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衆所周知的是,口服美容産品在美容市場上一直處于一個比較“尴尬”的位置。
由于口服類美容産品在實際吸收效果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議,所以很多人都覺得隻要挂着口服美容名号的産品都是“智商稅”。
在此背景下,最近在網絡上十分活躍、并将自己包裝為“創新口服科技”的澳洲口服美容品牌Vida Glow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在美容産品變身成為可以口服的食物之後,其被消化、分解、再吸收的過程其實并沒有什麼神秘性,吸收後對于皮膚的作用也被很多專家認為極其有限,甚至“還不如吃個雞蛋”。
在這種背景下,Vida Glow能創新哪門子的科技呢?它的科技屬性又能有多強呢?
在整個口服美容行業都在遭受最最基本的有效性質疑的情況下,Vida Glow旗下産品真的像它宣傳的那麼“颠覆”嗎?
Vida Glow攪動口服美容“江湖”
提到Vida Glow,這家在澳洲創立的口服美容品牌在全球範圍内都擁有不俗的人氣。按照官方介紹顯示,Vida Glow從成立之初便緻力于打破傳統,颠覆傳統保健品和護膚品設計上的條條框框,帶來更加真實有效的創新科技口服美容方案。
具體到産品層面,Vida Glow旗下最知名的就要數“抗老三劍客”——海洋膠原蛋白粉、閃釋粉、玻尿酸口服液。
此外,Vida Glow還推出了高級膚色管理方案“濾鏡膠囊”和頭發管理解決方案“蘊發膠囊”來豐富自己的産品線。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打産品海洋膠原蛋白粉的介紹中,它宣稱其海洋膠原蛋白利用法國專利低分子水解科技實現膠原蛋白人體吸收率達90%以上,能夠讓用戶服用後就可以更加迅速、高效地改善皮膚狀态,這樣的宣傳很難讓愛美人士抵擋得住。
在強大的營銷攻勢下,Vida Glow近年來在國内的影響力也不斷攀升。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我們可以很容易就找到關于Vida Glow産品的各類種草和推薦。
就在不久前,Vida Glow還宣布正式成為了“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官方美容健康服務供應商”,一系列如火如荼的廣告營銷讓它在國内市場的知名度不斷攀升,它所推動的口服美容行業也在整個大美容行業中存在感越來越強。
口服膠原蛋白、玻尿酸,投入回報不成正比的典範?
不過,雖然Vida Glow的口服美容産品宣傳的非常科學、好聽,但考慮到它主推的是口服玻尿酸、膠原蛋白等産品,我們還是要給它和相信這些産品能夠實現美容效果的人潑上一盆冷水。
這些年來,除了Vida Glow這樣的品牌之外,國内其實并不缺口服美容倡導者,相關品牌也非常多,而随着這類産品的銷售業績和存在感節節攀升,早就有人關注到了這個行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首當其沖的就是,玻尿酸、膠原蛋白這些成分通過口服攝入之後,真的能夠實現不錯的美容效果嗎?
根據很多營養專家的表述顯示,口服玻尿酸在被吃進肚子裡之後,進入胃腸道後就會被分解、重新再吸收,但并不能直接幫助補充透明質酸,而是提供了合成透明質酸的原料。
說的簡單一點,當消費者吃玻尿酸的時候,并不是簡單地讓皮膚吸收了,還得考慮分解、合成等多個環節,你得最後促進合成了相關成分,才能最終達到美容效果。
此外,關于口服膠原蛋白産品的質疑則更直接一點,早在很多年前,很多專家就對相關原理進行過大量科普。
據悉,膠原蛋白肽、氨基酸對皮膚的作用雖然在理論上存在可能,可目前并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這一點。相比于口服膠原蛋白,還不如在平時的飲食、作息上做調整來的效果強一點。
而考慮到膠原蛋白不是人體的優質蛋白質,并且吃膠原蛋白也無法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所以口服膠原蛋白還不如吃個雞蛋、喝一杯牛奶、吃點魚肉來的營養高。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其實就是,不論是口服玻尿酸還是口服膠原蛋白,似乎在很多專家眼中這些行為都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真的糾結原理與效果的話,購買這些口服美容産品很容易會被認為是“智商稅”。
在這種情況下,Vida Glow主打的産品就面臨如何自證的問題了,相比于品牌宣傳的“自說自話”,它需要有嚴謹的第三方來證明自己的産品效用,才能在以後的市場擴張中真正說服消費者。
當然,有人質疑口服美容産品的實際意義并不代表Vida Glow這樣的品牌就真的沒有價值。
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食用膠原蛋白、玻尿酸可能有一定效用,隻是需要進一步的系統評價才行。在此過程中,如果有權威部門能夠為行業樹立衡量效果的标準、攝入量建議等專業管控指标,那麼它還是有機會大有可為的。
隻是在此之前,Vida Glow很難逃脫得了各類質疑,作為一個市場準入門檻并不高的行業,它以“科技”标簽來包裝自己。作為一種飽受質疑的行業類别,它卻将自己産品效用宣傳的天花亂墜,這些都可能會給品牌帶來很多争議。
更重要的是,在種種争議結果還不明确的情況下,像Vida Glow口服膠原蛋白、玻尿酸這樣的産品還在賣着高昂的價格,難怪有些人說這是一個投入回報不成正比的行業典範了。
對于手裡不差錢的人來說,花錢買個安心和嘗試固然沒有問題,可還有很多消費者的确是抱着美好的期待去購買相關産品的,在投入巨大的成本之後,他們如果發現效果并不達預期,會不會轉而控訴品牌的誇大宣傳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