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了咨詢會發現,情侶吵架多是“小事”——
發消息回晚了,約會遲到,忘說早安晚安我愛你,答應下班帶回來的小蛋糕沒買,說好這周你倒垃圾結果你忘了……
我之前幫學員複盤她和男朋友吵架的全過程:倆人看綜藝,為綜藝裡的演員吵起來。
也有更離奇的,網上有對情侶暢想“中了500萬大獎怎麼花”,倆人消費偏好不一緻吵到差點分手——關鍵也沒有人真的中獎。
總之,當一件事不涉及原則,沒有嚴重違背感情契約,事件本身沒有對雙方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或者損失,事後複盤甚至覺得有點想笑。
就可以歸為“小事”。
那,總為小事吵架是不是很傷感情?
擺兩個事實:
第一,情侶吵架,本來就基本都在吵小事。
研究發現,情侶平均每周都要吵2到3次架,就算結婚了,每個月也會至少吵個一兩次。
難道吵這麼多架都是因為出軌家暴?不可能的。
照這麼看,如果你正面對這種總為小事鬧别扭的困境,其實大部分情侶也都在經曆。
這不能直接證明他不愛你或者你不愛他,也不至于因為這點事就說明你們不合适,走不下去。
莫慌,問題不大。
但同時,我看過很多民政局和法院公布的離婚原因排行,占比最高的确實是“生活瑣事糾紛”。
我也見過很多情侶分手,不是因為誰移情别戀,就僅僅是“天天吵架,太累了”。
所以,為小事吵架是多數情侶都普遍面對的問題,本來談不上多嚴重,但如果處理不好,也很容易成為分手的導火索。
那什麼叫處理不好?怎樣才能算處理好?
我先分享一個觀點:情侶之間,既然能吵起來,就不存在真正的“小事”。
每件事的背後,都有隐藏的情緒需求指向,這個需求才是真正應該被重視的。
比如之前有一個學員,她很介意其他女生坐老公的副駕駛位。
後來發現老公送女同事回家的時候還是讓對方坐副駕駛了,特别生氣。
老公解釋說:他送女同事回家,主要是為了讓那個女生帶他去一家小吃店買學員喜歡吃的東西,而女同事坐後排會暈車,才讓她坐了副駕駛。
然而女生心裡還是很不舒服。
你說這件事情是女方太作,還是她老公沒處理好?
其實這就是一個非常标準的,在小事背後隐藏核心需求的例子。
提問的女生真的是介意副駕駛這個位子嗎?肯定不是,如果女同事坐的不是副駕駛,而是她老公腿上,她也一定不會樂意。
她介意的是老公必須和其他異性保持嚴格的距離,杜絕任何對她不忠的可能性,“坐副駕駛”隻是其中的一個表現形式。
我們總說吵架要就事論事,但從另一個角度說,如果兩個人已經到了“總是為小事吵架”的程度,就事論事就顯然不太夠了。
你們得搞清楚,這個總是在困擾你們的小事,背後到底有什麼沒被關注到的潛台詞。
這看起來簡單,其實需要足夠的坦誠——對自己坦誠,和對對方坦誠。
因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直面自己沒有被滿足的需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意味着你要暴露自己的脆弱給對方看。
很多人可能都沒意識到,坦白地告訴對方“我需要你給我更多愛和安全感”,比随便找個由頭,借小事發揮吵架要難得多。
第二,區分你的需求和眼下的事件,到底是不是同一回事。
拿前面那個副駕駛的例子繼續說。
女方的思維接近于一個等式:
你的副駕駛隻屬于我=你對我忠貞。
反過來,你讓别人坐副駕駛=你破壞了我的規則,有不忠貞的苗頭。
于是,當她發現老公讓别人坐副駕駛了,情緒就瞬間失控,因為這個時候,她已經跳過了“副駕駛”這件事本身,直接到了等式的後半部分,“你不忠”。
這就是隻要上了頭,不管多小的事都能吵的核心因素——把一件事不斷上升,加戲,最後“升華”成“你不愛我”,“你背叛我”。
而情侶之間,沒人能對這種事冷靜。
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問題之所以是“小事”,就是因為它還沒有到原則問題,沒到愛不愛,忠不忠誠的程度。
就像任何人冷靜下來都知道,“不秒回”和“不愛我”,“别的女生坐副駕駛”和“他出軌了”之間,隔着不知道多少道牆的距離。
也就是說,眼下這件小事,和你的核心需求,通常不完全等同。
在這裡補充一句,想要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愛你,和判斷一個人是不是不愛你,最好不要通過一兩件小事就做決定。
愛和不愛,多數時候都是一連串事情共同聯系起來,才能得出的結論。
我們最多能理解成,當下的事件和他的行為,讓你“感受到”被忽略,缺乏關注,沒有安全感。
你的副駕駛隻屬于我=我感受到了你的忠貞。
你讓别人坐副駕駛=我感受到被欺騙,被背叛的苗頭。
看起來隻多了幾個字,但這是“事實”和“感受”的差距。
這部分有點類似《非暴力溝通》提到的溝通原則,面對一件事情,要表達感受,提出需要,而不是草率地評判,甚至指責對方。
當你陳述一個你認為的事實,對方不認同,可能會反駁你,然後産生沖突,但是,如果你陳述的隻是你的感受,對方怎麼都不至于直接跟你吵起來。
我寫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有男生提問,女朋友總因為小事跟他吵,他有點應付不過來,心力交瘁。
他的形容是“我每天想的不再是怎麼讓她開心,而是怎麼避免她不開心。”
話說到這個程度,如果能确定對方不是故意找茬逼你分手,那麼多數情況下,是她有個核心需求一直沒有被滿足。
就像有些人吵架總翻舊賬,其實是因為在她心裡,那個“舊賬”從來沒有真的被解決掉。
當然,有時候當事人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可能會需要伴侶幫她去找,她到底想要什麼。
我給提問男生的建議是,試着做個歸納,她會因為什麼樣的小事生氣,背後有沒有共性,這個共性往往是她沒說出口的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這個需求,就是最好的“避免她不開心”。
我看過一句話,“我會一直在,你如果不安,可以反複跟我确認”。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而且挺溫暖的。
可能聽起來稍微有點累,畢竟要“反複确認”……
但事實上,兩個人要長期相處,一遍遍愛上對方,給他持久的安全感,本來就不是個容易的事情。
在對方産生負面情緒之前安撫她,總比吵起來再去想怎麼解決和補救要好。
學會愛一個人,學會維系兩個人之間的愛,本就需要付出努力,也值得付出努力。
很多女生都會想:他越來越不懂我了,也不哄我了,所以愛真的會消失的,對嗎?
當然不對!
其實,男人和女人的邏輯隔着一條馬裡亞納海溝!男人是結果派,女人是關系派。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女生說“我餓了。”
那麼她的男朋友可能回答:“我馬上要出門了,沒時間做飯,你自己解決一下吧。”(男人的結果導向、總結分析、提出建議)
而閨蜜則會回答:“我也餓了,我之前吃過一家川菜特别好吃,比咱們之前吃過的那家還好吃,我找找那家店”(女人的共情表達、羅列現象、自由聯想)
看吧,差别就是這麼大,可是,自己養的哈士奇,跪着也要教他做人!想讓男人懂你,你就得會調教。
要知道,男人的情緒其實都是圍着女人轉的,隻要掌握了方法,你随便勾勾手指頭,他就會變着法的滿足你的需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