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俗家名叫魯達,《水浒傳》第三回,梁山好漢中第五個出場的人物,時任經略府提轄,天孤星,位列天罡星第13位。魯達是作為出家人來寫的,他的綽号和别人不一樣,其他人一般都是自帶綽号,在出場時就要作一個介紹,如宋江、吳用等,有些人未出場,綽号已經做了介紹,如盧俊義,戴宗等。隻有魯智深、武松和其他人不一樣,一開始他們是沒有綽号的,特别是武松,基本上是在他的回目介紹差不多了,才在第三十一回由張青夫妻叫出
武松辭了出門,插起雙袖,搖擺着便行。張青夫妻看了,喝采道:“果然好個行者!”
其實,這還真不好說是綽号,行者在這裡應該是佛教裡面的一種用語或者稱呼。還有我們非常熟悉的《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也叫孫行者,武行者就像張老師、李師傅一樣的稱謂,怎麼能叫做綽号呢?如果真的認為“行者”是武松的綽号,就是說明武松實質不是一個行者,是一個假僧人,應該說當時武松确實是為了逃避官府抓捕而假冒僧人出家的。
魯智深,外号花和尚,為什麼叫花和尚?魯智深在第十七回自己向楊志是這麼說的,
“灑家不是别人,俺是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軍官魯提轄的便是。為因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卻去五台山淨發為僧。人見灑家背上有花繡,都叫俺做花和尚魯智深。”
多少年來對于花和尚的解釋頗多,魯智深自己介紹的是一種,這種解釋有點勉強,《水浒傳》中有花繡的還有其他人,如史進、燕青等,他們也沒有叫做花什麼,如果是因為有花繡,在其做提轄時,就應該有一個綽号;還有人解釋為:和尚頭上戴花的;還有解釋和尚好色的;還有解釋和尚不守清規戒律的等等。為什麼作者把魯智深叫做花和尚呢?讓我們一同走進《水浒傳》,一探其中的奧秘。
其實做一名正式的、循規蹈矩的和尚也不容易,程序和儀軌也很複雜,要求也很高;做一名像魯智深一樣,看上去是花和尚,實際上有慈悲心,最後能悟透人生的更是不易。魯智深雖然因為殺人出家,但從某種意義上講,他是一個正式的、在編的僧人,是經過有地位的人介紹,有名的僧人為其剃度出家的,有法号。我們先看看魯達是如何出家的?魯智深因為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官府追拿得急。恰巧遇到被救的金翠蓮父女,其時包養金翠蓮的趙員外提出,
“離此間三十餘裡有座山,喚做五台山。山上有一個文殊院,原是文殊菩薩道場。寺裡有五七百僧人,為頭智真長老,是我弟兄。我祖上曾舍錢在寺裡,是本寺的施主檀越。我曾許下剃度一僧在寺裡,已買下一道五花度牒在此,隻不曾有個心腹之人了這條願心。如是提轄肯時,一應費用都是趙某備辦。委實肯落發做和尚麼?”魯達尋思:“如今便要去時,那裡投奔人?不如就了這條路罷。”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一直以來五台山都是一座著名的佛教道場,裡面僧人很多,但也不是随便什麼人都可以進去的。但是趙員外與五台山長老關系特殊,可以推薦魯達到五台山出家。同時從對話中可以看出,魯達當時也不是心甘情願出家做和尚的,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其目的和動機都不是純真的,更不是自願行為。所以按照魯達的性格也不可能一開始就對佛教有所了解,更不可能一去就按照佛教的清規戒律辦事。魯達一到五台山就鬧了别人認為的很多笑話,其實這卻是魯達當時心情的真實寫照。作為一個軍官,魯達在當時當地有地位,受人尊敬,也是響當當的人物,袋中也不缺錢财。雖然軍隊也有約束,在生活方面還是接近常人的,無拘無束。出家做和尚,特别是做一個守規矩的和尚,并從一名新和尚開始,對他來講難度還是很大的;再加上他的長相和長期在部隊生活,生性豪爽,大大咧咧,當時的心情也不爽,必然難以融入新的群體,受到排擠,也會對其他僧人産生影響,注定他難以像其他人一樣規規矩矩的修行,
