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似乎是上了年紀的人的專利。憑窗而坐,聽風聲雨聲一片,渾成一團,這是疾雨。舒緩的雨則是文人的愛物,“梧桐更兼細雨”,别有一番情緻。雨點落在青桐碩大的葉子上,發出的聲音輕微而細弱。而這輕微而細弱的聲音卻如弓如弦,在彈奏思念羁絆在陌路長途的家人的長歌。“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詩經·大雅·卷阿》)
梧桐,亦稱青桐,梧桐科梧桐屬,此系中國梧桐。和同名的大戟科的“油桐”、玄參科的“泡桐”、懸鈴木屬的“法國梧桐”無任何血緣關系。
梧桐高擎巨傘,潔雅娴靜。《花鏡》言梧桐每枝平年生十二葉,閏年生十三葉,故能“知潤”;古人還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的說法,“知潤”是否确鑿不得而知,“知秋”卻是物候特征的真實寫照。“郊園夏雨歇,閑院綠陰生”(韋應物《答端》),到了七月,青桐花兒已然開敗。搖曳于枝頭的無花瓣的單性花呈淡黃綠色,要見到則需等到明年了,不過現在它們生長着。這種原産于黃河以南的喬木,樹皮青綠平滑,永遠泛着翠綠的顔色,側枝尤甚,給人一種生命力旺盛的印象。樹幹端直,最高可達16米,在這裡,它們顯然身量要矮小得多,大興清城北區物業部門前的南北路、最北側樓前的幾株行道樹,樹梢也已達三樓。而我則見證了它的成長的艱難,在最初的幾年,每年的春天,總見物業部的工人挖去枯死的樹幹,換植其它樹種。如此三番地下來,這裡的青桐也就隻有寥寥幾株了。不過還好,這幾株長勢喜人,樹形美麗,葉大成蔭,蔥綠年年,看來這種華北地區以南廣為栽植的行道樹,也是适應了北方冬天的凄冷與嚴霜!
在民間,由于北京地區梧桐(青桐)種植較少,一般均将泡桐稱之為梧桐。
在古代詩文中,描寫梧桐的亦很多,且大多纏綿悱恻,百轉千徊,讀來令人唏噓感歎。梧桐、細雨、曉風、殘月、清秋、庭院,這些物象形成中華傳統文化的意象和符号,因而聆聽着梧桐枝葉鳴響的地方,必定淺吟低唱着唐詩宋詞的韻律。其中尤以唐溫庭筠“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更苦”,宋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南唐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等名句流傳更廣,讀來令人黯然神傷、塊壘難消!《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妻劉蘭芝因不堪虐待“舉身赴清池”,焦仲卿“自挂東南枝”,他們的家人在其墓旁“左右種梧桐”,以求“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想來梧桐乃相守終老之樹。唐·孟棨《本事詩》記載的“桐葉傳詩”,極富傳奇色彩和深深的愁怨。“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飽含深宮才女渴望愛情、向往自由的心結,唐代詩人顧況讀後,也隻能發出“葉上題詩欲寄誰”的慨歎,換來的隻是無名宮女的“自嗟不及波中葉”的深深愁怨!
傳說梧桐乃鳳凰栖息之樹。在民間,更有“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的俗諺,常比喻有了好的環境及條件,才會吸引優秀人才,才會娶來“窈窕淑女”。
梧桐木質輕軟,中空且疏,足以保證産生均勻的音色共鳴,所以成為制作琴瑟的佳木,因而有“桐木瑤琴”之說。天下諸木,能為琴瑟者幾?能得知音者幾?
2021/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