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子生平概括

孔子生平概括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3 02:33:04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1

孔子的出生

孔子,姓子,氏孔,名丘,字仲尼,古代對有學問、有道德的人會在他們的姓氏後加“子”表示尊稱。孔子出生于魯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庚子日,即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出生地在現在的山東省曲阜(fù)市東南,死于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醜日,即公元前479年3月9日,終年72歲。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他的祖先是宋國人,本是商朝貴族的後代。周武王滅了商朝後,封商朝王族微子啟于宋國,幾百年後,孔子的六代祖孔父嘉被當時的宋國權臣華父督殺害,孔父嘉的後代便逃到了魯國。

孔子的曾祖父叫孔防叔,祖父伯夏,父親孔纥(hé),字梁,排行第三,春秋時按伯、仲、叔、季稱呼長幼,因此又被人稱作叔梁纥。叔梁纥原本有妻妾,正妻施氏沒有兒子,妾生了兒子孟皮,但是他腿腳有病,于是叔梁纥在六十多歲的時候又娶了孔子的母親顔征在。

孔子生下來頭頂中間凹陷,所以取名叫丘。他長大後身高九尺六寸,相當于現在的一米九左右,其他人對孔子高大的身體感到很奇異,都稱他為“長人”。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2

明 仇英畫 文征明書 孔子聖績圖

求學授業

父親叔梁纥在孔子三歲前就死了,母親顔征在當時隻有二十多歲,被叔梁纥正妻施氏趕出了家門,寡母在窮困中艱難的把孔子撫養長大,但是由于常年操勞,母親在他十六歲時也去世了。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3

孔子聖績圖之為兒戲圖

孔子家境貧寒,從小就去各個地方打雜,接觸到了許多貧賤的勞動人民,也學到了許多的知識。不管多卑賤的工作,孔子都努力把事情做好,他曾經做過魯國貴族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統計準确無誤;又曾做過牧養牲畜的小吏,使牲畜繁殖增多。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4

孔子聖績圖之為委吏圖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5

孔子聖績圖之為乘田吏圖

孔子十七歲時,魯國的大夫孟僖(xī)子病重将死,臨死前他告訴兒子孟懿(yì)子說:“孔丘是聖人的後代,年紀輕輕就喜好禮儀,以後将會是通達顯赫的人,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為師。”孟僖子去世後,孟懿子就和弟弟南宮敬叔前往孔子那裡學習禮儀。又過了幾年,到孔子二十多歲時,孔子就開辦了私人學校,開始教授學生了。

周朝初年有幾百個諸侯國,經過幾百年的戰争後,到孔子那時,還剩下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國家。當時,楚國、晉國、齊國都是實力強大的國家,而孔子所在的魯國是個實力弱小的中等國家,魯國緊挨着的就是齊國。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6

春秋初期地圖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7

春秋後期地圖

孔子三十歲時,齊國的國君齊景公在上大夫晏嬰的陪同下來到了魯國。孔子因為學問很好,已經有所成就,齊景公便向孔子請教國政,孔子的回答令他十分滿意。

孔子三十五歲那年,魯國發生了内亂,孔子逃到了齊國,當了齊國大夫高昭子的家臣,打算以此來與齊景公交往。齊景公經常向孔子請教如何為政,他非常欣賞孔子的才識,打算将尼溪的封地賜給孔子。晏嬰向齊景公進谏說,孔子的禮儀之學太過繁瑣,不适合用來引導國民。齊景公便打消了這個念頭,此後齊景公雖然還是恭敬地接見孔子,但不再問他有關禮儀的事了。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8

孔子聖績圖之晏嬰阻封圖

第二年,有些齊國大夫企圖謀害孔子,孔子聽說此事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卻說:“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知道無法再在齊國待下去,便返回了魯國。

孔子返回魯國的幾年後,魯國的大臣們内鬥地更厲害了,國家一團混亂。孔子便待在家裡不去做官,專心整理古代的《詩》、《書》、《禮》、《樂》等典籍,這些典籍一直流傳到現在,《詩》就是《詩經》,《書》就是《尚書》,《禮》就是《儀禮》,可惜被後人稱為《樂經》的《樂》卻在後來的戰亂中失傳了。

在整理古代典籍的同時,孔子也擴大了自己的私人學校,因為他聲名遠播,許多年輕人紛紛從遠方來求學,接受孔子傳授的學業,很多被孔子欣賞的學生就是這個時期來求學的。

魯國從政

公元前502年,魯國的大臣陽虎、公山不狃(niǔ)發動了叛亂。公山不狃占據了費(bì)邑,召請孔子去做官。孔子一直想從政為官,讓自己的理想可以付諸實行,但一直沒有機會,因此他對公山不狃的召請動了心,打算前往。孔子的學生子路非常不高興,和孔子争辯了一番,竭力阻止他前往,孔子最終沒有去。

叛亂平息後,魯國的内政開始好轉,國君魯定公任命孔子為中都宰,就是中都這個地方的行政長官。孔子治理了一段時間後,中都一片欣欣向榮,其他國家的官員都來向他學習。

魯定公聽說了之後,召見孔子問他:“學習您的施政方法來治理魯國,您看怎麼樣?”孔子回答說:“即使是天下也足以治理好,豈隻是治理好魯國呢!”

