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高曉松母親讀詩

高曉松母親讀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2 15:36:22

高曉松母親讀詩(高曉松媽媽作品)1

作者是高曉松媽媽。退休前是建築設計師,退休後探訪北京各式古建寫了三本書,這是第一本。

有少量基本的古建知識,比如如何從古建的屋頂的形制來判斷等級,鬥拱越大古建年齡越久遠。

大部分是古建的基本介紹加上一些曆史嚴格和相關曆史事件、故事。曆史學方面是業餘水平,缺乏嚴肅的考證與引用。

圖比較多,适合在電腦大屏幕上用Kindle PC版閱讀。這些配圖,一小半是照片,剩下的基本是作者手繪的古建素描。

作者這個系列三本書在2010出過第一版,kindle電子版很便宜了,我買了最新的這個版本後才發現,又買了舊版,對照看了一下,新版填了一些彩色照片,手繪素描的線條顔色,舊版是怪異的粉紅色,新版改成黑色了。内容區别不大。出版方把新版标注為第一版有點不厚道。

總體評價3星,有參考價值。


以下是書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後面是kindle電子版中的頁碼:

1:我家後面不遠的地方住着建築系的教授梁思成先生,我們稱他為梁伯伯。梁伯伯下巴上有個挺大的痦子,我曾問過他那是幹什麼用的,他說:“我要是想你了,就按它一下,嘟嘟兩聲,你就來啦。”#60

2:2002年春天,我基本退休了,我想:既然生活在北京,我就要把身邊的古代建築先鬧個明白。于是我邊查閱資料,邊看實物。從5月初到11月底,我跑遍了北京城裡和遠近郊區縣的大小村莊。一聽見誰誰說哪裡有個古廟,馬上驅車前往。朋友們都笑稱我是“破廟迷”。#72

3:而北京在古代是個富水的城市。你要能看見元代北京的水系圖,會驚奇地發現,北京那密布的河流簡直不亞于如今的江南。#162

4:前面咱們說過,北京城是從“燕”開始的。據考證,燕國建在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的董家林村。我特地去了那裡。從那裡的古燕國城牆遺迹看,該城平面為正方,按商代的尺計每邊正好九裡。城牆沒有基礎,由平地築起。#179

5:皇城是第二圈,它把皇宮、園囿及宮廷服務部門包了起來。這樣皇上要想簡單地活動一下胳膊腿,就不用興師動衆地出城了。皇城東西寬2500米,南北長2750米,幾乎是個方塊。磚砌的圍牆刷成紅色,頂覆黃琉璃瓦,顯出帝王特有的典雅尊貴。城的四面各開一門。南門是天安門,其餘三面為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204

6:皇城的西南缺了個角,那裡原來是元代留下來的慶壽寺。後來慶壽寺沒了,缺角也補不上了。#209

7:城門外有一道深深的城壕,稱為護城河。古時候跨河設有吊橋,後來老也不打仗了,人們嫌吊橋揪來放去的太麻煩,就給改成石橋了,有的橋外還設牌坊。#235

8:整個城市有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沿用了元大都以萬甯橋為中心的原則,全長8公裡(确切地說是7500米)。我住在六鋪炕期間(1971—1992年),這個對北京市城市規劃如此重要的橋,根本沒有橋的樣子,記得有些欄杆在街邊上。我們去那邊主要是去地安門商場買東西,對于平白無故長出來的欄杆,根本沒多想。#264

9:北段的什刹海、後海、積水潭則是供城市居民垂釣遊賞的地方。原來這片水與大運河是相通的,可是到了清代,因古河道淤塞,大運河到不了城裡了,這些“海”們也就自力更生地成了湖了,雖然為了好聽還叫海。#316

10:既然以木材為主,最合理的結構形式就是“梁柱式”。以4根立柱上架梁枋,互相榫接成為“一間”。它的構件大至梁柱,小至鬥拱都是在地面上預制好了的,現場連釘子都不用,隻需一座梯子、一把斧子,敲敲打打地把構件拼裝起來即可。在古代沒有吊車的情況下,這種施工方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優點。#337

