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烏龍茶老茶并不像普洱茶那麼強調“越陳越香”,而是強調老茶特有的“藥性”,即烏龍茶陳年老茶在降火、消脹、除膩、消炎、暖胃等方面更加突出的藥理功效。
烏龍茶與普洱茶的區别
烏龍茶是半發酵茶類,鮮葉經晾青、曬青、做青(搖青一攤置)、炒青、揉撚、初培、複培、複包揉、文火慢烤、揀簸等工序方能精制成茶。其中,烏龍茶的發酵在搖青、晾青環節就基本确定下來。所以,實際上烏龍茶屬于前端發酵工藝,經烘焙後品質基本固定,不存在後發酵問題。
而普洱茶的發酵過程比較長,不管是普洱生茶,還是熟茶,在初制曬青毛茶的過程中,就已經有微生物參與有氧發酵。而熟茶則通過人工“渥堆”技術,讓毛茶快速發酵。與衆不同的是,普洱茶在後續儲藏時,進入了厭氧發酵階段,實際上就是在微生物、有益黴菌等的參與下發生的有機化合物的分解過程,完成品質的再造。如此,普洱茶這種工藝特色形成的天然禀賦,就讓普洱茶具有了與其它茶類所無法具備的“越陳越香”的特質。
1、越陳越香的定義
首先說明,這裡說的“越陳越香”狹義地指代湯質越來越厚,喉韻越來越深。普洱茶越陳越香的機理是微生物消耗茶葉中的簡單能量物質,即水解類單甯。
微生物活動會切碎葉底的纖維鍊,從中分解出更多能溶于水的多糖類、遊離氨基酸,增加普洱茶的湯質、喉韻和體感。所以,越陳越香的基礎是茶葉中的能量物質,也就是水解類單甯。
2、工藝的區别
從工藝來說,烏龍茶的水解類單甯損失比曬青茶要多。烏龍茶屬于半發酵茶,它的工藝是:做青——殺青——包揉——焙火。
殺青前的做青環節發生了大量的氧化,鮮葉中的水解類單甯大量損失;幹燥階段還要經過高溫焙火,又進一步減少了水解類單甯的含量。
相比烏龍茶,标準工藝的曬青茶在殺青前和幹燥階段都會盡可能地避免水解類單甯的損失。
3、狹義的“回甘”
水解類單甯會導緻回甘,原理是水解類單甯在口腔中逐漸吸熱水解,分解出葡萄糖。這是狹義的“回甘”,也是普洱茶裡的“回甘”。
烏龍茶中由于苦味物質與甜味物質的同時存在,會對照産生苦後回甜的感覺,但上述的這種由于水解類單甯産生的“回甘”反應,在烏龍茶中則很難察覺。相比之下,加工正确的普洱茶,水解類單甯産生的“回甘”則非常普遍。
4、烏龍茶是否具備狹義“越陳越香”的能力?
一款茶通過存放,品質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人們可以主觀地認為是好的,并認為是“越陳越香”。烏龍茶在陳化之後,刺激性會減弱,口感變得更加溫和,但烏龍茶并不具備狹義“越陳越香”的潛力,因為這種潛力與水解類單甯的存量相關。再次強調,狹義的“越陳越香”是指湯質越來越厚,喉韻越來越深。
老白茶越存越香嗎?
最後,我們來看看老白茶吧!白茶是微發酵茶,白茶本身有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但是老白茶真的越存越香嗎?答案似乎也很明确,那就是不能。
研究發現,茶葉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接着我們來看看老白茶的儲藏年份和營養成分都發生了什麼變化吧!茶多酚是茶葉中最主要的保健作用功能性成分。
存5年之内茶多酚含量變化不大,但20 年老白茶茶多酚含量明顯減少。雖然含量減少了,但茶多酚并沒有“消失”,而是在貯藏過程中轉化成了褐色物質,使茶湯色澤加深。
老白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是真的,不過茶葉并非古董,而是飲料。老白茶也并非越存越久就越好,專家建議,3年以上25年以下的老白茶品質最好。
安徽自古就名茶好茶叠出,但安徽什麼茶葉最出名,你知道嗎?
你知道秋天除了喝烏龍茶外,還有這五款茶也非常适宜秋天喝嗎?
在立秋之際,你知道最适合喝什麼茶嗎?
想要了解更多茶文化知識,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茶道小壺仙】每天介紹最專業的茶葉知識,分享傳統的飲茶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