長老邀員外向客席而做,魯達便去下首坐在禅椅上。員外叫魯達附耳低言:“你來這裡出家,如何便對長老坐地?”魯達道:“灑家不省得。”起身立在員外肩下。
這是魯達出家時的第一個笑話,好像很不懂禮貌。其實不然,在魯達當時想,我和趙員外稱兄道弟,趙員外和老和尚是弟兄,既然你都坐下了,我有什麼不可以做,而且我是坐在下手,再想想,我以前還是一個軍官,更不要說,對趙員外的外室還有恩。也可看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寺廟也不能免俗。
再看看當時五台山除智真長老以外的僧人對魯達的反應,
隻見首座與衆僧自去商議道:“這個人不似出家的模樣,一雙眼恰似賊一般。”衆僧道:“知客,你去邀請客人坐地,我們與長老計較。”首座、衆僧禀長老說道:“卻才這個要出家的人,形容醜惡,貌相兇頑,不可剃度他,恐久後累及山門。”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魯達的相貌和性情是不被衆僧人看好的。隻有智真長老力排衆議,堅持收留魯達,智真長老收留魯達,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趙員外的面子是要給的,而且當時趙員外祖上捐獻時名額已經買好了,人家現在來兌現,不收不行。寺廟也要講究關系,也需要十方供養,如果沒有像趙員外這樣的群體供養,寺廟是難以生存下去的。如果沒有這層關系,魯達這樣的人是很難被五台山收留的。現在内部有人反對收留魯智深,智真長老進退兩難,好在智真老和尚很有智慧,方法也多,在衆人的反對聲中,他通過教内的方法說服僧衆,
長老道:“他是趙員外檀越的兄弟,如何别得他的面皮。你等衆人且休疑心,待我看一看。”焚起一炷信香,長老上禅椅盤膝而坐,口誦咒語,入定去了。一炷香過,卻好回來,對衆僧說道:“隻顧剃度他。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雖然時下兇頑,命中駁雜,久後卻得清淨,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記吾言,勿得推阻。”
其實,智真長老所謂的入定去了,雖然寫的很是玄妙,實際上是長老經過一番思考,感覺魯達其人,看似粗魯,實有佛性,有慧根,就是說他有着慈悲心懷。慈悲在佛教中為基本教義之一,也是四無量心的基礎。大乘佛教中,佛、菩薩以追求慈悲及智慧為最高目标。智真長老看到,魯達雖然殺人,但其目的不是為自己,不是為了複仇、鬥狠,而是為了幫助弱小出火炕,具有慈悲的本心
其他僧人也很有一套,看到長老執意要收魯達,聽到了長老的話外之音,感到也不能過分得罪趙員外,隻好給自己找到了下台的梯子,但是骨子裡,很不情願收留魯達,衆人的反對也為把魯達及早從五台山趕走留下了伏筆。魯智深幹什麼事他們都不是從關心的角度,亦或普度衆生或者慈悲的心懷去幫助魯智深,而是看笑話,找茬子。所以老和尚确實和這些僧人不一樣,不是以貌取人,看到魯達的慈悲,看到魯達的佛性,老和尚深知這些僧人雖然在廟裡修行,但是身在廟宇,心在社會,貌似正統,實是塵緣未了;而魯智深卻是身在社會,心中有大衆,看上去是非主流、非典型的修行者,但卻有慈悲,有喜舍,慈悲是佛教的根本,即所謂的有佛性,所以老和尚說:汝等皆不及他。
此地汝等皆不及他,從智真老和尚而言,主要是指五台山的僧人,但從整個《水浒傳》來看,何止五台山,其他僧人表現如何呢?能及魯智深嗎?