11:布局靈活也是木構的一大優點。建築物上部的重量全由梁、枋和柱子負擔,所有的牆壁無論是磚砌的還是木闆的、花格的、紙糊的,都隻起隔斷作用,可有可無。牆壁的布置極随心所欲,今天要跟誰密談,隔出個小間,明天要開宴會,再拆成一大間。這就使整個宮殿顯得雄偉而不失玲珑剔透。#342

12:故宮裡的建築大部分是清代重修的,鬥拱的木條都是又密又細。而在其他一些宋遼古建上,我們還可欣賞到碩大而雄健的鬥拱。這裡我教您一招:看一座古建的年紀,大緻可以從鬥拱的大小入手,鬥拱越大,歲數越老。#354

高曉松母親讀詩(高曉松媽媽作品)2

13:木材容易腐爛,為此必須在表面上刷油漆。中國建築的油漆刷得太美了。那根本不是“刷”,而是“畫”。油漆的色彩規律是這樣的:陽光下的構件用大紅的暖色,使其越發明媚;屋檐下的陰影部分則用藍、綠等冷色,使其更加深邃。你要是有興趣細琢磨,還可發現屋檐下的藍、綠兩色無論橫向還是縱向都間隔使用。少量地方點一點兒金色,統一而不單調,絢麗而不雜亂。#362

14:其最高等級的是重檐庑殿(如太和殿)、重檐歇山(如天安門),然後是單檐庑殿(如後兩宮)、單檐歇山,再下來是懸山正脊、懸山卷棚、硬山正脊、硬山卷棚,這後四類屋頂都是用在附屬建築上。一般老百姓的房子自然就隻能是硬山的了。#373

15:庑殿頂是古人為四坡頂的屋頂起的名字(再早叫四阿頂)。這種屋頂四面都是坡頂,正面的寬,側面的窄。整個屋頂沒有水平的地方,也沒有垂直的地方。屋頂上除了瓦就是瓦,沒有别的東西。歇山頂是把庑殿頂的兩個窄面的上半截垂直切一下,在這裡形成一個三角形。#376

16:懸山是指屋檐的兩端挑出在山牆(兩端的牆)外面,硬山則相反,屋頂不挑出。正脊是指屋頂上有一根檩條。卷棚在屋頂最上端是兩根檩條,因此沒有屋脊。#376

高曉松母親讀詩(高曉松媽媽作品)3

17:建築的開間也是等級高低的重要标志,如太和殿面闊為11間,午門、天安門等為9間。用來顯示建築級别的還有基座的高低、彩畫的形式、室内吊頂的制式,門釘的數量乃至彩畫是龍還是花草,龍爪有幾根指頭等等,細得不能再細了。#384

18:走獸在屋脊上排列的順序是這樣的:最前面領頭的是仙人騎着鳳,其後依次為龍、鳳、獅、海馬、天馬、押魚、狻猊、獬豸、鬥牛、行什。這個次序在整個故宮乃至全北京的各類皇家建築中都是紋絲不亂的。#390

19:内廷東部的甯壽宮,是乾隆為自己退休養老而建的一個小規模的故宮。它以厚重華麗琉璃裝飾的皇極門為入口。其中樂壽堂室内用紅木及紫檀做格扇,并鑲嵌玉璧和景泰藍、镏金飾件,天花闆是楠木镂雕的。現存清代宮室的内部裝修應以此殿最為奢華了。#450

20:明代故宮在建設之前,城中原有的元代皇宮已被摧毀,所有的瓦礫都堆在了其主要建築延春閣的頭上,形成了一座搬不走的大山。聰明的設計者索性拿它當了新皇宮北山的基礎,再把挖護城河挖出來的100萬立方米的土往上這麼一堆,挺好的一座山就有了,這就是景山。#459

