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消息,枝頭上新;
江水乍暖,靜待花期。
2月4日,兔年立春,歲寒松消,百鳥和鳴,萬物迎新。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有開始之意,“春”代表着溫暖、生長,“立春”預示着寒冬已去,春天的序幕揭開,宣告着一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開始。
舊時,立春是比除夕更為隆重的日子,從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據《禮記·月令》記載,立春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郊祭祀春神。回朝後,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民間也素有迎春、打春牛、搶春等民俗活動。
傳統節日,中國人以吃為主,節氣之日也是如此。那麼,立春吃些什麼呢?在立春這天,中國民間有“咬春”的飲食習俗,是指在立春之日食春盤、春餅、春卷、蘿蔔等“咬春”。
春盤,盤的是春色
古人養生講究“天人合一”、“不時不食”,順天時而動,立春講究吃春蔬——春盤。宋《歲時廣記》引唐《四時寶鏡》雲:“立春日食蘿菔、春餅、生菜,号春盤。”據傳,春盤源自漢魏的“五辛盤”,即在盤中盛上五種帶有辛辣味的蔬菜,作為涼菜食用。
李時珍《本草綱目·菜部》中記載道,五辛菜包括蔥、蒜、韭、蓼蒿、芥五種辛嫩之菜,雜和制成,“取迎新之意,謂之五辛盤”。晉代周處的《風土記》中也提到“元日造五辛盤”,不過周處所提及“五辛盤”“即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是也”;故“五辛盤”并非隻有一種做法,不同時期不同地方略有差異,但都是辛菜無疑。這一風俗傳到唐、宋、金、元。
春盤将細嫩的新鮮春蔬盛在一起,與我們現在的生蔬沙拉,是否有幾分相似?“暈碧裁紅,巧助春情”,春蔬一盤一天地,盤裡總盛滿了一整個春天。
春餅、春卷,包的是春味
春餅和春卷,雖然做法和吃法不同,但其實都是“五辛盤”的衍生。
立春吃春餅的習俗起源于唐朝,用面粉烙制或蒸制而成的薄餅,包卷蘿蔔細絲和其他辛味蔬菜食用。晉代潘嶽所撰的《關中記》記載:“(唐人)于立春日做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明代《燕都遊覽志》記載:“凡立春日,(皇帝)于午門賜百官春餅。”清代詩人袁枚的《随園食單》中也有春餅的記述:“薄若蟬翼,大若茶盤,柔膩絕倫。”從宋代到明清,吃春餅開始盛行。
清代,春餅伴食的菜餡更加豐富。清代的《北平風俗類征》記載:“立春,富家食春餅,備醬熏及爐燒鹽腌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幹粉、雞蛋等,且以面粉烙薄餅卷而食之。”
春卷也是立春日人們經常食用的一種節慶美食。春卷的做法有兩種,一種油炸,一種不炸。不炸的春卷,隻需在薄面皮上卷入餡料後即可直接食用。吃法類似于現在的烤鴨卷餅。或以薄面皮包餡、用油炸至金黃撈出,酥脆可口。
至于餡料,不同的地方食材不太一樣,因人而異,随意搭配。北方多用韭菜、豆芽、肉絲等,而江南則多用白菜、肉絲、蝦絲、海米、芹菜、豆沙、水果等。
若将“五辛盤”中的鮮嫩春蔬包卷入薄餅來吃,不就像是“春餅”、“春卷”嘛!
嚼蘿蔔,嚼的是春意
其實,立春日民間還有嚼蘿蔔的習俗。明代劉若愚所作《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中記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曰‘咬春’。”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亦雲:“是日(立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因為蘿蔔味辣,營養豐富,可解春困、止咳,也寓意冬去春來,“咬春”嚼蘿蔔,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一口下去,滿是春天的氣息。
立春“咬春”是健康的飲食習俗,蘊含了很多養生的學問。古人養生,熱衷食療。《養性延命錄》認為“春宜食辛”,所以,立春時節應多吃辛甘,以疏肝行氣、顧護脾胃,而少食酸辣。上面提到的種種“咬春”食材,蘿蔔、大蒜、韭菜等皆為辛味食物,有辛甘發散的功效,按照傳統養生觀念,有利于升發和保護陽氣。聰慧的人們,知道如何在飲食上,安頓好春天。
立春“咬春”也是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四季變換,作物輪作,節俗交替,誕生了各色各樣的美食。“咬春”,咬的是春天,嘗的是生活,為食添上了濃墨重彩,為立春平添了喜慶氣氛,也豐盈了春節的文化内涵,豐富了傳統民俗文化。
部分素材綜合/新華社、中國新聞網、澎湃新聞、百度百科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東方IC;編輯/劉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