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雜交優勢,培育出農作物的優良品種,一代又一代的農科人員用了畢生精力,不斷的進行優選,才使得農作物的産量不斷提高,品質越來越好。但雜交過程非常繁複,如水稻這種自花授粉植物,必須在授粉前将雌雄蕊分開并進行異花授粉。在自然界的奧秘在完全弄清以前,雜交的成功率很低,也可能有的農科人員一輩子的辛勤勞動都沒有育成一個廣泛推廣的優良品種。很多雜交品種的退化速度很快,幾代以後,雜交優勢就不再存在。即使好的雜交品種,也還需要不斷的提純複壯,所以需要建立良種場來做這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
袁隆平的重大貢獻在于開辟了一條雜交水稻的蹊徑,使得進入大田生産的雜交品種都是第二代的雜交品種,因此能取得大田生産的優質高産。這在使用常規方法育種的品種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常規雜交育種第一代可能隻有幾粒種子,到能夠進行小規模擴種試驗已經幾代過去了。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的第一步,是找到了自然界裡的單株雄性不育稻,這已經是不容易的事了,更困難的還在後面:如何使得這株水稻的後代繼續保持雄性不育(即雄蕊完全退化,隻保留了雌蕊);還能同時找到使雄性不育水稻的後代恢複正常的雄蕊,并且得到優質高産的後代。
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袁隆平和他的團隊終于取得了史無前例的成果,三系雜交水稻産量不斷刷新紀錄,為人類做出了貢獻。
從雜交水稻的培育過程來看,隻要稍微有點頭腦的人就能看出和轉基因水稻根本就是風馬牛。近來網上竟然刮起一股否定袁隆平、否定雜交水稻的歪風,以為把轉基因水稻的帽子扣到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的頭上,就能否定袁隆平,這是非常幼稚的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