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前馬後,漢語成語,拼音是是ān qián mǎ hòu,鞍,馬鞍。馬前馬後,追随左右。原指随從将官出征,後比喻跟随在别人後面,小心侍候。
成語出處:清·錢彩《說嶽全傳》第二十五回:“你們兩個,真是一對!這叫做‘鞍前張保,馬後王橫’也。”
成語用法:作狀語;形容跟随某人。
近義詞:仰人鼻息、兩肋插刀。
反義詞:獨立自主,各行其是。
示例
1、現代京劇《杜鵑山》第五場:“鞍前馬後跟你跑,出生入死為你幹。”
2、1991年9月27日《南方周末》文章:“丈夫終日為首長們鞍前馬後奔走勞累,在那些永無窮盡的材料堆裡研究不完。”
成語故事:宋朝名将嶽飛和随從張保乘船到京城去。船主王橫當時不知道他們是誰,和張保打了起來。嶽飛上前勸解,王橫說:“除了嶽飛我誰也不服!”張寶哈哈大笑,說嶽飛就在面前。王橫急忙請求嶽飛帶他殺敵去。嶽飛将他收為部下。再上路時,嶽飛快馬加鞭,張保和王橫一個在馬前跑一個在馬後跑。嶽飛見了,大笑道:“你們真是天生一對,就叫‘鞍前張保,馬後王橫’(鞍前馬後)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