我們先看看五台山的僧人,其實《水浒傳》對五台山的僧人描寫不多,一是第四回魯達在五台山出家,二是第九十回魯智深在破遼國後,到五台山參禮本師(智真長老)。按照道理五台山的僧人跟着高僧修行應該道行很深,最起碼高于一般寺廟的僧人,但是在處理魯智深的問題上,讓人也是不敢恭維,一是簡單的說教,二是告狀,三是躲避,四是對打,打不過,再去告狀,總之沒有人和魯智深交心,做朋友,沒有很好的按照佛教教義辦事,
寺内衆僧得魯智深去了,無一個不歡喜。
而等魯智深和宋江破遼得勝再回五台山又是一番景象。
宋江與衆将,隻帶一千人馬,同魯智深來到五台山下。步行上山。轉到山門外,隻聽寺内撞鐘擊鼓,衆僧出來迎接,向前與宋江、魯智深等施了禮。數内有認的魯智深的多,又見齊齊整整百餘個頭領跟着宋江,盡皆驚羨不已。
前後對比差别太大,以前是把魯智深趕了走開心,現在是鐘鼓齊鳴歡迎回家興奮,驚羨不已。這些僧人塵緣未了,靠他們度化别人還真不容易。還有大相國寺的僧人和五台山的僧人區别不大,但在處理魯智深的問題上,技高一籌。魯智深拿着智真長老的信去投奔智清長老,完全沒有感到自己的問題所在,還懵懂的認為到大相國寺可以弄個一官半職玩玩,因為當時智真長老就是這麼和他交代的
我有一個師弟,見在東京大相國寺住持,喚做智清禅師。我與你這封書去投他那裡,讨個職事僧做。
魯智深千辛萬苦到了大相國寺,結果如何呢?
智清長老喚集兩班許多職事僧人,盡到方丈,乃言:“你看我師兄智真禅師好沒分曉!你那裡安他不的,卻推來與我。待要不收留他,師兄如此萬千囑付,不可推故。待要着他在這裡,倘或亂了清規,如何使得。”知客道:“便是弟子們看那僧人,全不似出家人模樣。本寺如何安着得他?”都寺便道:“弟子尋思起來,隻有酸棗門外退居廨宇後那片菜園,何不教智深去那裡住持,倒敢管的下。”
智深便道:“本師真長老着小僧投大刹讨個職事僧做,卻不教俺做個都寺、監寺,如何教灑家去管菜園?”
至此魯智深全然不知,還想弄個職事僧做做,也就是在廟裡弄個領導幹幹。大相國寺的首座業務知識娴熟,也會忽悠,把寺廟裡面晉升的程序一講,居然把魯智深說通了,
智深道:“既然如此,也有出身時,灑家明日便去。”
我估計魯智深想,這個首座說得有道理,我在軍中不也是如此嗎?廟裡也是社會呀,沒有一點功績怎能晉升。此時魯智深很愉快的接受了,還迫不及待的表示第二天就去,估計是想幹出點成績,以便早日晉升。這樣大相國寺和尚心上的一塊石頭落地了,智清長老既對師兄有了交代,又對寺廟裡面的和尚有了說法,還幫助廟裡解決了多年的難題,真是一舉多得。
不光五台山、大相國寺,其他地方的僧人皆不及魯智深。書中介紹的其他僧人特别是那些有姓氏的和無名無姓的僧人也不及魯智深。
我們知道佛教大約是在東晉時期傳入中國,後來逐漸本土化。起初和尚并沒有改姓,更沒有實現姓氏的統一,後來所有和尚都姓“釋”,是因為“道安禅師”。釋道安發現很多出家人都不姓釋,而是在用自己本來的姓氏,便提出讓所有出家人改姓,但一開始這種說法并不被大家所信服,自然也就不贊同他。後來他拿出一本叫《增一阿含經》的經書,裡面說在印度,四個姓氏出家後都要姓釋,說服了那些出家人。這就是和尚為什麼都要改姓,和尚一旦出家便都要改姓為“釋”,是因為佛教的佛祖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一開始漢傳佛教僧人姓“釋迦”,後來姓“釋”,這也是佛教中國化的一種體現,一種簡化。現在的僧人在法名前加上“釋”字,通常運用起來也不加“釋”字,而是直呼其名。再加上和尚講究的是遁入空門,放下一切七情六欲,自然也包括姓氏,所以要改姓釋。釋姓是一般為華人地區出家人統一使用之姓氏。《百家姓》當中未收錄。
