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普通家庭到底要不要雞娃

普通家庭到底要不要雞娃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8 04:22:34

普通家庭到底要不要雞娃?成年後的雞娃 别人如何看待他?,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普通家庭到底要不要雞娃?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普通家庭到底要不要雞娃(别人如何看待他)1

普通家庭到底要不要雞娃

成年後的雞娃 别人如何看待他?

雞娃身上有着共性和新特點 在家庭、高校、職場中産生共振

青春派面孔

十幾年教培的印記,潛移默化影響着成年的一代雞娃們,草蛇灰線,伏脈千裡。

這種影響雖然在當下很難被簡單定義,但雞娃們身上的一些共性和新特點,卻已經漸漸浮現出來,在家庭、高校、職場中産生共振。

我們嘗試從多個側面,了解成年雞娃與社會的“嶄新互動”。

家庭·父母說

為了彌補自我遺憾 也曾後悔雞娃

在跟自己和解之前,朱迪(化名)先跟父母和解了。她承認,上學的那段時間裡,她跟父母的關系并不好,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被雞”造成的。

從幼兒園開始被要求學外語,其實就有父母的主觀意識在裡面。朱迪的父親外語不好,他認為這影響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所以不希望女兒也在外語上摔跟頭。

而母親的意識更是貫穿了朱迪的學習生涯。朱迪說,她長大後感受到,家族長輩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而母親為了打破這樣的觀念,立志要把朱迪培養成讓全家人羨慕的孩子,以此來證明“誰說女子不如男”。所以母親做了很長時間的全職媽媽,全心貫注在朱迪的身上。

朱迪的父母本來都有機會上高中,也有能力考大學,但因為當時的社會及家庭環境而選擇了中專,這讓他們産生了遺憾,而讓孩子上大學是彌補這種遺憾最好的方式。

經曆了初中“數理化”的折磨後,母親也感受到了女兒的不開心,從朱迪上高中開始,母親已經有意識地在幫她減壓。尤其是朱迪患上嚴重的抑郁症後,母親甚至有了悔意。

前不久,朱迪跟母親談論起要繼續讀博的事,母親特意說:别給自己太大壓力,實在考不上就找個工作。

“都說原生家庭會影響孩子一生,後來我讀了很多書,回想我自己的經曆,确實如此。”朱迪說,起初她跟父母關系不好,但想通了以後,她開始理解父母為自己做的一切,“我能跟他們和解,但我已經改變不了我自己了,十幾年的讀書生涯,我的性格塑造已完成,要我自己調整,隻能慢慢來。”

有時候,朱迪也會想如果自己成為母親,會怎麼樣。她覺得自己一定不會逼迫孩子,讓孩子怎麼快樂怎麼來。但轉念一想,如果真那樣做,是不是也跟父母一樣,隻是為了彌補自己的遺憾?

孩子自己要求“報班” 有時候我也很擔心

在李莉(化名)眼中,女兒就是典型的“雞娃”,隻不過作為父母的他們從來沒有“雞”過女兒,而是女兒“雞自己”。

李莉說,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她和丈夫除了在品行上對孩子有一定的要求外,在學業上并沒有過多地幹涉過。

李莉回憶,她唯一的一次為女兒的學習費心,還是在女兒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當時女兒的數學成績不太好,李莉拿出女兒的數學書親自為她補了兩周的課。

從那以後女兒似乎開竅了,不僅成績有了提高,而且對于學習的興趣也産生了。

後來,李莉也給女兒報過化學和數學的補習班,但那都是女兒自己要求的。盡管從分數來看已經令人豔羨,但女兒覺得自己在化學和數學兩個科目上還能有所提高,争取拿到滿分。

女兒有這種想法,李莉當然支持,她不用過多費心,女兒的成績就很好,而且還自我要求更好。隻是有時候李莉反而有點擔心,女兒這麼“卷”,會不會壓力過大。

李莉說,女兒上高中的時候,在北京市的重點中學,周圍的同學都非常刻苦,晚上十一二點鐘睡覺,早上四五點鐘起來學習,她一度擔心在這種“卷”的環境下,女兒會壓抑甚至抑郁。

