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新
當漫天飛舞的雪花輕撫着蒼涼大地,寂寥的原野靜靜地任由凜冽的寒風肆虐時,大寒時節開始君臨天下,徹骨的寒意籠罩了整個大地。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壓軸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雲:“十二月中,冷氣積久而為寒,大者,乃凜冽之極也。”《授時通考·天時》曰:“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就是說,“大寒”時的天氣寒冷到了極點。古人将大寒節令分為三候:一候雞乳,就是說到了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二候征鳥厲疾,鷹隼之類的征鳥,卻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态中,盤旋于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三候水澤腹堅,在一年的最後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更是形象地形容了大寒的節令表征。
沉澱在二十四個節氣最底部的大寒時節充滿着冷峻、嚴酷和肅殺,凜冽的寒風已成為天地間的主旋律,高挂在天空的清冷冬陽也失去了溫暖的輝光。随處可見屋檐下如萬箭齊發的冰淩,那些散落在背陽處的積雪也被凍得結結實實。波光粼粼的小溪變得沉靜起來,田野空曠而靜寂,路上的行人早已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夜晚,原來皎潔的月光也是寒氣逼人,僅有的幾顆星星在遠處眨巴着眼睛,一會兒便隐沒在夜空中了,光秃秃的嶙峋蒼黑的枝幹無聲地挺立在無邊的寒風裡。
大寒時節冷到極緻,勤勞的人們并不懼怕大寒,他們知道大寒能夠昭示年景。陸遊詩雲:“苦寒勿怨天雨雪,雪來遺到明年麥”。嚴寒大雪固然給生産建設帶來影響,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那直入骨髓的冷,足以把那些集聚了三季能量還在寒冬中垂死掙紮的各種害蟲以及病菌徹底凍死,對莊稼有益,也是人們獲得豐收的基礎。所謂“該冷不冷,不成年景”“大寒不寒,人馬不安”,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大寒時節,寒冷無處不在,但是無法阻擋古代讀書人苦學的熱情。宋代詩人文同在滴水成冰的大寒之夜與朋友談心、苦讀群書,在《和仲蒙夜坐》詩中寫道:“硯冰已合燈花老,猶對群書擁敝袍”,由于冬夜的寒冷,詩人不由地裹緊了破舊的棉袍。傳為美談的程門立雪的故事,既表現了楊時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也反映了學生的求學心切。寒風刺骨的時節,楊時約着他的朋友遊酢去向程頤請教,正遇上程老先生休息。而外面開始下起大雪,他倆為了不打擾先生休息,便恭敬地侍立在門外等候。待程頤醒來時,門外的雪已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遊酢并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讓程頤很受感動,便收他倆為入室弟子。
而《宋濂求學》更是描寫了小宋濂在大寒時節借書、抄書、孜孜不倦地刻苦讀書的故事。“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緻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觀群書。”為了趕上還書的日期,即便是極度寒冷的日子,硯台都結了厚厚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小宋濂也不敢有一絲怠慢,連夜抄書,因此得以閱讀到很多書,最終宋濂成為明初有名的大文學家。
大寒之“寒”,古代詩人們用詩句描畫出了一幅幅生動形象的大寒節令圖。
邵雍的《大寒吟》:“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階前凍銀床,檐頭冰鐘乳。清日無光輝,烈風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不僅描寫了大寒時節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景象,還誇張地形容人們口中的舌頭也仿佛被凍住了不能言語,在平淡清新中又充滿了諧趣。
陸遊在大寒時節分别作了兩首詩,《大寒》詩曰,“大寒雪未消,閉戶不能出,可憐切雲冠,局此容膝室”,大寒時節冰雪未消,天冷難耐,隻能蟄伏家中。而《大寒出江陵西門》詩中寫道:“平明羸馬出西門,淡日寒雲久吐吞。醉面沖風驚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溫。紛紛狐兔投深莽,點點牛羊散遠村。不為山川多感慨,歲窮遊子自消魂。”同樣是在大寒季節,有趣的是,陸遊并沒有呆在家中圍爐取暖,而是駕馬出行。外面的世界十分蕭條,狐兔歸巢不出,牛羊散落點點,詩人收獲的卻是深深怅惘之情,與前首詩相比較來看,别有一番滋味。
但大寒時節豈能無酒,宋代詩人方回的《永樂沽酒》不寫大寒時節的風景,而是專寫了酒。“大寒豈可無杯酒,欲緻多多恨未能。楮币破悭捐一券,瓦壺絕少約三升。村沽太薄全如水,凍面微溫尚帶冰。爨仆篙工莫相訝,向來曾有肉如陵。”酒總是令人越喝越暖的,詩人本想多喝幾杯,但是囊中羞澀辦不到,隻能喝點淡而無味的酒啊。
大寒時節雖霜天清寒,但它是冬去春來的轉折點,抵擋不住人們“迎年”和“忙年”的熱情,空氣中已彌漫着喜氣洋洋的過節味道,經曆了寒氣的洗禮與磨砺之後的人們也變得激情奔放起來了。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伴随着大寒的腳步聲漸行漸遠,回暖的音韻也越來越清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與夢想正孕育出嫩嫩的芽苞,而明媚如畫、生機盎然的春天正疾步走來。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