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葉聖陶工作的學校

葉聖陶工作的學校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7 21:24:27

葉聖陶工作的學校(葉聖陶教師下水)1

随看随想

本文原載于1961年7月22日《文彙報》第二版。今年高考剛剛結束,有關教師下水作文的争論硝煙又起。時論者或褒或貶,但大都沒有厘清“下水作文”這個概念真正的意思。如今的語文教師大多把“下水作文”誤解為教師要和學生一樣去進行考場作文的寫作。但我們去看看葉老的原文,可以看出,葉老提倡的是教師要保持寫作的實踐,懂得其中的甘苦,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作文。他的用意不是讓教師去屈就應試作文,扭捏作态,但遺憾的是,今天的許多語文老師,似乎朝着這條誤解之路狂飙絕塵而去。(楊赢)

在成都聽一位中學老師談,他學校的領導向語文老師提出“教師下水”的要求,很有意思。“下水”是從遊泳方面借過來的。教遊泳當然要講一些遊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水去遊幾陣給學的人看,對學的人好處更多。語文老師教學生作文,要是老師自己經常動動筆,或者作跟學生相同的題目,或者另外寫些什麼,就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加快學生的進步。經常動動筆,用比喻的說法說,就是“下水”。

這無非希望老師深知作文的甘苦,無論取材布局,遣詞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練,具有敏感,幾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這樣的時候,随時給學生引導一下,指點幾句,全是最有益的啟發,最切用的經驗。學生隻要用心領會,努力實踐,作一回文就有一回進步。

老師出身于學生。當學生的時候,誰不曾練習作文?當了老師之後,或者工作上需要,或者個人有興趣,經常動動筆的也有。但是多數老師就隻教學生作文,而自己不作文了。隻教而不作,能派用場的不就是學生時代得來的一點兒甘苦嗎?老話說,三日不彈,手生荊棘。這點兒甘苦永久保得住嗎?固然,講語法修辭的書,講篇章結構的書,都可以拿來參考,幫助教學。但是真要對學生練習作文起作用,給學生切合實際的引導和指點,還在乎老師消化那些書而不是轉述那些書,還在乎老師在作文的實踐中深知作文的甘苦。因此,經常動動筆是大有好處的,“教師下水”确然是個切要的要求。

試拿改文做例子來說。給學生改文,最有效的辦法是當面改。當面改可以提起筆來就改,也可以跟學生共同念文稿,遇到需要改的地方就頓住,向學生提出些問題,如“這兒怎麼樣”“這兒說清楚了沒有”之類,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兩種辦法比較起來,後一種對學生更有好處。學生經這麼一點醒,本來忽略了的地方他注意了,他動腦筋了。動過腦筋之後,可能的情形有二。一是他悟出來了,原稿寫得不對,說該怎麼樣才對。這多好啊,這個不對那個對由他自己悟出,印象當然最深刻。二是他動過腦筋還是不明白,不知道老師為什麼要在這兒向他提問題。這時候他感到異常困惑,在這異常困惑的時候聽老師的改正,也将會終身忘不了。前面說,讓學生自己去考慮的辦法對學生更有好處,理由就在此。現在要說的是老師要念下去就有數,哪兒該給學生點醒,哪兒該提怎麼樣的問題給學生點醒最為有效,這并不是輕易辦得了的。要不是對作文非常熟練,具有敏感,勢将無能為力。怎麼達到非常熟練,具有敏感的境界呢?唯有經常動筆,勤寫多作而已。

當面改不是經常可行的辦法。一般是把全班的文稿改好,按期給學生評講指導。隻要評講得當,指導切要,而且能使學生真正領會,深印腦筋,當然也是有效的辦法。既然如此,就不能說某一段不怎麼好,所以要改;某一句不大通順,所以要改。必須扣得很準,辨得很明,某一段為什麼不好,所以要改,某一段為什麼不通順,所以要改,評講才有可靠的資料,指導才有确切的依據。而要處處能扣準,處處能辨明,哪怕一個“的”一個“了”,增删全有交代,哪怕一個逗号一個問号,改動全有理由,非對作文非常熟練,具有敏感不可。怎麼達到非常熟練,具有敏感的境界呢?唯有經常動筆,勤寫多作而已。

作文教學的事不限于改文。凡是有關作文的事,老師實踐越多,經驗越豐富,給學生的幫助就越大。教學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自然要仔細研究,看準本班學生的實際,乃至某一個學生的實際,挑選适當的來用。但是老師的實踐中得來的經驗是根本。根本深固,再加上适當的教學的方式方法,成績就斐然可觀了。

新華通訊社曾經發動一個練筆運動,要求社中人員認真地經常地練習作文。當時我非常贊成這個運動。通訊社擔任的是宣傳報道工作,而直接跟讀者見面的,沒有别的,唯有寫出來的文章。要是文章差點兒,問題不在乎文章不好,而在乎做不好宣傳報道的工作。因此,練筆是非常必要的。現在說到語文老師。語文老師擔任的工作,有一項是教學生作文,而教好作文,根本在乎老師深知作文的甘苦。那麼,練筆不是也非常必要嗎?語文老師練筆,通訊社人員練筆,目的并無不同,都是為做好所擔任的工作。我非常贊成“教師下水”,樂于寫這篇短文來宣傳,就是為此。

還可以推廣開來說幾句。語文老師擔任的工作,再有一項是講讀教學。講讀教學就是教學生讀書。跟教作文一樣,唯有老師善于讀書,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讀書。隻教學生讀書,而自己少讀書或者不讀書,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讀書方面,也得要求“教師下水”。

(選自《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

《中國教師報》2019年06月19日第9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