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管理的十五個模塊 1、優秀的管理團隊。2、科學的戰略決策。3、完善的企業制度。4、合理的薪酬制度。5、有效的激勵機制。6、有效的溝通機制。7、和諧的組織氣氛。8、詳細的工作計劃。9、健全的培訓體制。10、5S管理。11、學習型組織。12、創新型組織。13、風險管理。14、質量管理。15、安全管理。等等。有效管理六原則
一、注重成果管理重在追求或取得成果。檢驗管理的一個原則是:是否達到了目标,是否完成了任務。當然,這個原則并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适用,管理者應該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行得通”的事情上。二、把握整體管理者之所以成為管理者,是因為他們眼觀全局,着眼于整體,把整體發展視為己任。管理者應該理解自己的任務,不應從自己的職位出發,而應着眼于如何運用源于職位的知識、能力和經驗來為整體效力。三、專注要點專注要點的關鍵在于專注少數真正重要的東西。許多管理者熱衷于尋找所謂的“秘方”,其實這是一種冒險行為。倘若真的有什麼“秘方”,那就是專注要點應該是最重要的。要具備專注要點的能力、技巧和紀律性,是效率高的典型表現。四、利用優點利用優點是指利用現有的優點,而不是那些需要重新建立和開發的優點。但現實中,很多管理者總是緻力于與之相反的方面,即開發新的優點,而不是發揮現有的優點。如果這樣,即使管理方法很有技巧,看上去也很科學,但造成的管理失誤卻是無法彌補的。五、相互信任怎樣在自己的部門或組織内部創造和諧、完美的工作氛圍呢?有些管理者一闆一眼地按照教科書上說的來做,但效果卻不是很好。其實,隻要管理者能夠赢得周圍其他人的信任,那麼他所管理的部門或組織的工作氣氛就會是和諧的。六、正面思維正面思維的關鍵在于運用正确的或創造性的方式思考。正面思維的原則能讓管理者把注意力放在機會上。事實上,發現和抓住機會要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但這并不是說管理者可以忽視存在的問題。有效率的管理者能夠清楚地看到問題和困難,并不加以回避,而是先去尋找可能的辦法和機會。
------有效管理五項任務第一項任務:制定目标 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标,是實現目标的一半。作為管理者的任務,就是在工作過程中去找到并制定合理的目标。中層管理者,要為部門以及下屬指定任務。目标關鍵在于它的内容,而不是在于它的形式。設定目标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設定個人的目标。設定個人一年的目标,一個季度的目标,甚至一個月的目标。因為隻有把目标分解到個人,才有希望實現的目标。 如何制定合理的目标: 第一個原則是制定盡量少的目标。目标太多的話,肯定是沒有辦法實現的。制定少數的目标,逼迫你确定那個目标是重要的。 第二個原則制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标,要注意目标的現實性,如果目标跳起來也夠不着的話,那麼大多數人的反應就是“破罐子破摔”!做為上司要通過制定目标來引導和管理團隊。 第三個原則是把目标盡量地量化。如果一個目标不可以量化的話,那麼你就很難實現它。 第四個原則是目标和措施、資源要相匹配。 第五個原則是局面越是困難,就越需要短期目标。當十次、二十次、幾十次實現短期目标的時候,你會發現突然之間,你的大目标實現了。所以局面越是危險,越是困難,我們越需要短期的、具體的、小的目标。 最後一個原則是目标應該有書面的記錄,這樣便于檢查目标是否實現。 第二項任務:組織實施 組織實施就是怎麼去設計自己的組織結構和流程。在這個過程中,管理者需要回答下面三個問題:第一,怎麼設計,才能夠讓組織更好的實現客戶的需求。第二,怎麼設計,才能夠讓員工能夠更好的完成任務。第三,怎麼設計,組織結構能夠讓高層完成任務。要在組織不同的發展階段去尋找适合企業完成任務的組織架構。大的組織架構完成了,那麼怎麼能把事情具體到個人。實際上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所謂的轉換矩陣。一是把要做的事情列出來,二是設計一些有具體的人來負責的崗位,第三件事情是想辦法把要做的事情和這些崗位配合起來。