讀者可能也注意到了,在《水浒傳》中有的僧人有姓,有的僧人沒有姓,沒有姓的基本上是作者認為的“得道高僧”,如智真、智清、大惠、大圓等,除此之外,有名的和尚,作者基本上都保留了他們的姓氏,為什麼呢?僧人用不用姓氏,在《水浒傳》還是有一定的講究,那些修行不夠的僧人基本上都保留了俗家的姓,如崔道成、鄧龍、裴如海等等。我們再看看《水浒傳》中其他有名有姓的僧人也不能和魯智深比,如報恩寺中的裴如海,雖在廟修行,卻心不在佛,動了很多歪腦子,想方設法和潘巧雲勾搭成奸,犯了色戒,最後送了卿卿性命;報恩寺中其他的和尚到人家做經忏佛事,看到事主家婦女漂亮,連正常的功課都不能好好做,胡道人為了一己利益,居然為裴如海勾搭潘巧雲站崗放哨,助纣為虐;再看看瓦罐寺的崔道成霸占婦女,喝酒吃肉,毀壞寺廟,趕殺僧人,無惡不作,犯了殺戒、色戒、酒戒;還有鄧龍,曹正介紹說,
離不遠卻是青州地面,有座山喚做二龍山,山上有座寺,喚做寶珠寺。如今寺裡住持還了俗,養了頭發,餘者和尚,都随順了。說道他聚集的四五百人,打家劫舍。為頭那人,喚做金眼虎鄧龍。
還有瓦罐寺中的老和尚,修行了多年,遇到生死,也會犯戒說謊,忘記了佛祖看到一隻餓虎帶着幾隻小虎,毫不猶豫舍身飼虎的榜樣,
老和尚道:“我們三日不曾有飯落肚,那裡讨飯與你吃。”智深正問間,猛聞得一陣香來。智深揭起看時,煮着一鍋栗米粥。智深罵道:“你這幾個老和尚沒道理!隻說三日沒飯吃,如今見煮一鍋粥。出家人何故說謊?”智深卻把手來捧那粥吃,才吃幾口,那老和尚道:“我等端的三日沒飯吃。卻才去村裡抄化得這些粟米,胡亂熬些粥吃,你又吃我們的。”智深吃五七口,聽得了這話,便撇了不吃。
這一段,看似啰嗦,實是鮮明的對比,這些老和尚,修行多年,遇到生死,也不顧教規說起謊來;再看看魯智深,看似毫不講理,但聽老和尚說了他們真的三日沒有的吃,便信了他們的話,撇了不吃,甯願餓着肚皮去鬥惡僧,細細研讀,看出魯智深的本性。也可看出魯智深逐步适應出家人的生活,既不叫老和尚為秃驢了,也知道出家人不能說謊了。
從上可以看出,施老先生着重說明出家人不是一出家就了事,出家就是一種形式,還要聽其言,觀其行,不僅人要出家,還要心也出家。魯智深和他們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要了解魯智深為什麼是花和尚,為什麼又智深,就要了解宋朝的佛教狀況和施耐庵生活年代的背景。宋朝由于宋太祖趙匡胤對佛教采取扶植、利用的态度,總體來講佛教在宋朝得到了一定發展,佛教從唐朝以前的貴族式的經院佛學開始深入社會生活,自上而下地走向民間,出現了佛教的世俗化、平民化的趨勢。佛教的教義、修行方式也更趨于簡易和平民化,宋代佛教大體上可分為兩大主要派别,即律宗和禅宗。所謂『東西分祖,南北異宗,以攝戒名律,以見理名禅』。禅宗素以“不立文字,教外别傳”而著稱,禅宗高舉不立文字的真意是說,法門的真髓不能以言語文字來表明,但可以用文顯理,即所謂“籍教悟宗”。初期的禅宗,講究的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它的方法就是“體悟”,“參究”不需要喋喋不休的議論,更不需要連篇累牍的著述。所謂“道由心悟,豈在坐也”。它着重于參悟,而不在坐。施耐庵出生和生活在元末明初,離南宋時間不長,居住在長江南北,而南方信奉禅宗的人更多一些,南宋還出現了有名的濟公和尚等。這樣就能理解《水浒傳》中為什麼會有魯智深的和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