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桂林山水很漂亮,但誰第一個發現桂林山水美的呢?
一個漂亮的地方,總是先有慧眼獨具的人。比如四川的九寨溝,以前是很封閉的,到了1966年,外人進入,但是去砍伐森林的,差點毀了這個地方,到了1975年,農牧漁業部去考察。林業專家吳仲倫就說,這裡太漂亮了,是世界少有的優美景區,最後回去彙報,進行保護,不讓砍伐,才将這個景區保護了下來。
另外,最近九寨溝地震,大家擔心景區的景觀受影響。
其實沒必要,因為九寨溝的海子之所以漂亮,就是地震形成的。把山裡的礦物質震到海子裡。形成五顔六色的圖案。所以,暫時來看,有點亂了,但大自然有它自己治愈的方法。我們隻要把災區的人救治好就行了。
還有香格裡拉,是一個外國人發現的。一本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全世界聞名。
海南的天涯海角,是郭沫若提字後,才正式名聞中國的。
那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誰發現的呢?
這個曆史就悠久了,對于桂林山水的發展,有一句話叫“桂林山水甲天下,發明而稱道之,則唐宋諸人之力也。”
就是說這裡的山水好,天下聞名,是唐宋人的努力。
是哪些人呢?
其實最早的詩人遠在唐之前,在南北朝時候,有個叫顔延之的詩人,好遊山玩水,跟山水詩的開山祖師爺謝靈運,并稱顔射,這個名字有點污。顔延之因為得罪權貴,貶到桂林當太守,也就是桂林市的市長這一級吧。他一看,這山漂亮,寫了一個詩叫: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
這是寫桂林獨秀峰的。
到了唐朝,大量的官員被貶到南方,寫桂林的就更多了,比如杜甫有一首詩叫《寄楊五桂州譚》,裡面有一句: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
就是南方都熱死人,隻有桂林是宜居的。
有意思的是,杜甫沒到桂林,那他為什麼說宜人獨桂林呢?
這是因為此詩是寫給他的朋友楊譚的,楊譚在桂州當刺史,這算是安慰他的,就是别想着南方苦,至少你的桂林還是很舒服的嘛。
此外,還有韓愈,寫了一首《送桂州嚴大夫 》,裡面有一句: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
裡面就提到了桂林的山如碧玉,江作青羅帶。
韓愈也沒去過桂林,他這首詩是送給去桂林當官的友人嚴谟。
友人貶到南方,那都是苦情詩,唯有去桂林的,那就高興了,去了那個地方: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遠勝登仙去,飛鸾不假骖。
到桂林當官,雖是貶放,但如同登仙一樣。
所以,桂林在唐朝時,就已經是名聞天下,大家都知道,南方别的地方苦,但桂林是個好地方,你小子貶到那裡,是中獎了。
有沒有到過桂林的呢?有,柳宗元就來過,柳宗元在桂林當過太守,他就寫下了“今是亭之勝甲于天下。”
第一次,把桂林的山水放到甲天下的位置。
他一說,大家都開始用甲天下,天下第一來形容桂林了。
南宋詩人範成大就說:桂山之奇,宜為天下第一。
桂林坐穩了中國山水天下第一的寶座。
那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是誰說的呢?
這個争論很多,因為第一這個概念很多人都提了,比如李師中說”桂林天下之勝,處茲山水”,張詢說“桂林山水冠衡湘”,鄧公街說“桂林岩洞冠天下”,曾幾說“江山清絕勝中原”,張孝祥說“桂林山水之勝甲東南”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桂林的靖江王府,獨秀峰上,發現了一塊 摩崖詩刻,上面寫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
這是南宋詩人王正功的詩作,當時,他是廣南西路提點刑獄權知府事,是桂林的地方官。那一年桂林學子考科舉,他作為地方官,宴請桂林學子,就寫了一首詩,裡面就說到桂林山水甲天下。
這是最早的完整的表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詩句。
宴會結束後,就把這詩刻在了獨秀鋒崖石上。
但很快王正功得罪權貴,被罷官。人紅的時候,到處有字,人不紅,那字就是禍害,所以這個石刻就被泥糊了起來。但那句詩卻被學子傳誦着,而石刻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被發現。王正功坐穩了甲天下發明人的寶座。
後面,桂林是中國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桂林山水甲天下,就不僅是中國人共識,而是世界共識了。桂林也因此成為在國外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