21:祈年殿正南約700米處的皇穹宇是存放祭天時使用的“皇天上帝”,也就是皇上他爹——老天爺的牌位用的。它的外面有直徑63米的圓形圍牆,即著名的“回音壁”。不過建造此殿時并沒有這項聲學打算。回音的功能完全是瞎貓碰死耗子,偶然被某一後人發現的。#538

22:1907年搖搖欲墜的清朝廷終止了祭祀儀式。1930年外牆被拆,壇内一部分幹脆就改為體育場了。現存的兩壇及五組建築以新舊并存的方式正在陸續對外開放。先農壇的南部現在仍是體育場,北部為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575

23:這座太廟看上去跟太和殿差不多,其實還是有些不一樣。首先,它的總高比太和殿高2米。這當然不是施工誤差,而是特地這樣蓋的。其目的是要顯示皇帝雖然位尊權重,但不可壓祖。祖宗永遠比皇帝高。其次,太廟屋檐上的走獸是9個,而太和殿是10個。看來活人比死人的譜還是大些。#614

24:正殿大高玄殿面闊七間,重檐庑殿黃琉璃頂,兩側有配殿,等級原本極高。可惜長期被某單位占着,不讓人進。我是費了一番周折找了高中同學,又冒充是人家的姑姑,才在同學司機的掩護下,得以一睹它的“芳容”。#648

25:于是就在位于市中心,又别太驚吓到皇上的北海裡選一高地,安上五門大炮。一聽炮響,上至官員下到士兵就都知道:“哥兒幾個,行動吧,皇上在喊救命了。”當然了,炮手要看到皇上發出的一個牌子“禦旨放炮”方可開火,不然就亂了套了。#744

26:琉璃塔在昭廟以西的山腰裡,是班禅行宮的組成部分,共有七層,塔下有塑壁佛像及回廊。這組建築因地位偏遠,沒被英法聯軍發現而幸免于難。#754

27:在頤和園的設計中,大量使用了借景法。不但園中相鄰、相對建築群及景物互為借因,還遠借玉泉山的玉峰塔和更遠的西山,令人感覺園子大得沒邊。先抑後揚(先藏着,再抖摟出來)的手法也處處可見。#825

28:1960年,我在北京101中學上高中。當時我們學校曾舉行了為期一周的“紀念火燒圓明園一百周年”活動。我們踏遍了圓明園廢墟的山坡和湖泊(許多已成稻田和養鴨場),并走訪了園内居民。我曾在一家農民的院子裡看見雕刻精美的漢白玉的豬食槽子。想必那不是他花錢請人打造的。#898

29:十三座陵墓橫亘15公裡,方圓120公裡。遠觀群峰環抱,近看各依一山,互相呼應,氣勢雄偉。别看明朝的皇帝一個個都不怎麼地,死後安身之地比起清東陵、西陵,那可是強太多了。#1017

高曉松母親讀詩(高曉松媽媽作品)4

30:裕陵的主人明英宗7歲登基,是第六個皇帝,年号正統。臨死時他立下遺诏,從自己開始廢除宮妃殉葬,這給英宗本不出色的一生添了光彩的一筆。#1061

31:第十四個皇帝明光宗(年号泰昌)與乃父相反,隻當了一個月皇帝就死了。光宗死得匆忙,沒來得及為自己建墳,幸好原來給景泰帝預備的墓還空着,就把他葬了進去,這就是慶陵。#1101

32:今日頤和園到香山之間的某幹休所所在地内就是這位景泰帝的陵墓。陵墓本身幾乎被夷為平地,幾位老同志正在陵前空地上興緻盎然地打門球,全然不理會地底下那位的反應。如果不是碑亭和陵門仍然健在,還真的也許找不到景泰帝的痕迹了呢。#1128

33:整個墓地裡的石雕内容複雜,品種繁多,花紋細緻,且題材大多是有關佛教、道教的,簡直是個小型的石雕展覽和宗教教育基地,且有極高的藝術和欣賞價值。還有一些石碑及4個墳包,最大的屬田義,其他3個是他名義上妻妾的。#115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