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的尾聲,要如何回顧這一年?
這一年,發生了太多的離别。
我們惜别了衆多良師益友,文學藝術領域中“七一勳章”獲得者藍天野、《我的祖國》詞作家喬羽、“美猴王之父”導演嚴定憲、導演黃蜀芹、作家張潔、演員秦怡、編劇倪震......他們生前留下的佳作,是寶貴的精神财富;他們的離開令人感歎,一個時代似乎正在緩緩落下帷幕。
這些數不清的離别,令2022的回憶始注定是沉郁的。正如央視開年大戲《人世間》同名主題曲所唱誦的:
世間的苦啊 愛要離散雨要下
世間的甜啊 走多遠都記得回家
平凡的我們 撐起屋檐之下一方煙火
不管人世間多少滄桑變化
文學藝術始終是社會現實的一面鏡子,縱觀2022年的影視作品,不難發現彌漫的感傷情緒中,有一種“家”的力量在溫暖着我們。
有太多的作品,在講述着家的故事。今年最熱門的電視劇《人世間》,改編自作家梁曉聲同名小說,光字片周秉昆一家老小在幾十年間裡浮沉經曆,牽動着每一個觀衆的心,也讓那個春節,多了些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追劇的難忘回憶。不知那個周家兩老相繼過世的夜晚,電視機前的你,是否也跟着劇中人一同流淚?
圖 / 電視劇《人世間》周家合影
近期走進電影院觀賞《阿凡達:水之道》的朋友,一定對影片中主人公薩利那句“一家人就要在一起,家庭是我們的軟肋,也是我們铠甲”印象深刻。時隔十三年,導演卡梅隆将影片的主題聚焦到了家庭。無論是薩利一家,圖鲲一族,還是潘多拉星球山林裡、海岸邊的部落,家庭的立意貫穿始終。
電影《媽媽!》中,85歲高齡的母親以頑強的生命力照顧身患阿茲海默症的女兒,慈悲而溫柔的家庭故事,總能觸及到人心最柔然的地方。《人生大事》中莫三妹開車直奔江邊,将老爺子的骨灰放進禮花炮筒,點燃煙花的瞬間,仿佛要照亮整個世界,以最絢麗的樣子作别,這是最極緻的親情表達。本年度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男女主角獎,分别授予飾演莫三妹的朱一龍,和《媽媽!》中飾演馮濟真一角的奚美娟。好的角色,是主題、劇本與表演的相互成就。
圖 / 電影《媽媽!》 85歲母親照顧65歲阿茲海默症女兒
圖 / 電影《人生大事》煙花葬禮
12月25日,我們痛别老市長黎子流,除了傷感的淚水,老市長溫暖的瞬間自然湧上心頭,媒體以“返順德”為标題紀念,廣州人更願意把這看做是老市長終于可以安心回家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斯人已去,音容猶在,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老百姓心中那杆“秤”最準。
圖 / 1991年12月1日,廣州電台開播
黎子流接聽聽衆第一個熱線電話
廣州電台第一個熱線電話
年度收關大劇《縣委大院》裡的梅曉歌、艾鮮枝等角色,都堪稱父母官之典範,盡管壓力如山、工作辛苦,還有着不被理解的孤獨,但因為他們把光明縣真正當成自己的家,所以被老百姓記在心上。《縣委大院》裡也有與之相對的反面角色,市長馬廣群因為片面追求經濟,忽視環保工作失職被問責,作品這樣交待他的結局:幹部範太平在家看電視新聞時說:“瞅誰不重要,瞅不見誰很重要……”,在忙家務的妻子馬上反應“誰啊,馬市長?”
