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門的名字
油條,是北京人都愛吃的早點。可到了天津,這種吃食被稱作“果子”。天津煎餅與北京不同,用油條代替了薄脆。因此,天津煎餅學名“煎餅果子”。油條,本是在普通不過的食品。可是相隔兩百裡路,叫法已經有了很大差别。要是在廣東,油條則被叫做“油炸鬼”。不明就裡的人,很難想象這幾種名字說的是一種東西。
中國地大物博,食品往往存在“一物多名”的現象。茶,當年也是如此。《茶經·一之源》中記載: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由此可見,起碼在陸羽生活的唐代,茶至少還擁有着五個名字呢。
但可以肯定,“荼”字确實是“茶”的别稱。至于古人何時啟動“荼”字中“茶”的含義,則多少有些令人不好琢磨。由此也可見,早期名字的不确定,為人們辨識茶葉帶來了困難。就像如今新電影發布一樣,總要給媒體一份通稿以便統一口徑。化解名字的複雜性,成了茶葉傳播所必須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
雖然隻是差了一個筆畫,但從荼到茶卻經曆了漫長的過程。《茶經·一之源》明确說,“茶”字出自《開元文字音義》。這部書是唐玄宗所撰,本應有三十卷,如今已經散佚。按現有的資料來推測,《開元文字音義》是一部與《說文》、《字林》類似的字書。我們可以說,将“荼”省去一筆,定為現在的“茶”字,是唐玄宗以禦撰的形式定下來的。“荼”中茶的含義,終于被正式剝離出來了。
《茶經》or《荼經》?
新鮮事物的出現,總要面臨一個新舊交替的過渡期。從“荼”到“茶”,也并不例外。清代學者顧炎武,在《唐韻正》中記述了遊覽泰山的見聞。他看到了唐代大曆十四年(公元779)的碑文上,赫然刻着“荼藥”二字。而唐代貞元十四年(公元798)的碑文上,則刻着“荼宴”二字。但是會昌元年(公元841)柳公權書《玄秘塔碑銘》和大中九年(公元855)裴休書《圭峰禅師碑》上,就都用了“茶”字。
陸羽寫作《茶經》,初稿完成于公元758年-761年之間。這個時候的唐朝文壇,可以說還是“荼”、“茶”二字并用。而陸羽在寫作中,則非常明确的選用了“茶”字。通篇不用“荼”字,為了就是不讓人産生混淆。最後的書名定為《茶經》,也對“茶”字的推廣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茶經》成書半個多世紀後,“茶”字終于得以為大衆所接受。至于其他那些曾用名,則逐步退出了曆史舞台。
“茶”字的廣泛使用,使得這種“南方嘉木”具有了統一的标示。也隻有如此,它才有可能成為一種行銷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商品。“茶”字,可以說是這種飲品的第一個商标。在這個商标的确立和推廣上,陸羽的《茶經》功不可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