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艾灸和其它灸法的區别

艾灸和其它灸法的區别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9 17:25:49

艾灸和其它灸法的區别(艾灸貴在堅持--部分灸法适應症詳解)1

灸法的适應證很廣泛,寒、熱、虛、實皆可以用艾灸。

陽虛體質艾灸:

陽虛體質簡單來說就是體内的陽氣不足,主要與腎中元陽(腎陽)相對不足有關。這種體質的人一般頭發稀疏不茂密、黑眼圈、口唇發暗,陽虛體質常見舌體胖大嬌嫩,脈象沉細,他們怕冷,尤其是背部和腹部特别怕冷,一到冬天就手冷過肘,因為陽氣不足,所以性格比較沉靜,容易有抑郁的傾向。

艾灸是補充人體陽氣最好的方法。宋代的著名醫學家窦材把自己喻為扁鵲再生,他在他的《扁鵲心書》中重點提出要“扶陽”。他認為自古扶陽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艾為純陽植物,加上火的物理作用,可以通經絡,活氣血,祛風散寒,調節陰陽,身體陽氣充足了,陰陽平衡了,陽虛的症狀就有所改善。所以艾灸是治療陽虛最好的方法。

脾胃虛寒艾灸調理

《脾胃論》雲:“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現在人飲食沒有規律,飲食結構不合理。很容易損傷脾胃。脾胃虛寒是常見病,表現為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減退,頭昏、頭沉、嗜睡、面色無華或淡黃、腹脹脘悶、四肢困倦、疲乏無力、胸悶、腹瀉或便秘,還容易感染其它疾病。

艾灸可對抗虛寒症,有通經活絡,散寒止痛的療效。是一種大衆都能接受的純天然、無創傷、療效顯著的調理方法。

用艾灸健脾養胃首先通過扶陽固本來補充人體一身的能量,在通過治标局部取穴施灸,來改善胃部的氣血循環,增強位的蠕動消化能力,能快速的消除胃部的不适。

艾灸中脘和足三裡可以調理脾胃虛寒,中脘在心窩處,是任脈與胃經交彙的樞紐,中脘就是調理胃氣的要穴。足三裡,是個強身健體的萬能穴,長壽穴。有“若想胃瑞安,三裡常不幹”說法。這個“常不幹”,指的是用艾條熏灼穴位,使該處的皮膚起水疱,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時把脾胃的寒濕祛除。艾灸足三裡,可以改善胃的蠕動和胃的供血狀況,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強消化能力,還能提高脾胃經絡的溫度,驅除寒氣。

濕熱下注艾灸:

所謂濕熱,就是濕邪和熱邪相合為病的一種證型。 濕熱的原因是比較多樣的。當然,陽氣不足也是引起濕熱的原因之一,如脾陽虛,運化水濕無力,導緻濕邪中陰,濕阻氣機而緻蘊熱,濕熱互結,能夠導緻濕熱證。但大多濕熱是由于感受外邪所緻。也有由于其它原因産生内濕内熱而引發濕熱證,如飲食積滞等原因也能引發濕熱證。

濕熱下注,是指濕熱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現小便短赤,身重疲憊,舌苔黃膩,胃納不佳等,臨床多見于濕熱痢疾,濕熱洩瀉,淋濁,癃閉,陰癢,帶下,下肢關節腫痛,腳氣感染等症。 濕熱的治療,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的化濕為主,艾灸療法通過補充人體陽氣,來調理體質,是很好的方法。陽氣進入體内,會将濕邪和熱邪驅出體外。做艾灸時有人皮膚上會有水氣出現,這就是濕氣外排的表現。

此外,因熱往往依附濕而存在,所以,應注意起居環境的改善和飲食調理,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濕内停或濕從外入,這是預防濕熱的關鍵。

長期體質虛弱艾灸調理

長期體質虛弱者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來進行調養,不過要注意,因為長期體質虛弱,身體的承受能力有限,艾灸的程度不能過強,以免出現虛不受補的情況,可以先采用溫和灸的方法,循序漸進。

艾灸哥賣好艾,新浪微博:@艾灸哥柱子

aijiugg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