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高血壓學會第31屆“高血壓與心血管保護”科學會議發布數據,過去30年間,全球30~79歲高血壓患者人數從6.5億增至12.8億。
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監測管理,在家自測血壓就是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不少人覺得,自測血壓并不準确,且左右臂數值不同,到底該以左側還是右側為準?
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生命時報》邀請專家解讀左右手的血壓差異,教你測血壓的科學方式。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 劉健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 徐浩
深圳大學總醫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醫師 董逢泉
人體四肢血壓有個規律正常情況下,人體四肢的血壓有一定規律。
右側上臂比左側上臂血壓高5~10毫米汞柱,左右下肢血壓基本一緻,下肢收縮壓比上肢高20~40毫米汞柱。
但如果上肢或下肢某根血管發生堵塞,上述差值很可能出現異常。
右臂vs左臂,測哪個更準?
理論上來說,距離源頭較近的一側壓力更大,就像距離水源最近的水龍頭内總是壓力最大、出水最快。
人體的右手肱動脈來自頭臂幹分支,左手肱動脈來自左鎖骨下動脈,按“水龍頭出水”理論,右臂測量血壓一定高于左臂。
因此,權威的《診斷學》給出的标準推薦是測右手手臂血壓。
但也有醫生對數百名患者的左右上臂血壓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大多數人的左上臂舒張壓要稍高于右上臂。從解剖學上看,血液從心髒到右肱動脈的距離,比到左肱動脈要遠一點,這樣看,右上臂血壓比左上臂低,似乎也合理。
根據最新《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首診時應測量左右兩上臂血壓,以血壓讀數較高的一側作為測量的上臂。
6類人要測四肢血壓平時都隻測一側胳膊的血壓,為什麼有時去醫院會測四肢?其實,四肢血壓測量是臨床上重要的檢查手段。
通過四肢血壓同步測量,可計算獲得兩臂間血壓差、兩踝間血壓差和踝臂指數等,這些參數有助醫生進行臨床診斷和預測心血管病風險。
哪些人需要測四肢血壓?《成人四肢血壓測量的中國專家共識》給出重點推薦人群:
1.臂間血壓差增大者,若雙上肢收縮壓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應測量四肢血壓,以便全面了解全身血管病變情況。
2.青少年高血壓患者,可通過四肢血壓測量排除先天性心髒病。
3.急性胸痛患者,主要為了進行急性主動脈夾層鑒别診斷。
4.出現間歇性跛行或肢體無力、怕冷,以及糖尿病患者,四肢血壓測量有助确診下肢動脈疾病。
5.血壓升高程度與靶器官損害不相稱,以及難治性高血壓患者,有助查找具體病因。
6.疑似大動脈炎或既往患過大動脈炎的患者,可能出現四肢血壓差異。
由于四肢血壓差異與心血管病風險相關,因此四肢血壓測量也可作為心血管病高危患者的一種篩查措施。
一天中什麼時候測血壓更準?白天血壓有兩個高峰:上午6~10點及下午16~20點,在這兩個時間段内測量血壓,可了解一天中血壓的最高值。
服降壓藥後2~6小時内測血壓,可反映藥物的最大降壓效果。
要提醒的是,高血壓患者最好選擇每天固定時間測量。血壓升高時間的節律性不盡相同,患者要經常自測,以便了解血壓變化的規律。
出現不适如頭痛、頭暈時,要及時自測;開始服藥或更換降壓藥時,尤其要規律家庭血壓監測。
初診高血壓患者或血壓不穩定者
建議每天早晨和晚上測量血壓。測量血壓時,應至少測2次,間隔1~2分鐘。
如果差别≤5毫米汞柱,則取兩次測量的平均值;
如果差别>5毫米汞柱,應再次測量,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
建議連續測量家庭血壓7天,取後6天血壓平均值。
血壓控制平穩且達标者
可每周自測1~2天血壓,早晚各1次。每次測量後應詳細記錄日期、時間以及所有血壓讀數,而不是隻記錄平均值。
測血壓有個标準“姿勢”正常血壓應為收縮壓<12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若靜息情況下,連續3次不同時間測得的血壓值,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診斷為高血壓。
如何保持測量結果的穩定性?歐洲高血壓學會(ESH)發布的《2021 ESH診室和診室外血壓測量的實踐指南》提供了基本建議。
測血壓前忌煙酒
測血壓前30分鐘避免喝咖啡、喝酒及吸煙,坐靠背椅休息3~5分鐘,測壓時最好不要說話或交談。
調整袖帶松緊、大小
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帶,袖帶氣囊中部放置于上臂肱動脈的上方,袖帶邊緣不要卷起,袖帶的下緣在肘窩上方2~3厘米。
袖帶要注意松緊适度,一般認為能塞進1~2個指頭時較合适。
這個姿勢測血壓更準
測量時,上臂袖帶中間要與心髒處于同一水平線,最好将手臂伸直放在桌上,保持舒适姿勢。
第一次應測量左右上臂血壓,當左右上臂血壓不一緻時,采用數值較高側手臂測量的血壓值。
如果血壓不穩定或處于降壓藥物調整期,血壓波動大者可增加血壓監測次數,血壓較高時應重複測量數次後及時就醫,不可自行調整降壓藥物種類和劑量。
精神高度焦慮的患者,不建議頻繁自測血壓。▲
本期編輯:徐夢蓮
來源:《生命時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