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近期
位置:陡溝河川師校區段
事件經過:部分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合視察陡溝河,經過治理後的陡溝河雖然因為剛剛下過的一場暴雨顯得有些渾濁,但因為整治有力,河水、河道、河岸都明顯改觀。對此,川師政協委員馮林這樣說:
“陡溝河确實發生了變化,而且肯定會越變越好。”
——現場聲音
這是陡溝河正在悄然發生的變化,
而這條河改變的背後:
區委區政府正加大環境保護和治理力度、紮實推進“河長制”、部門聯合協作、企業居民密切配合的整治過程,而為了讓這條河更美、更清澈,讓這渠發端于龍泉驿的河流最終以清水的模樣彙入岷江。
陡溝河為何成“問題之河?
曆史原因:無源河流 雨污混流 排污增多
陡溝河基本情況:
陡溝河系岷江二級支流,府河一級支流,全長13公裡,在龍泉驿區境内長7公裡,其中2公裡為暗渠,5公裡為明渠。起源于龍泉街道境内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西大門,經大面街道龍華社區出境進入錦江區三聖鄉萬福村,向南流經雙流區彙入府河,最終流入岷江。
黑臭現象根源往這兒看↓↓
1、陡溝河沿線涉及老經開區、經開區南區及園外企業約200家,除此以外,還涉及部分居民小區。由于建成年代久遠,市政管網和小區、企業排水管道均存在雨污錯接、混接情況,企業偷排漏排,雨水、污水直接進入河道。
2、在大面街道龍華片區境内,房地産業的迅速發展,大量人口給污水處理能力帶來很大考驗。
種種問題疊加,加劇了陡溝河河道淤積、水質渾濁,成為一條在經開區流淌的“問題河”。
陡溝河之治三管齊下:
治理亂排 雨污分流 增添設施
“快速治”動作迅速↓↓
1、今年4月,龍泉驿區啟動“河長制”;
2、查出19處排口和上遊雨污混流糾錯點位156個。
目前成效:
現已完成整治排口10處、雨污混流糾錯點位128個,剩餘9處排口、28個點位存在的間歇性排污現象,計劃9月底前完成整治。
在成都豪能科技有限公司大門入口看到這樣一些場景:
企業投入20餘萬建設的油水分離裝置,通過将園區地面的污水進行回收、沉澱,能有效将水和油分離開來,廢棄油脂由專業處理公司收運,沒有油的污水再排入污水管網。
而在陡溝河污水處理廠:
增設臨時污水處理設施,确保其日處理能力達到0.9萬噸左右,解決溢流問題。
“河流的污染成因不在一朝一夕,無論是對原有的雨污分流,還是增添臨時污水處理設施,都是“治标”,要讓陡溝河徹底恢複清澈,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不可能立竿見影。正因為如此,“治本”的措施更要全面跟進,才能确保陡溝河在這場治理中取得實效,逐漸清起來、美起來。”
——區環保局專業人士認為。
一套全鍊條式的治污辦法,
徹底解決陡溝河的污水問題
一、從今年10月起,龍泉驿區新建項目的排口必須建成“陽光排口”,到明年将完成40%左右的排口改造,到了後期,這部分數據還将逐漸增大,讓更多排水口置于陽光下,置于人民群衆的監督之中。
陽光排口:通過在排水企業、小區等建立透明的排口,即污水觀察井,讓人可以一目了然看到排水的情況,并設置标識标牌對排水内容進行公示,一旦發現排污等問題,可直接撥打電話投訴舉報,水務、環保等部門将快速處理。
這将是龍泉驿區在全市河渠治理中率先啟動的一項探索措施。
二、在管網建設中,龍泉驿區将把“新建成項目的雨污管網規範接入”納入工程驗收内容,由建設、水務、環保等部門聯合對其驗收合格後方能發放相關證照。
三、着手建設陡溝河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規劃處理能力為10萬噸/日,計劃2018年建成首期5萬噸/日,2019年全部建成。
四、加快陡溝河帶狀公園建設,提升河道景觀效果,加強河道清淤、保潔管護。
本文來源:成都龍泉驿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