通過這樣一個轉換矩陣,就可以把要完成的任務交給每一個崗位和每一個個人。 第三項任務:做出決策 怎麼把決策做好,需要注意四點。 第一點,一定要弄清楚問題所在。往往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确的問題,所以做出的決策是無效的。 第二點,盡量不要在逼迫的情況下去做出一個決策。在逼迫情況下作出的決策,通常不是好的決策。 第三點,應該知道除了知道的選擇之外,一定還有其他選擇。做決策不外乎在不同的選擇之中找出最有利且風險最小的。如果去嘗試找到一個其他的選擇的話,通常會找到一個更好的決策。第四點,決策本身是重要的,但是實施比決策還重要。最後一點,決策的過程中,很重要的是要知道不同的意見。正确決策的前提是要有不同的意見充分表達出來。 要做一個正确的決策,當然要關注決策的程序。要發現正确的問題,要了解做決策的前提條件,要知道有什麼樣的選擇以及選擇之後的風險和後果,根據風險和後果來作出決策。做完決策之後是實施,實施之後是不停地反饋。根據這個反饋,去調整決策。實際上要想做一個正确的決策,需要有這樣一個完整的決策的流程。 第四項任務:監督和控制 為什麼好多事情落實不下去,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監控的工具和監控的措施。怎麼樣才能有效的監控: 第一點,不要想監控得太多,也就是說隻去監督和控制最重要的環節。如果去監督控制過多的東西,反倒最後會把最應該監督的東西給漏掉。 第二點,從監督的方法上來看,要抽查,而不一定要逐一地檢查。逐一地檢查意味着要花大量的時間,同時也意味着對員工的不信任,而抽查能起到很好的監督的作用。 第三點,監督和控制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目标,而不是為了搜集信息。第四點,監控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未來,是為了讓未來照我們的意願去發展,而不是事後的校正。監控的目的是為了不讓不希望發生的事情發生,也就是說我們要控制未來,而不是事後的校正,這實際上是監控的本質。 管理者做好控制閉環,要完成六個步驟:第一步确定控制的範圍;第二步确定要控制的關鍵元素是什麼;第三步确定控制的标準;第四步搜集數據和信息;第五步要衡量效果,到底我們的标準是達到了沒有;第六步是做修正。在這個周而複始的過程中,重點範圍是成本的控制、業務流程控制和風險的控制。 第五項任務:培育人才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産,管理者就是讓别人幫你完成任務,招聘和培養人才是高級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務。我們可能面臨的選擇,是從外面招聘空降兵好還是自己内部培養好。表面上看招空降兵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找到的人拿來就能夠用。而自己培養的,好象是一個漫長而無效的過程。但從公司的長遠發展來講,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培育人才。可能在某一些特殊的崗位上的某一個特定的時間,你可以有一兩個空降兵這樣的人才招進來。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寄希望于這些人能夠馬上發揮作用。因為他們熟悉公司環境需要大概一年時間,第二年他大概有一些感覺,知道這個事情該怎麼去做了。到第三年的時候,他的作用才真正能夠發揮出來。而我們大部分企業家或者是經理人是等不到第三年的。 了解了一個外部人到内部發揮作用需要時間的話,我們會更傾向于在内部去培養一個人。讓他從一開始到能夠獨立自主去做一件事情也許需要兩年、三年的時間。但是你可以相信這兩三年的時間你培養出來的人,是完全适合你這個公司的環境的。所以内部培養的人才要比外部的人才更好用。如果希望企業長期發展,要盡量培育内部的人才,寶潔的企業原則就是不從外面招經理人。 當然這涉及到一個問題,認為内部人不夠格,必須去找外部的人。實際上一個人的潛能是很大的。西方諺語說:上帝在給一個人任務的時候,通常也會給他一份才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