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軒哥。
果凍翡翠在近幾年着實是“火”了一把,各位翠友們想必對此也有所耳聞。
不過,很多翠友還停留在“隻聞其名,未見其詳”的階段。
今天軒哥就跟大家一起看看“果凍翡翠”是怎麼一回事兒。
首先,果凍翡翠不是一個“種”類。
它并不像玻璃種翡翠、冰種翡翠那樣,指代着某一種水等級。
果凍翡翠最開始是商家們先提出來的,用來統稱幾種視覺效果呈膠感的翡翠。
糯化種、冰種都有可能是果凍翡翠,所以說它更像是一個形容詞,代表着翡翠質地如同果凍般duangduang的。
翡翠市場上具有“果凍感”的翡翠,必然具有以下2點特征。
第1點:具有膠感膠感是果凍翡翠最重要的一個特征,屬于相互依存的關系。
而翡翠想要呈現出膠感,需要滿足3個條件:
以上的3個條件少了一個,都難以呈現出膠感的視覺效果。
比如說冰種或玻璃種,雖然種的标準達到了,但也不是個個都有膠感的。
因此,膠感在翡翠界是一個小概率發生事件,十分難得。
市面上的果凍翡翠,一般以淺色為主,很少能見到深色的,常見的顔色多為淺綠和藍色。
一般來說,綠色的價值會比藍色高一點。當然并不絕對,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
所以說,翡翠想要呈現出“果凍感”的視覺效果,可不容易。
當翡翠内部的晶體顆粒呈不規則分布時,其透光度、光澤度都有所減弱。
這時的翡翠處于微透明狀态、才能呈現出凝膠感和果凍感。
通常來說,隻有種老的翡翠才會有“果凍感”。
種老的翡翠結構緻密性高,晶體顆粒之間結合細密,且質地細膩、水頭足。
以上這些,是種新的翡翠很難達到的。
而種老的翡翠,其品質一般都是糯冰種往上。
這句話也是在間接表達:果凍翡翠普遍挺值錢的!
不過也正因為果凍翡翠頗受歡迎,讓一些翠友們産生了疑慮。
比如說果凍翡翠的重要特征是膠感,那麼注膠的B貨翡翠是否能夠以假亂真呢?
值得注意的是,翡翠的“果凍感”是一種光學現象。
而B貨翡翠則是把透明樹脂填充進經過酸洗的翡翠中,其表面的色澤暗淡,無法呈現出果凍翡翠的膠感。
假的總歸是假的,翡翠的内部已經被破壞,填充出來的翡翠整體表現很生硬。
兩者的區别還是很明顯的,隻要翠友們細心觀察,一般都是可以分辨出來的。
我是軒哥,關注我,專注每天分享翡翠幹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