李莉時常給女兒開導,也會幫助女兒卸下心理包袱,比如考試後帶女兒去旅遊,享受假期。“女兒自己要學,我們當然不能拖後腿,但我确實有時候會擔心她,好在考試後成績都不錯,她的壓力也就釋放出來了。”

李莉說,女兒這樣的心态,可能跟小時候的生活環境有關。一方面,女兒的爺爺奶奶和父親都是清華的高材生,全家都是“學霸”,也因此身邊接觸的朋友也都是成績比較好、學習主動性比較強的孩子。這讓女兒從小就養成了自我學習的意識。

另一方面,小學以前女兒是在美國上的幼兒園,女兒也因此有較強的自我意識。

此外,整個家庭相對開放式的氛圍,對李莉女兒也有很大的益處。

李莉說,她和女兒之間的溝通一直很好,她們有共同的語言,會談論共同喜愛的電視劇,讨論共同的社會話題。如果女兒在學習上有什麼困難也會表達出來,并且自己尋找解決辦法,而作為母親的李莉隻需要給與支持。

李莉說,她身邊也有“雞娃”的朋友,但她覺得,無論怎麼“雞”,也不太可能把在學業上比較平庸的孩子“雞”成天才,每個孩子還是有不一樣的教育方式。“比如我的小兒子,跟他姐姐就完全不一樣。他比姐姐更聰明,但卻更懶惰,我們管得就多一點。”

起初,對女兒的這種“放養”式的心态也讓李莉陷入過糾結中,擔心女兒比不過那些“雞娃”,但後來看女兒成績不錯,而且還自己主動補習,她也就不再擔憂了。

現在,李莉女兒已經在UCLA上大學,每次視頻,她都能感受到女兒很開心。

高校·輔導員說

雞娃父母會像買房子一樣填報志願

新洲(化名)是95後,從北京大學本科畢業之後,新洲決定到一所高校當輔導員。他半開玩笑地說,“卷不動了,就當鹹魚吧。”

近距離和00後05後的學生們接觸,他看到更年輕一代的内卷和“被雞娃”的真實現狀。他感歎,“現在的孩子比我當年慘多了。”

“00後的父母大概是70後,雖然他們沒有經曆過教培,但他們所受的教育經驗告訴他們‘投入就能考出來’,他們是這樣獲得成功的,所以願意沿用這樣的經驗。”新洲說。

不隻是分數上,素質提升亦是如此。新洲表示,“現在父母對孩子一技之長的培養也同樣功利。”

新洲就職的學院,在學校裡排名很靠前,這讓他接觸到更多成績優異的學生,也讓新洲意識到,很多學生被好成績推着,一路成為好學生,但并不知道人生的方向怎麼選。

這在報志願的當口,更加明顯。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的分數不能浪費。”新洲說,他看到太多這樣的例子:一個學生想學物理或地理,高考700分遠高于理想志願的分數線,這時家長會取分數最高的專業報志願——就像用1000萬元的預算買房子,在所有選項中不選最合适的,而是要選升值最快的那套。

面對這樣的情況,新洲會适當地給學生做做工作。“大概是因為每一分都付出得太多了。如果按教培鼎盛時期的課費去想,每一分都很貴。”

教培·從業者說

别讓孩子陷入“雞娃軍備競賽”

小郭老師生于1994年,已然在教育一線戰鬥了10年。而他的“課外班人生”長達20年之久。

親曆了教培最瘋狂擴張與落幕。如今他在一所公立學校當老師。角色切換,讓他透過教培反思教育本身——我們應該抱持何種态度教育下一代?

