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合中國市場消費者核心訴求這方面,美系制造商其實一直都做得不錯,比如賣火了MPV的别克、比如有力“電動野馬”的福特,再比如我們這裡所要看到的一台特殊跨界兩廂車——雪佛蘭沃蘭多(指導價13.69-15.99萬元),而為了讓各位讀者朋友進一步了解這台車的綜合性價比,或者是實用性,我們選擇了其中價格較為實惠的輕混530T自動勁享版5 2款(以下“沃蘭多”均指代該車型)作為參照。
車頭設計上,沃蘭多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跨界,較為扁平化的引擎艙結構卻在線條上比一般兩廂車要挺拔,其與A柱的連接方式以及我們在車頭看到的立體導流孔結構,都讓它更接近于一台SUV。金色領結被鑲嵌在一段帶鍍鉻裝飾的氣孔橫條内,而多邊形的進氣格栅會形成一個當下流行的大嘴,這會讓它的運動感顯得比較足。
大燈部分,金屬裝飾條在這裡形成了多變的穿插,遠近光燈腔各自保持獨立,而這種雙區結構也影響了燈腔外部造型,不規則組合樣式則能為車頭帶來一定辨識度優化。
側身設計上,沃蘭多同樣有着比較濃的跨界味。整個乘坐艙結構被打造得比較平直,隻不過較長的引擎艙長度占比會讓其看上去與傳統SUV不同,加上較低的底盤設計會說明它實際的兩廂車身份。但較低的底盤雖帶有硬塑防護,可這離地間隙仍會導緻它的道路通過性不會那麼出色。
車尾設計上,後擋風玻璃面積并不算大,而車門則擁有一定相對“兩廂”化的掀背結構,其開口面積适中,帶内部的層次卻是比較豐富的。倒是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比較高的後保險杠運動包圍,這會為它的通過性帶來一定優化效果。
尾燈部分,其除了跟車頭大燈采用了相似的不規則組合樣式外,其還采用了熏黑處置,特别是尾燈的邊緣位置上,較明顯的熏黑裝飾帶跟D柱融為了一體,并會由此多出幾分前衛味道。
内飾設計上,整個中控台的功能性布局都比較集中,懸浮式顯示屏、中央空調出風口與空調控制台都布局在一個縱置區域内,而方向盤的右側會帶有對語音通話、多媒體在内的控制按鈕;在主駕駛位的左側則保留了包括自動啟停系統、照明系統在内的控制面闆。
裝飾材料上,車艙内大部分區域覆蓋的還是搪塑工藝材料,這在檔次感方面并不十分有利。不過,我們還是在空調出風口之中找到了适量的鍍鉻金屬,而多媒體顯示屏、換擋機構等區域内則有鋼琴烤漆材料。另外,在前擋闆副駕駛位置上,我們還找到了縫線處置的軟包,觸感也較為不錯。
由于自動勁享版并沒有搭載實際的互聯液晶觸控屏,所以我們在中控台上看到的這塊顯示屏實際上隻提供了基礎的多媒體功能,但駕駛人仍舊能夠在這裡完成一些基礎操作,并獲得包括調頻、時間在内的信息展示。
車載配置上,沃蘭多有基礎的主動安全三大件(刹車輔助/牽引力控制/車身穩定控制),并提供了自動啟停、上坡輔助功能;而功能配件上則有可開啟的全景式天窗、儀表盤内的3.5英寸液晶顯示、無鑰匙啟動與帶後座獨立出風的自動空調系統等。
乘坐空間上,沃蘭多達到4684/1807/1627mm的三圍以及2796mm的軸距,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台傳統兩廂車的标準,這樣的大車身之下,其不僅能夠實現三排7座布局,還在空間實用性上有所保障。身高177cm的體驗者可在前兩排座椅中獲得1拳 的頭部空間,而後座的最大腿部餘量也在2拳半;而保持第二排1拳腿部餘量的情況下,第三排腿部餘量仍有4指,頭部空間則會比較小,但就一台緊湊型非SUV産品來說,如此成績已經比較出色了。
儲物空間上,沃蘭多在保持三排使用時,可縱向放置兩個較小的拉杆箱,而在完成第三排放倒後,平整的後備廂進深已經達到了970mm;完成兩排放倒後,這裡的進深更是達到了1920mm,整個儲物空間在兩廂車市場也是比較有優勢的。
動力系統上,沃蘭多采用了1.3T渦輪增壓發動機 48V輕混系統 6AT變速箱的動力組合,其中,小排量的1.3T渦輪增壓發動機提供了120kW/230N·m的動力參數,在48V輕混系統的幫助下解決了三缸機起步不穩的問題,同時,也将NEDC綜合油耗控制在了6.1L/100km。
懸架系統上,沃蘭多的前後橋分别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多連杆式獨立懸架,四輪獨懸在動态中保持了足夠的韌性以完成對後排座艙的支撐,配合對細碎颠簸的幹淨過濾,綜合駕駛反饋也符合家庭用戶的直接需求。
寫在最後
沃蘭多不算是一台标準化車型,它以三廂轎車的尺寸、兩廂轎車的車身結構以及SUV的整車風格,形成了三個領域的跨界,别的我們不太好多說,至少在空間實用性與三大件這兩個最為消費者看中的部分,13.69萬元起售的沃蘭多已經做得足夠出色。那麼,看完這篇文章,您對這台兩廂7座是什麼感覺呢?歡迎留言與我們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