圖 / 電視劇《縣委大院》劇照
廣州電台第一個熱線電話
無數個小家組成了大家。從家庭到民族和國家,是相互包含的整體,這種“為大家”的主題,是電視劇《大山的女兒》中,駐村書記黃文秀那一句:“我不是來這裡鍍金的,我是來幫助鄉親們脫貧的”。也是夏季熱播劇《警察榮譽》裡,老警官問:“你要是死了,你的父母怎麼辦?”初出茅廬的見習警員李大為回答道:“我要是怕死我還當什麼警察?”每一個個體的公心,組成了這個國家。
家的情感,也凝聚為族裔、家園。紀錄電影《追光萬裡》,追訪華裔電影人經曆數代努力,在電影史上完成的華麗轉身。國慶檔電影《萬裡歸途》中,赤手空拳的外交官穿越戰火,帶領同胞走上回家之路。曆史劇《天下長河》,以黃河治理為切口,講述的依然是國族命運維系的不易。時代群像劇《風吹半夏》聚焦改革開放大潮,許半夏的故事背後,是一代民族企業家的艱難崛起。
跌宕起伏、懸念不斷的世界杯決賽堪稱年度壓軸大戲。姆巴佩身上張揚而令人恐懼的力量,與梅西融合全隊的低調柔和形成對比,一個如高級的武器,另一個像老派的家長,後者的勝利,似乎暗示了冥冥之中,命運的天平傾向了那種更傳統的道德。這種道德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和體恤的仁慈,它證明了團結的能量和情誼的珍貴。巴西傳奇球星小羅也來到了多哈,他與梅西亦師亦友的關系是一段佳話,作為梅西年幼時的偶像和師長,小羅助梅西成潘帕斯雄鷹,而梅西則在這位前輩經曆人生低谷時幫忙償還債務。或許,比賽看台上出現的小羅,正是梅西加冕球王的伏筆。
圖 / 姆巴佩VS梅西,新老足壇領袖的宿命之戰
在充滿離愁别緒的這一年,每個圓滿的故事結局都給予了我們無限慰藉。面對戰争、疾病、災難、紛争和無序,質樸尋常的血脈與情義,撐起了遮風擋雨的穹頂。
鍊接過去一年的工作成績,展望新一年的動向,我們依舊滿懷希望,戮力前行。體育媒體人丁偉傑、鐘毅、陳曦的粵語講波獨樹一幟。粵語的九腔六調,使得聲音有更多變化;豐富而生動的動詞,光是腳步動作,就有“斬”、“刮”、“兜”等十多種講法。解說員的言語雖然并不燃情華麗,但除了樸實的技術分析,也能講出一番人生的況味。
新聞雜志類節目“灣區全媒睇”連通省港民心,通關一刻即将來臨,簽注處現在可是“排長龍”,一家人的團聚你安排好了嗎?抖音賬号“華仔記”宣傳廣府文化,粵語等級考試你過關了嗎?退燒必備的對乙酰氨基酚怎麼讀?地方文化的魅力就藏于方言之中。視頻号“花城航拍”,全景式記錄了這一年不同時間節點的城景,留下珍貴的影像記憶。抖音賬号“西關大小姐徐瑾”,專注探訪廣州本土的美食美景,古今對比,看見文化的變遷,曆史的興替。
紀錄片《一代天嬌——紅線女》道不盡對紅線女老師的感恩與思念,新編粵劇《文成公主》公演寓意傳統藝術薪火相傳欣欣向榮……老市長倡導的傳統文化保護工作系列舉措正一步一步實現,廣州粵劇院與廣州文化館新“家”落成。到紅線女大劇院看大戲,到海珠湖畔文化館打卡,感受“十裡紅雲一灣水八橋畫舫十六亭”嶺南水鄉園林美景,想必是新年的新時尚。
圖 / 紀錄片《一代天嬌——紅線女》劇照
圖 / 新編粵劇《文成公主》演出現場
臨近年關,你可以發現公共場合的人流量逐漸恢複,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冬,也孕育着新氣象。在颠簸流離的這一年,仍然有令人心潮澎湃的叙事,不安、困頓和傷懷中,亦有感慨和欣慰,悲傷中蘊含着重建的力量。
如何回望過去,就意味着如何面對未來。在充滿了分裂和離别的日子裡,守住心裡的“家”;在紛繁複雜的世事變遷中,理解古老道德的智慧,萬物共生互長,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銘記悲傷,才能凝聚溫暖,環抱在一起,才能走出寒冬。新一年,願大家悲傷時流淚,溫暖時擁抱,懷希望前行。
圖 / 電影《阿凡達2:水之道》
“無論我們去哪兒,家是我們的堡壘。”
謹以此文紀念我們的2022。
|廣州影視頻道
2022年12月30日
彩蛋
同事合唱版《一生所愛》,為這一年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收尾:
《一生所愛》
小初:從前現在過去了再不來
萬晴:紅紅落葉長埋塵土内
劉朝晖:開始終結總是沒變改
華仔:天邊的你飄泊白雲外
......
萬晴:情人别後永遠再不來
小初:無言獨坐放眼塵世外
華仔:鮮花雖會凋謝但會再開
劉朝晖:一生所愛隐約在白雲外
這首歌創作于今年十一月,歌曲的演唱者是受疫情影響,已經大半個月沒見的同事。有感于内心對彼此的挂念,喜歡唱歌的幾位一拍即合,隔空合唱《一生所愛》,音樂編輯将他們的聲音串聯在一起,完成了這個獨特的版本。在他們的演繹中,這個熟悉的旋律少了些哀婉的情愛,多了些相互守望的情義,平淡卻溫暖而笃定,正契合我們此刻回首時的心情。
來源:“小蠻腰劇委會”微信公衆号
編輯:張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