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說人生有三見:見天地,見衆生,見自己。而人貴有自知之明。見自己,就是要懂得自省。今晚二哥就修内,見見自己。
以前的我,情緒特别容易波動,容易憤怒,容易焦慮,容易嫉妒,容易驕傲。對不确定性很恐慌,遇到不順挫敗感極強,被人批評會想很多,經常陷入無助狀态。
情緒一旦不好,就會反應到身體上,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胸口發緊等,就無法進行有效工作,生活也會陷入混亂。
但近十年的工作生活,二哥發現,隻要内心充裕,無論遇到什麼不好的事情,無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無論和什麼人相處,心都不會亂。
人一旦不受情緒影響,工作效率就會更高,也更快樂。
你比如,論語裡有一段對孔子學生顔回的評價,内容是這樣的:一箪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也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什麼意思呢?用二哥的話來說就是,孔子的學生顔回是個窮鬼,但他看起來卻很快樂。
這是為什麼呢?
二哥年輕時一直想不通,顔回住的不好,吃的不好,為什麼還能這麼幸福、快樂?應該是裝逼吧?
非也。其實,真正的幸福真來自内心,而不是外物。
今天二哥就跟大家淺聊幾點我這些年對生活的感悟,也算是内觀,分享給大家。
第一:衆生皆苦。每個人都生活在各種各樣的苦裡面。
不是你一個人有煩惱,大家都有煩惱。那為什麼你感覺别人都很幸福?因為你的執念太高。總是執着于沒有得到的事情,而很少感恩已經擁有的事物。
第二:你要明白這個世界的無常。
時間刹那不停地流逝,冬去春來,花開花謝,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之中,這就是無常。倘若沒有無常,離别的人就永遠沒有相聚的機會,生病的身體就永遠不可能痊愈,黑夜永遠等不到白天,低落的心情永遠快樂不起來。這樣的世界又有什麼意思呢?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充滿變化起伏,有得有失,開心還是傷心,全看你的立場和态度。
第三:我們要時刻理解并認識到正念這個事實。
事物本身已經足夠完美,它們目前的樣子已經十分完美。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充分的接納當下,不因追求完美而将任何東西強加在當下。
第四:生命短暫,你終有一天将要離開這個世界,所以當下最重要。
不用過多懷念過去,你回不到過去。不用過多憧憬未來,因為你無法穿越到未來。你唯一能呆在的地方,是此刻,是現在。如果你在此刻,感受不到此刻的快樂。那麼這此刻又變成了一個痛苦的忍耐,被你留在了人生的相冊當中成為無法挽回的曆史。
第五:當下能做的,就是多練習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當你産生了一個情緒,或者感覺,比如焦慮、生氣、快樂,嫉妒,擔憂、害怕等等。你要做的不是順着情緒發作,而是要照顧這個情緒。細細的體會,這個情緒要告訴你什麼,這個情緒讓你的身體有什麼反應,這個情緒為什麼會出現,你準備回應這個情緒而做的事情,能讓你舒适、幸福嗎?
每次遇到情緒失控時,就這樣自問自答。用二哥的話來說就是,自磨。你必須一遍一遍的打磨自己。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有雲:殺人須就咽喉上着刀,吾人為學,當從心髓入微處用力,自然笃實光輝。
也就是說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就像二哥寫文章一樣,半路出家,業餘選手,盡管如此,我堅持下來了。并且深信,越往後,會越來越好。所以說,有行動重細節遠比空懷理論重要。以終為始,用你的超級确定性,對沖外界的不确定。
生活本來就是由一連串像吃飯、睡覺一樣的小事組成的,做能做的事,把能做到事做到最好,這才是做人最重要的。
香港人常說: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這話細細想來很有道理。人生雖苦,但做人要樂,要能享受珍惜當下時光。人生在世,物欲不必太重,簡單生活不過就是像孔老師的學生顔回那樣:一箪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也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蘇東坡都說了:人間有味是清歡。吃飯睡覺看似細枝末節,卻占了人生大半時光。好好做飯好好吃,好好讀書好好睡,就是好好做人,好好生活。吃飯睡覺就是修身,樂享當下就是養生。這樣多好!
一個人思慮太多,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做人,簡單就好;生活,甯靜就好。你們說呢。
聽二哥的,若經常這樣練習内觀,你的生活會變的很不一樣。
洗洗睡吧,晚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