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選用中成藥也是常見的選擇,但是,目前小兒用藥數目和種類增加地很快,這在增加備選品種的同時,也帶來了選擇最合适藥物的難度。前一期我們講了“小兒清肺化痰口服液”和“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的異同之處(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和小兒清肺化痰口服液,怎麼選?),那麼今天我們再講講小兒熱速清顆粒和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的那些事。
這兩個中成藥都是治療小兒外感發燒的中藥,很多家長反映效果不錯。在孩子高燒退不下來的時候,家長就會問:這兩個藥能一起吃嗎?好吧,今天我們就來認真看一看,這兩個藥究竟能不能一起吃,如果不能一起吃,吃哪一個更合适?
圖片來源于網絡
首先,我們看一看這兩個中成藥的藥物組成、功效主治和不良反應。根據說明書的記載如下:
小兒熱速清顆粒:由柴胡、黃芩、闆藍根、葛根、金銀花、水牛角、連翹、大黃組成,能夠清熱,解毒,利咽。用于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咽喉紅腫,鼻塞流黃涕,咳嗽,便秘。風寒感冒,大便次數多者忌用。
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由連翹,淡豆豉,薄荷,荊芥,栀子(炒),大黃,青蒿,赤芍,槟榔,厚樸,黃芩,半夏、柴胡、甘草組成,能夠疏風解表,清熱導滞。用于小兒風熱感冒挾滞證,症見:發熱咳嗽,鼻塞流涕,咽紅腫痛,納呆口渴,脘腹脹滿,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黃。不良反應尚不明确。
小兒豉翹清熱顆粒
從功效上看,這兩個中成藥都是治療風熱感冒的,主治證裡也都有“發熱”、“咳嗽”、“咽喉腫痛”、“便秘”,十分相似。隻是說小兒豉翹清熱會強調是“風熱感冒挾滞證”而小兒熱速清隻有“風熱感冒”。
從成分上看,小兒熱速清顆粒有可能是清開靈口服制劑(膽酸、珍珠母、豬去氧膽酸、栀子、水牛角、闆藍根、黃芩苷、金銀花)的加減方,其中清熱利咽的重要組成(水牛角、金銀花、黃芩、闆藍根)均在小兒熱速清顆粒中出現,同時增加了退熱解表柴胡、葛根,清熱解毒的連翹和瀉火通便的大黃。所以,小兒熱速清顆粒可能是在清開靈基礎上,去掉牛黃(膽酸、豬去氧膽酸)、珍珠母和栀子,加上退熱通便的其他成分組成的,整體藥性十分寒涼。
清熱涼血的水牛角絲(小兒熱速清代表性成分)
而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的組方比較複雜,一方面有大柴胡湯的影子(柴胡、黃芩、芍藥、半夏、枳實、大黃、大棗、生姜),主治少陽陽明合病,也就是外感兼裡實熱證;另一方面有銀翹解毒丸的意思(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葉、甘草),主治風熱感冒、頭痛咳嗽,也就是外感風熱;同時,還增加了退熱的青蒿,消食導滞的槟榔、厚樸。所以,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有可能是在大柴胡湯 銀翹解毒丸的基礎上,去掉調中利咽藥(大棗、生姜、牛蒡子、桔梗、淡竹葉),增加退熱消食導滞的其他成分組成的,主治證是外感兼裡實熱,以便幹、苔黃膩為主要表現。
消積理氣的厚樸(小兒豉翹清熱代表性成分)
那麼,這兩個藥可以一起吃嗎?其實,經過上面的分析,雖然這兩個藥的功效側重點不同。但都在“退熱”這個功效上下了很大功夫,一個以水牛角、黃芩、栀子、闆藍根為主,另一個以柴胡、黃芩、連翹、青蒿為主,而且力度都不弱。所以,沒必要吃2種。目前從臨床治療經驗和文獻來看,二者均可以用于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小兒手足口病、小兒疱疹性咽頰炎的治療,但沒找到二者聯用治療疾病的報道。另外,二者的組方配伍基本上沒有考慮到顧護小兒脾胃的問題,所以,如果聯用的話,敗損脾胃的可能性會更大,出現副作用的可能性會更大。
由此可知,雖然小兒熱速清顆粒和小兒豉翹清熱顆粒都是治療小兒風熱感冒發熱的中成藥,主治症也十分相近,但從組方配伍特點來看,二者的基礎方不同,小兒熱速清顆粒就是以清熱為主的安宮牛黃丸底方,清熱力量更強;而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是在大柴胡湯 銀翹解毒基礎上加減而成,重點在于消食導滞并清熱。所以,二者的功效側重點不同,但都在“退熱”上下了很大功夫,臨床使用時應根據患者證型特點選擇最合适的藥,不建議聯用。
【小金藥師說藥事】系頭條号簽約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