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若愚
前些天,有報道說,北大校長在一次演講中,把鴻鹄之志讀成了鴻浩之志,于是引發了一場網絡争論,很多人認為作為一個中國頂尖大學的校長,這個成語是不該讀錯的。可是,偏偏就讀錯了,也說明,不是每一個高學曆的中國人都能完全認識漢字這種世界上最難人的文字,如果我沒猜錯,即使是現在,同樣有很多中國人會把鴻鹄之志念成鴻浩之志,隻是他們念錯以後,不會像北大校長念錯那麼引發人們的關注。
其實,在我上高中之前,我都一直把鴻鹄之志念成鴻浩之志,你問我為什麼?因為我從小學到初中的所有老師都是這樣讀,要命的是,在雲南農村,即使給那些老師一本字典,他們也不一定翻得出這個字的準确讀音,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漢語拼音,所以,在我們雲南有句諺語叫“雲南人生得尖,讀字讀半邊”。
記得我小時候得了麻疹,父親帶我去公社衛生院看病,要打針,護士用注射器從玻璃瓶裡抽好藥水,把針頭向着空中輕輕推出去一點藥水,然後告訴父親說,“打電部”,父親便把我的褲子往下褪,便說,打屁股。從那時起,我便知道了原來屁股在醫務人員的術語中稱為“電部”,而且我們老家農村人都這麼說。我一直很困惑,為什麼屁股要稱為電部,而不是其他的。直到我上了高中,我才知道,原來醫務人員是把“臀部”的臀念成了殿了,也就那種念半邊的節奏。
實際上,在我的小學時期,我們常把“顴骨”讀作灌骨,把慚愧讀作漸鬼,把接吻讀作接勿老師從來就沒說我們讀錯,因為他也是這麼讀的,記得我們小學的地理老師一直都把疆域讀作疆或。直到我會翻字典,并聽了收音機裡的播音後,我才知道,我們在初中以前完全是一個盲人騎瞎馬的時代。那又有什麼辦法呢?誰叫我們生活在落後的邊遠山區呢?慶幸的是,通過幾十年的閱曆,現在的我已經不會犯把“鴻浩之志”的低級錯誤了,當然,即使我們很多人都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也并不能證明我們的水平就比北大校長的水平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