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骞出使西域簡短故事?張骞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恐怕是漢武帝所始料不及的因而,張骞出使西域這一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曆史意義,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張骞出使西域簡短故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張骞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恐怕是漢武帝所始料不及的。因而,張骞出使西域這一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曆史意義。
“西域”一詞,最早見于《漢書·西域傳》,是和張骞的名字分不開的。
西漢時期,狹義的西域是指玉門關、陽關(今甘肅敦煌西)以西,蔥嶺以東,昆侖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以南,即漢代西域都護府的轄地。廣義的西域還包括蔥嶺以西的中亞細亞、羅馬帝國等地,包括今阿富汗、伊朗、烏茲别克,至地中海沿岸一帶。
西域以天山為界分為南北兩個部分,百姓大都居住在塔裡木盆地周圍。西漢初年,有“三十六國”:南緣有樓蘭(鄯善,在羅布泊附近)、菇羌、且末、于阗(今和田)、莎車等,習稱“南道諸國”;北緣有姑師(後分前、後車師,在今吐魯蕃)、尉犁、焉耆、龜茲(今庫車)、溫宿、姑墨(今阿克蘇)、疏勒(今喀什)等,習稱“北道諸國”。此外,天山北麓有前、後蒲額和東西且彌等。它們面積不大,多數是沙漠綠洲,也有山谷或盆地。人口不多,一般兩三萬人,最大的龜茲是八萬人,小的隻有一二千人,居民從事農業和畜牧業。除生産谷物以外,有的地方如且末又盛産葡萄等水果和最好的飼草苜蓿。畜牧業有驢、馬、駱駝。此外,還有玉石、銅、鐵等礦産,有的地方居民已懂得用銅鐵鑄造兵器。天山南北各國,雖然很小,但大都有城郭。各國國王以下設有官職和占人口比重很大的軍隊。公元前二世紀,張骞出使西域以前,匈奴貴族勢力伸展到西域,在焉耆等國設有幢仆都尉,向各國征收繁重的賦稅,“賦稅諸國,取畜給焉”,對這些小國進行奴役和剝削。
當時,正在伊犁河流域遊牧的大月氏,是一個著名的“行國”,40萬人口。他們曾居住在敦煌和祁連山之間,被匈奴一再打敗後,剛遷到這裡不久。匈奴殺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因此,大月氏與匈奴是“世敵”。所以,張骞出使西域并沒有完成本身任務。
漢朝日趨強盛後,計劃積極地消除匈奴貴族對北方的威脅。武帝聽到有關大月氏的傳言,就想與大月氏建立聯合關系,又考慮西行的必經道路——河西走廊還處在匈奴的控制之下,于是公開征募能擔當出使重任的人才。
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張骞“以郎應募,使月氏”。“郎”,是皇帝的侍從官,沒有固定職務,又随時可能被選授重任。
張骞,漢中成國人。他是一個意志力極強、辦事靈活而又胸懷坦蕩、善于待人處事的人。他出使中途即被匈奴截留下來,在匈奴十多年,始終保持着漢朝的特使符節,匈奴單于硬叫他娶當地人作妻,已經生了兒子,也沒有動搖他一定要完成任務的決心。他住在匈奴的西境,等候機會。
張骞終于找到機會率領部屬逃離了匈奴。他們向西急行幾十天,越過蔥嶺,到了大宛(今烏茲别克共和國境内)。由大宛介紹,又通過康居(今哈薩克共和國東南),到了大夏。大夏在今阿姆河流域。張骞這才找到了大月氏。十多年來,大月氏這個“行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是在伊犁河畔受到烏孫的攻擊,又一次向西遠徙。烏孫,63萬人,也是個“行國”,曾在敦煌一帶遊牧,受過大月氏的攻擊。後來匈奴支持烏孫遠襲大月氏,大月氏被迫遷到阿姆河畔,而烏孫卻在伊犁河留住下來。自從大月氏到了阿姆河,不僅用武力臣服了大夏,還由于這裡土地肥沃,逐漸由遊牧生活,改向農業定居,無意東還,再與匈奴為敵。張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結果,隻好歸國。回國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亂,張骞乘機脫身回到長安。
張骞出使時帶着100多人,曆經13年後,隻剩下他和堂邑父兩個人回來。這次出使,雖然沒有達到原來的目的,但對于西域的地理、物産、風俗習慣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為漢朝開辟通往中亞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張骞回來以後,向武帝報告了西域的情況。這就是《漢書·西域傳》資料的最初來源。之後,由于張骞随衛青出征立功,“知水草處,軍得以不乏”,被武帝封為“博望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