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又給我打電話了,問我們周末是否回老家,回去帶點她種的菜。我推脫有菜吃呢,二嫂說自家種的菜好吃,比市場上賣的好吃。
二嫂是我的妯娌,細想結婚這25年來,雖早已沒有公公婆婆,但兄弟姊妹給予我們的關愛從未停止過,二哥二嫂尤甚。
25年前,春節剛過,一個燙着短發,身穿小花襖,領口系着絲巾,打扮時尚的中年女人去了我家,後來,我才知道,那是我從未謀面的二嫂。二嫂代替當時年事已高的婆婆來正式提親了,并大包大攬向我父母承諾,婚禮在她家的新房子裡舉行。于是,在親人的祝福聲中,自由戀愛的我們如願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這麼多年來,二哥二嫂始終是這個大家庭的核心。兄弟姊妹七個,帶小輩和更小的一輩,50餘人,大事小事,紅事白事,二哥二嫂總是沖鋒在前。即便中間受到一些非議和誤會,人多嘴雜,出力不讨好,但下一次,二哥二嫂還是義無反顧地沖在最前面。
每年清明和十月初一的上墳,三個姐姐和我們都是在二嫂家吃飯,二嫂總是早早把東西準備好。有時正逢周末,一去就是10餘人。當我們到家時,二嫂已經早早盤好餡,并包了幾篦餃子了,有時候是炖一鍋排骨。
2016年春節過後,突然萌生回老家蓋房的念頭,老公與我一拍即合,也得到了兄弟姊妹的大力響應。于是,從拆土坯房,到挖地基,一步一步,二哥成了工地的監工。他一天到晚在現場,有時晚上睡在工地看護水泥,碰上房頂澆築,還需要管十幾個工人吃飯,都是在二嫂家張羅。村裡人都納悶,這到底是誰家在蓋房子呢。我們由于工作,經常一周才回一次家,倒成了名副其實的親戚。前前後後,曆經一年,終于在公婆留下的老宅基地上,蓋成了房子。從此,那個曾經陌生的村莊,我也有了家的感覺。
二嫂在六十歲那年力排衆議入了黨,因為她一直是村幹部,入黨之後又在村委幹了幾年,堅持原則,秉公無私。2021年春節,想着疫情沒有2020年春節那樣兇猛,大年初一,兄弟幾家要在一起聚餐的,可二嫂堅決不同意,說啥也不允許,她覺得自己家得起表率作用,最後隻好作罷。
現在,二嫂不再擔任任何職務,但每天在手機上學習強國一點也不含糊,講起國家大政方針,侃侃而談,不拉人後。
每次回老家,二哥二嫂總是有啥給啥,來不及推讓就送到我的院了。每年的玉米糁、玉米面,從來不用買。每個春節前,二嫂炸的麻糖,蒸的馍,總是弄一大袋子讓我帶,在沒有公公婆婆的日子裡,有了二哥二嫂的庇護,從來沒覺得孤單。
二嫂的城裡同學送給她的衣物,她嫌太時髦,硬要塞給我穿,而我這些年,我有了寬松點的衣服,也會給二嫂穿,二嫂每次都笑納。凡事都能想到家人,厚道待人,才是自己和家人最好的福報。
二哥二嫂生性豁達,肯吃苦,倆人說話語調高,有啥從不藏着掖着,在村子裡和親朋間有良好的口碑。公婆去世後,許多老親之間的往來,都是二哥二嫂出面應酬。一雙兒女事業有成,女兒女婿在部隊,英姿飒爽;兒子自主創業,風生水起;兒媳是中學教師,溫良賢恭。一家人其樂融融。現在的二哥二嫂,已年近70,在城裡接送三個孫輩上下學。
老子曰,“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溫柔敦厚,是君子的立身之道。甯可自己吃虧,也不要貪小便宜,甯可天下人負我,也不要辜負一個人。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厚道含混,才是真正享福之人。這些年,二哥二嫂深谙此道,才過得通透、明朗。
二哥二嫂的待人接物、為人處世也深深影響着我們。從蓋好房子的2017年開始,我們這個大家庭的聚會更加頻繁起來。有了更大的場地,定制了更多的桌椅闆凳,一大家子,幾十個人在我們的院子裡,衆人齊上陣,做大鍋飯,杯盞交錯,談笑風生,其樂融融。原來親情同愛情一樣,也是一場雙向奔赴。
善良是火種,隻有不停地傳遞,才能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作者簡介
楊豔玲,河南濟源人,就職于濟源實驗中學,喜文學,愛旅遊,偶有心得,随手記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