他見識到很多父母,焦慮又瘋狂,“學生家長焦慮地談孩子的學習,60秒的微信語音,一條一條能講3頁。”

2017年,教培全面進入網課階段。暑假的直播間裡,小郭一天連着上10節課,身體狀況明顯下滑,換來了一個月幾萬塊的收入。

談到“雞娃成年”面臨的種種困惑,小郭老師的反思更多在孩子們的上一代——父母身上。

“我們看到很多不雞娃的家長,自己把人生的遺憾都彌補了,自洽了,就不會看着别人雞娃而焦慮,也不會讓孩子陷入雞娃軍備競賽。”

職場·高層說

雞娃成年的孩子學習能力強

但離職率同樣高

畢業季,随着第一批00後進入職場,職場中出現了與教培相伴成長的一代。“被雞娃”的教育經曆,會影響到這一批職場新人嗎?又會給職場帶來怎樣的變化?帶着這些問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了新東方前途出國助理副總裁明磊。在明磊看來,學習能力強、職場小白離職率高是這屆年輕人的正反兩面。而家長的影響成為離職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職場新現象。

年輕人會先向權威經驗學習

不希望工作成果被浪費

北青報:00後的一代初入職場,你覺得“被雞”的成長經曆,會影響他們的職場表現嗎?

明磊:會有的。我們現在接觸的職場新人,以研究生畢業的98年99年(以下簡稱9899)居多。好的方面是,他們的學習能力真的很強。他們會在工作中找一套權威的理論支撐自己的工作。

舉個例子,我們負責的業務是出國留學服務,不久前,我們計劃設計一套打分标準評估學生的素質教育軟實力。當時我們找到9899兩位新同事做一個草稿,因為是起草,團隊的要求是“從無到有,快點就行”。兩個年輕人,找到哈佛大學、清華大學的“全球勝任力”培訓系統,搜集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知識體系,給我們做彙報——不過,比預計的時間晚了不少。

但這件事給我很大觸動。7080後看問題做事情更注重上手,有時候拍腦門就幹了,甚至也不太在乎浪費。但年輕人會先向權威經驗學習,也會想到,如果别人質疑我們,應該怎樣找到更多理論支持,他們不希望工作成果被浪費。

“家長意見”

在離職原因中占很大比例

北青報:有沒有人因為“被雞娃長大”,帶來較為薄弱的職場表現?

明磊:9899新人“職場小白離職率”比之前高。我們發現,有年輕人在單位遇到小的挫折、不如意,回家和家長訴苦。

以前80後90後的家長一定會勸孩子忍一忍,現在有的家長會直接說,要不咱不幹了,不受這份委屈——過兩天這個新同事真離職了。

這一屆職場新人身上,能看到家長的安排産生深刻而持久的影響。我們有很多海歸同事,上高中被安排參加海外考試、被安排上國外大學,回國後,家長安排落戶、安排工作、安排買房……包括剛才說的,上班不高興就不幹了,我們HR反饋說,“家長的意見”在離職原因中占很大比例。

更關注素質提升

是大勢所趨

北青報:作為管理者,你會給這些年輕人什麼職場建議?

明磊:終身學習、全球視野和獨立人格,獨立人格是人成長中很重要部分。

北青報:當“被雞娃的一代”進入職場,管理者應如何調整管理思路?

明磊:其實 90後95後00後每一屆年輕人都給管理者提出新要求,反向要求我們不斷調整自己。

做管理,以前隻考驗專業能力和管理水平,現在00後衡量領導的重要指标是人格魅力。他們關注的問題也很具體,新一輩職場人對領導講的職業發展大格局都視為畫大餅,他們更關注這個月加班之後,下個月能不能得到回報,或者下個月能不能相對輕松。

這還有一個長情的問題,例如8090後追随俞敏洪的人很多,00後他們會視董宇輝為精神偶像,但是過了不久很快就要找下一個有人格魅力的偶像了,這要求管理者必須随時學習,提升自己。

北青報:說到教培整頓,您怎麼看待?

明磊:從内部來講,我們覺得這也是大勢所趨,是很多發達國家都走過的路。在用書本知識改變命運時代之後,追求德智體美勞和應用性的社會實踐、更關注素質提升應該是一種大勢所趨。

文/本報記者 張知依 張子淵

統籌/張彬 制圖/牛秀敏

來源: 北京青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