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3日電(郎朗)你是否還記得希望工程宣傳畫上那個标題為“我要上學”的大眼睛照片,是否還記得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裡那個執着尋找學生的魏敏芝?
控辍保學,讓每個孩子都接受義務教育,事關千家萬戶,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23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透露,目前,全國辍學學生由去年大約60萬人降至2000餘人,導緻學生辍學的原因集中在五個方面。
資料圖:四川省涼山州,小學校迎來新學期開學第一課。張浪 攝(圖文無關)
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99%以上
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介紹,2019年,我國小學的淨入學率達到99.94%,還沒有做到100%,很多學生因為身體原因或者方方面面的原因,确實回不來。初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了102.6%,因為是毛入學率,做得好的話會超過100%。
全國義務教育辍學學生降至2419人
鄭富芝表示,截止到今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辍學的學生由去年大約60萬人,已經降到2419人。
“大家覺得還沒有到個位數,一定是到個位數的,因為我們專門有60萬辍學學生的台賬,每一個孩子都有一條記錄,實行銷号制度,勸回來就銷号。”鄭富芝說。
“基本上解決了因貧辍學的問題”
鄭富芝介紹,義務教育基本實現了資助全覆蓋,“兩免一補”有效順利實施,兩免是對所有的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一補是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生活補助,特别是為住校的學生提供生活補助。
另外,實行營養改善計劃,每年大約有4000萬農村孩子享受營養餐的補助,這個計劃已經覆蓋到所有的國貧縣。
“到目前為止,基本上解決了因貧辍學的問題,就是上學不用花錢了,在學校住宿還要補助生活費。”鄭富芝說。
資料圖:小學二年級學生正通過“雲視訊”同步課堂上課。龔雯 攝(圖文無關)
孩子辍學,“家庭經濟困難并不是最主要原因”
鄭富芝介紹,學生辍學的原因有很多,目前來看大緻有以下情況:
第一類是辍學後外出打工;
第二類是有很多女學生早婚早育;
第三類是信教入寺;
第四類是因為學習困難而厭學,在家裡待着。
最後一類情況是身體原因,主要是殘疾孩子,不大方便去學校。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這五方面是目前造成辍學的主要原因,“通過一年多來我們推動控辍保學工作以及各地勸返的情況來看,家庭經濟困難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資料圖:四川省涼山州,初二學生正在配置了塑膠跑道的操場列隊軍訓。 陳選斌 攝(圖文無關)
一個都不能少!
教育部要求做好五類人群控辍保學工作
呂玉剛表示,今年6月份,教育部會同中央10個部門,研究出台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控辍保學工作、建立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的文件,從三個方面來鞏固控辍保學的成果。
突出抓好“三區三州”、52個未摘帽貧困縣鞏固提高工作,要持續加大政策、資金、項目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提高這些地區對義務教育的保障水平和教育質量,使學生們真正能夠進得來、學得好、留得住。
——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學校要建立精準分析學情的制度,要建立學習困難學生的幫扶制度,使他們能夠學得好、跟得上。
——對外出打工的學生,要建立相關部門的跨區域的、聯動的勸返機制。
——對早婚早育的,要宣傳婚姻法,要依法來治理未成年人的非法的婚姻,加大治理力度。
——對信教入寺的,要嚴格依法禁止利用宗教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實施。
——對于殘疾的兒童,就要通過多種途徑,根據殘疾的程度,通過随班就讀,特殊教育安置以及送教上門多種途徑,解決孩子教育的問題,要因人施策,解決有保障的問題。
此外,教育部還要求按照國家規定和有關标準,把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納入社會救助和教育資助的保障範圍,并持續加大對貧困地區的保障水平,傾斜支持力度,運用法律手段來解決控辍保學勸返工作中的一些難點問題。(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