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一座村莊,有的家庭,富得流油,有的家庭,窮困潦倒。
同樣年紀的一群人,有人混高了高處,有人在低處打工,還有人在擺爛。
人到一定的年紀,就會發現,财産真的很重要,但是自己卻怎麼也留不住它。
人是家庭的因素,家庭是人生的港灣。因此,要得到财産,就必須依靠和推動家庭,彼此形成良性互動。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庭不聚财,就得剖析原因,并及時改正。
01
機會來了,才發現準備不足。
有一個農夫,和家人商議,來年要把水稻改成西瓜地,提高收入。家人都很支持,畢竟一家人種地多年,也沒有起色,早已厭倦了。
冬天很快過去了,春風如約而至。
農夫揮着鋤頭,松土,整理土箱,忙得不亦樂乎。
忽然,農夫發現,買種子的錢也沒有了,種西瓜的方法也沒有學會。他想盡辦法去湊錢,還去附近的農場,學習了半個月。
等他回到家,發現田裡已經長了很多的野草,連松土的效果都看不到了。要是強行種下西瓜,又會錯過季節,減少收成。
契科夫說:“春天十分美好,然而沒有錢,真是倒黴。”
我們都喜歡生機勃勃的春天,但是對于沒有準備好的人來說,就是“慌亂不已”,對于口袋裡沒錢的人來說,什麼風,都是寒風。
社交大師卡耐基,談到自己的成功,說:“當你每天醒來,口袋裡便裝着24小時的時間,這是屬于你自己最寶貴的财産。”
企業家俞敏洪在一次演說中表示,他的時間安排很緊湊,以十五分鐘為單位。
如果你的家庭,說起理想,就誇誇其談,但是卻不去準備,那就隻能一次次錯失發财的機遇,連原有的财富也守不住。
時間不等人,一家人隻能分工協作,一起去抓住時間,把當下管好,積極迎接明天的太陽。
年幼的人努力讀書,準備迎接更好的工作;成年人努力賺錢,為孩子讀書創造條件;老人努力鍛煉身體,不給兒女添麻煩,每天都别閑着,坐等春天的到來。
02
錢财有了,才發現無法分配。
很久以前的法國,女人出嫁時,不僅不能要彩禮,還要倒貼很多的嫁妝。
一些女人,從十幾歲開始,就會準備床單、碗碟等日常用品,還存一筆錢,用于結婚喜宴。女人的父母,也習慣了這樣的風俗,并沒有把女兒當成敗家子,或者“潑出去的水”。
古希臘,家庭是社會上最穩定的小單位,一家人分工協作促進經濟改變,獲得勞動工具和土地等。一旦兒女結婚了,就形成一個小的單位,逐步獨立。
在古代,很多君王的位置,都是世襲的,其規則就是“長子接替”。如果有兒子的功勞巨大,可以經過推薦,作為繼承人。
可見,“規矩”對于家庭來說,至關重要。否則在利益面前,就沒有辦法團結了。
大部分的家庭矛盾,都是因為“利益争奪”引起的。
比方說,一個家庭,因為老房子拆遷,得到了一筆錢。但是個個都希望自己多得一份,因此打官司,對罵。錢到了家裡,也變成了禍害,談不上“聚餐”。
老人臨終前,留下一套房子。幾個人争奪,導緻反目成仇。
分配錢,不僅體現了公平和家規的落實,更體現了對家庭的長期考慮。
托爾斯泰說過:“财産是一切罪惡的根源:财産的分配與保衛占據了整個世界。”
從家庭來說,無法分配的财産,就是每一個成員的罪惡,就像一塊燙手的山芋。
03
事業有眉目了,才發現有人在拆台
有一句很紮心的話:“兄弟姐妹希望你過得好,但是不希望你過得比他們更好。”
順着這樣的思路去思考,就會發現,人與人之間會進行比對。如果你相對過得差一些,就會得到同情,起碼不會變成“衆矢之的”。當你富得流油的時候,親人也會嫉妒你。“槍打出頭鳥”的規則,在家庭内部,也很實用。
春秋時,陳哀公卧病在床,太子偃師每天都進宮照顧,并積極做好了接位的準備。
公子留、公子過商議,要是偃師出了意外,“留”就可以做陳侯了,“過”就能分得很多土地和财産。他們和大夫孔奂商議後,派了伏兵,攻擊偃師。
因為陳國高層大亂,楚靈王攻打陳國。可悲的是,陳國積極派兵抵擋楚軍,公子留逃走,孔奂把公子過帶到楚靈王面前治罪。最終導緻陳國被滅。
家庭在發展的半路上,有了一點點起色,還沒有成功,就有人開始算計“結局”了,那麼好的結局注定不會到來。
大家都走了九十九步,就差一步了,有人拉住後腿,就不會到一百步之外。
家庭裡,要搞清楚局部和整體的關系。局部亂套了,整體就會垮塌。一雙手可以握住的東西,隻要有一隻手松開了,就肯定握不住了。
很多家庭不順,不是什麼都做不好,而是關鍵時候,就卡殼了。開一個店鋪、找一份工作、存一筆錢,隻要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就可能開啟倒退模式。
04
家庭不聚财,需要逆向行動。
記住一句話:“會賺錢的人,即使身無分文,也還有自身這個财産。”
改變家庭不聚财的狀況,不能苛求家人如何做,而是每個人都嚴格要求自己。
對照以上三點,請你記住三個詞語:相機而動;人和家興;善有善報。
賺錢也好,守财也好,需要群策群力,而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更不能窩裡反。
家庭好像一台戲,就看角色配不配。
願你我,手足搭配,聚财不累。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