沒有做好

雖然狗狗的其他表現也都正常,但是後來因為身體出現劇烈的排異現象,沒過多久狗狗還是死了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5

然而,給狗狗換頭的手術還遠不止這一例。

一位美國的科學家也曾經做過一項狗狗的換頭手術,而這場手術也是被稱為最恐怖的實驗之一。當時,科學家将一隻已經死了的狗狗的腦袋取了下來,然後将狗頭先放在了實驗裝置上,通過機器的輔助,恢複狗頭的血液循環,讓狗頭保證一個正常的基本功能,從而确保實驗的可能性然後利用醫療手段将這隻取下的狗頭,與一隻健康的犬種給連接了起來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6

也就是說,這隻狗狗在人為的幹預下,産生了兩個腦袋

雖然這隻雙頭狗恢複了正常的生理反應,還能進行小幅度的動作,但是也僅僅隻維持了幾分鐘僵化而死了。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7

有了狗狗的實驗做鋪墊,人們開始尋求更接近人類的動物。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用靈長類動物做實驗

1970年,美國神經外科醫生羅伯特懷特博士,也開展了一項換頭的手術。

他成功地一隻恒河猴的頭部,移植到了另一隻猴子的身體上

術後實驗猴子具有嗅覺,眼睛可以跟随物體的擺動而轉動,還可以吃東西。但是因為脊髓沒有辦法鍊接,從而導緻猴子全身癱瘓

這隻猴子在手術結束後,僅存活了幾個小時就死了。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8

因為這些手術都是以動物做實驗的,所以在手術結束後,科學家們并不能了解這些動物術後的感受,包括會不會感到疼痛

而這些動物之所以在術後都不能長久地存活,主要是因為換頭手術面臨着最難攻克的兩大難題。

一是免疫排斥反應

二是連接中樞神經系統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9

所謂免疫排斥,是指機體對移植物通過特異性免疫應答,使其破壞的過程

簡單來說,這是一種遲發型變态反應,臨床上進行同種異體組織或器官移植後,機體對内外的各種緻病因子有着非常完善的防禦機制,其中對外來物如細菌、病毒、異物等,都起着相當重要的作用。

它們會發出攻擊、破壞、清除的動作,正常情況下,這是體内保護機制對機體本能反應排斥反應的出現,會根據自身的免疫系統表現出不一樣的症狀。反應較輕者可能僅僅是誘發輕微的炎症,或者移植物出現疼痛等。而反應嚴重者也可能造成移植器官功能減弱或喪失,甚至威脅生命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10

但是随着科學的發展,抑制排斥反應的藥物已經被研發出來。所以在換頭術上,讓科學家最頭疼的不是排斥反應的發生,而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連接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11

中樞神經系統是由腦和脊髓組成,腦和脊髓是各種反射弧的中樞部分,是人體神經系統的最主體部分。

接入全身各處的傳入信息,經它整合加工後,成為協調的運動性傳出,或者儲存在中樞神經系統内,成為學習記憶的神經基礎

也就是說,中樞神經系統不僅掌控着人們的思維活動,也管理着人們的運動行為。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12

所以如果換頭手術中,不能将中樞神經系統連接起來,那麼身體就會癱瘓,導緻身體的其它器官也會受損,最後手術對象會因為全身器官衰竭而死亡

所以,這才是一直牽制科學家們攻克換頭術的技術難題。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13

但是,在2015年的時候,意大利的一位神經外科專家,卡納維洛宣布,他已經掌握了連接供體和受體脊髓的辦法

将在兩年内進行世界第一例完整的人體頭部移植

那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他的換頭手術完成了麼?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14

當卡納維洛宣布了這一消息後,他就收到了一個俄羅斯計算機工程師的郵件,這個工程師名叫瓦雷裡.多諾夫,他想申請作為此次實驗的試驗者參加手術

因為他患有一種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其症狀就物理學家霍金一樣,因為全身肌肉萎縮骨骼畸形,導緻其生活無法自理。更可怕的是這種疾病并沒有辦法治愈,隻能通過藥物延緩生命

