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漁夫船尾坐,鸬鹚船頭立”。近日,不少網友在渝北區苟溪橋水庫附近,發現了一群野生鸬鹚。
據了解野生鸬鹚出沒的苟溪橋水庫,是一座以城市供水為主的水庫。“近期,水庫處于水量較少時期,水庫中央原本被淹沒的一座島嶼,現在裸露了出來。而在裸露的島嶼附近,出現了幾十隻野生鸬鹚。”
苟溪橋水庫管理處相關工作人員鄧洋表示,經他觀察,以前水庫附近也會出現三三兩兩的鸬鹚,但今年卻出現了野生鸬鹚聚集紮堆的情況。
不少市民來周邊遊覽時,都會被成群飛舞的鸬鹚吸引,并拍下視頻和照片。
那麼鸬鹚究竟是怎樣一種鳥類?
“鸬鹚在重慶被稱為‘魚老哇’,是一種主要以魚類為食的水鳥。鸬鹚屬于廣布性的鳥類,繁殖于北方,在重慶為冬候鳥,經常出現在河流、湖泊、水庫、池塘等多種水域,擅長潛水捕魚,潛水遊泳能力極強。”重慶觀鳥會會長危骞介紹道,鸬鹚全身羽毛為黑色泛金屬光澤,羽毛上沒有油脂,羽毛也沒有防水功能,其每次捕魚出水之後,需要張開雙翅把翅膀的羽毛晾幹,這也因此成為鸬鹚有特色的标準動作。
“鸬鹚在重慶屬于比較常見的鳥類,喜歡編隊飛行,具有一定觀賞性,經常會被人誤認為是大雁。但二者由本質區别,一是嘴型不同,二是大雁食草,鸬鹚食魚。”危骞說,鸬鹚還經常出沒在嘉陵江、長江、長壽湖邊。
而市民在觀賞這種鳥類時,注意一些觀鳥基本事項即可。比如帶上望遠鏡、相機等設備,觀鳥時不喧鬧不追逐,更不能捕殺。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範聖卿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标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系。
舉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