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這句話出自明朝劇作家湯顯祖的《牡丹亭》題記,移到《玉簪記》上同樣适用,說的都是青春年少的愛情。
今晚(9月18日),北京文藝廣播《打開文化之門》節目就将通過昆曲《玉簪記》中的經典唱段和歌曲《玉簪記》,和您聊聊這部戲。
從上周五(9月11日)起,《打開文化之門》每周五由選題策劃人張欣、主持人趙亮帶來“十部戲、十首歌”經典昆曲系列。這一系列節目的推出受到了北方昆曲劇院“觀其複”版昆曲的啟發,“觀其複”創作團隊為每一部戲都創作了主題歌。在廣播節目裡,我們也嘗試着把歌曲和昆曲結合起來,以更清新、明快的方式介紹戲曲。
“觀其複”出自老子《道德經》:“萬物并作,吾以觀其複也。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把“觀其複”用于昆曲,有複歸其本源之意。說白了,那就是複古昆曲吧,不過,既然是今人導、今人演、今人看,自然少不了把今人的理解注入。
在當今昆曲舞台上,《玉簪記》應該是除了《牡丹亭》以外上演最多的劇目之一。據導演張鵬介紹,“觀其複”版《玉簪記》最大的獨特之處在于複原了《同光十三絕》裡的扮相。
《同光十三絕》
《同光十三絕》是十三位在同治、光緒年間影響非常大的京昆藝人的戲裝畫像,其中有一位朱蓮芬,他在畫中扮的正是《玉簪記》中的陳妙常,,一方面我們可以借此看到當時劇中陳妙常的扮相,另一方面,我們也由此可見《玉簪記》在當時的影響力。
後排中間這位就是朱蓮芬扮演的陳妙常
北方昆曲劇院國家一級演唱邵天帥在“觀其複”版《玉簪記》中扮演陳妙常
多數時候,我們今天在舞台上看到的昆曲扮相和京劇扮相是一樣的。前輩老先生們演出的《玉簪記》更是經過了多年的打磨和舞台檢驗,從劇情到唱腔都再經典不過了。
由上海昆劇院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張靜娴、嶽美缇表演的《玉簪記》
作為張靜娴和嶽美缇的學生,北方昆曲劇院的邵天帥和翁佳慧很好的傳承了這個劇目。
北方昆曲劇院傳統師承版《玉簪記》
正如《牡丹亭》有很多個版本一樣,張鵬和邵天帥說,他們創作“觀其複”系列是想給觀衆更多的選擇。
“觀其複”版《玉簪記》
“月明雲淡露華濃,倚枕愁聽四壁蛩。傷秋宋玉賦西風,落葉驚殘夢。閑步芳塵數落紅。”
這樣清麗和婉的詩句是歌曲《玉簪記》的歌詞,更是昆曲《玉簪記·琴挑》中的戲詞。
《玉簪記》分為《琴挑》《問病》《偷詩》《秋江》四折,《琴挑》一折中,陳妙常和潘必正“以琴會友”,陳妙常唱了兩首“琴歌”,分别是《廣寒遊》和《朝元歌》。
其中,《廣寒遊》唱道:“煙淡淡兮輕雲,香霭霭兮桂陰,歎長宵兮孤冷,抱玉兔兮自溫。”這四句詩也被用作了《玉簪記》的歌詞,但在創作時把最後一句中“玉兔”改為了“玉琴”,這樣既符合劇情,又不局限于嫦娥的故事,實在是很高明的做法。
9月18日晚7點至8點,歡迎收打《打開文化之門》,一起欣賞昆曲和歌曲《玉簪記》,并聽“觀其複”昆曲系列主創張鵬、邵天帥及歌曲主創左木修暢聊關于作品創作、戲曲傳承的那些事兒。
資料來源:張欣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