所以瓦雷裡.多諾夫想通過卡納維洛的換頭術,讓自己的生命能夠得到延續。卡納維洛當然也十分願意讓他作為自己的試驗者,為了增加手術成功的幾率,卡納維洛找到了我國哈爾濱醫科大學,骨科主任醫師任曉平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15

多年來,任曉平醫師也在不斷地研究頭部移植的課題。他一直從事一些外科手術的研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異體手部移植。而且他的臨床研究一直被美國醫學所引用,同樣将頭移植作為自己最後的目标,為此也做了不少的實驗。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16

任曉平會常常用小鼠和大鼠模拟脊髓損傷,他用一個鋒利的刀在老鼠後背把脊髓完全切斷,動物就會引發癱瘓,然後再用一種化學試劑-聚乙二醇,在短時間内進行創面融合

它是一種生物膠水,可以把腦部神經和脊柱的神經連在一起,據說非常簡單好用。

經過實驗,任曉平發現脊髓神經會在幾周後,逐漸恢複功能,也就是說,這一成果可能會讓換頭術的脊髓連接問題得到解決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17

那這個換頭手術到底是怎麼操作的呢?

想要換頭,還需要滿足很多的條件。

第一步肯定是需要找到一個與患者的身體構造,血型、性别和組織等等都要匹配的捐贈者。除此之外,受體和供體雙方,要将體溫降低到12到15攝氏度,從而達到減緩細胞死亡的速度,降低人體的新陳代謝

這樣可以讓頭部在進行移植時,不會造成身體或者頭部的提前死亡

然後需要準備一把特别鋒利的刀,來切斷脊髓,整齊的切口是脊髓縫合的關鍵

接下來,需要用人工血管将捐贈者的身體,和患者的頭部連接起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過程必須在一個小時之内完成,因為大腦在血液供應不穩定的情況下,隻能堅持一個小時

所以這一環節,對于醫生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18

剩下的就是最重要的連接患者脊柱,這也是直接影響患者行為能力和生命的重要一步。隻有将這一步驟進行完美處理,才能達到換頭術真正的成功。

當完成脊柱連接後,最後的一步就是縫合,雖然這一步沒有之前的那些難度系數那麼大,但是一樣的不可松懈。因為在這一環節,除了肌肉皮膚的縫合外,還要将患者的血管神經食道等統統縫合起來,這也直接影響着患者的術後恢複

專家估計,整個手術需要持續36個小時,同時需要150位醫護人員協同合作,花費高達7000萬人民币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19

卡納維洛任曉平在不同領域中都頗有建樹,所以兩位醫師一拍即合,在哈爾濱醫科大學的實驗室裡,他們終于聯手完成了世界上首例“換頭”手術

任曉平擔任了當時的主刀醫師,可惜的是這個手術并不是進行的活人移植,而是選擇了兩具新鮮的男性遺體。當初的那位俄羅斯計算機工程師,因為擔心手術的安全性,還是選擇了放棄。在任曉平醫師的研究下,他們首次提出了頭移植的外科治療方案,治療方法這一部分經過總結後,還發布在了美國的《神經外科》雜志上,其中詳細的記錄了兩具遺體的頭移植過程和手術方法。

世界首例遺體換頭成功(世界首例遺體換頭術)20

自從頭移植成為焦點話題後,關于倫理方面的問題也成了人們主要探讨的對象

因為人們目前尚無法定義,如果換頭術成功後,究竟是會以哪個身份生活

還有,人們也無法确定,移植過後的大腦會不會被新換的身體所影響意志。

所以當一個新的事物出現的時候,社會上出現争議在所難免的,但是人們應該理性地去看待這個問題。

醫學是一門經驗科學、實踐科學,永遠追求最大的完美,所以對于任曉平來說,自己研究的這一課題,就是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

那麼 ,你又是怎麼看待換頭術的這一話題的呢,如果有一天這項技術成熟了,你會選擇給自己換頭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