這樣實施了兩年,魯定公見孔子确實有本事,便升了他的官,任命他為司空,就是管理水利、工程和手工業的官員。孔子根據土地的性質,把它們分為山林、川澤、丘陵、高地、沼澤五類,将各種作物都種植在适宜的環境裡,使他們都得到了很好的生長。

不久之後,魯定公又升孔子做了大司寇,就是管理全國司法和刑獄的官員,相當于現在的最高法院院長。

孔子注重以道德教化百姓,而不是以刑罰鎮壓百姓。有一次,一個兒子因為不孝順父親,被父親告到了孔子那裡,孔子沒有審判,把他們關押在了同一個牢房裡,過了三個月也不判決,後來父親請求撤回訴訟,孔子就把他們都放了。

季孫氏聽到這件事後很不高興,他說:“司寇欺騙我,從前他曾對我說過:‘治理國家一定要以提倡孝道為先。’現在我要殺掉一個不孝的人來教導百姓遵守孝道,為什麼不可以呢?司寇卻放了他,這是為什麼呢?”

孔子的學生冉有把季孫氏的話告訴了孔子,孔子歎息說,軍隊打了敗仗,不能用殺士兵來解決問題;犯罪不斷發生,不能隻用刑罰來制止。這是因為統治者的教化沒有起到作用,罪責不在百姓。統治者要先對百姓進行道德教育,讓他們明白敬服,如果還不行,就請賢良的人為榜樣引導鼓勵百姓,如果還不行,才可以使用刑罰震懾百姓。而現在國家不對百姓施行教育,卻制定了繁多的嚴刑峻法,官吏用刑罰約束控制百姓,所以刑罰越多犯罪越多,現在的社會風氣已經敗壞很久了,即使有嚴苛的刑法,百姓能不違犯嗎?

孔子擔任大司寇期間,雖然設立了法律,但由于他注重教化百姓,國家秩序良好,沒有什麼犯法的人,所以刑罰也沒派上用場。

孔子五十二歲時,魯國與齊國和好,當年夏天兩國約定在齊國的夾谷盟會,魯定公任命孔子為盟會司儀。在盟會上,齊景公受他臣下的挑唆,故意讓随行的藝人表演一些羞辱魯國的節目,孔子義正言辭地指出了齊景公的不是,下令腰斬了表演的藝人。齊景公非常羞愧,回去後斥責了那些大臣,為了表達自己的歉意,齊景公歸還了一些以前侵占的魯國土地。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9

孔子聖績圖之齊魯會夾谷圖

當時魯國的大權被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三家把持,國君的權力很有限。三家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在各自的封地分别建了高大的都城,囤積了很多的糧食、武器和士兵。孔子對國君魯定公建議拆毀三家的都城,削減他們的勢力,魯定公同意了,任命孔子去執行。孔子的學生子路是三家中勢力最大的季孫氏的管家,孔子讓他去說服了三家同意拆毀都城。

孔子先拆毀了叔孫氏的都城郈邑(hòu yì),接下來在拆毀季孫氏的都城費(bì)邑的時候,公山不狃、叔孫辄(zhé)率領費邑的士兵謀反,攻打國都。孔子臨危不懼,指揮都城的将士打敗了叛軍,公山不狃、叔孫辄逃奔到齊國,費邑也得以順利拆毀。最後要拆毀孟孫氏都城成邑的時候,孟孫氏反悔了,魯定公領兵包圍成邑,結果卻沒有攻下來。

這一事件被後世稱為“隳(huī)三都”,孔子主導的這一行動使魯國國君的權力得到了加強,貴族的勢力被削減,孔子的聲望也更高了。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10

孔子聖績圖之隳三都圖

孔子五十六歲時,由大司寇代理國相事務,相當于現在的國家總理。孔子覺得自己終于可以大展身手了,便經常表現出高興的神色,他的學生子路問他:“我聽說君子禍患來臨不恐懼,幸運降臨也不表現出歡喜。現在老師得到高位而流露出歡喜的神色,這是為什麼呢?”孔子說:“對,确實是有這樣的說法,但不是還有‘顯貴了而仍以謙恭待人為樂事’的說法嗎?”

孔子執掌朝政七天,就誅殺了擾亂政事的大夫少正卯(mǎo),樹立了威信。治理國政三個月後,賣肉的不敢随意擡價,遺留在路上的東西沒人撿拾,從四方來的客人不必向官吏請求,全都客客氣氣地受到了接待,如同回到了家裡。

齊國的大臣們得知了魯國的情況後非常恐懼,他們害怕魯國在孔子的治理下稱霸攻打齊國,于是從齊國挑選了八十位美女和一百二十匹有花紋的寶馬送給魯定公。孔子在治理魯國的時候,得罪了掌握大權的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個家族,他們為了讓魯定公疏遠孔子,就慫恿魯定公收下了齊國的禮物。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11

孔子聖績圖之齊人歸女樂圖

魯定公得到了美女和寶馬後,從此沉迷于玩樂,不再上朝聽政。孔子知道魯定公不會再重用他了,就和弟子們一起離開了魯國,開始周遊列國,尋找能夠重用他,讓他實現理想的國家。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12

孔子聖績圖之去魯圖

周遊列國

孔子的理想是讓整個社會恢複到周朝剛建立時的狀态,複興周公姬旦創建的禮樂制度,從此天下太平,不再有戰争,人民可以安居樂業。但是在孔子的時代,周王的實力已經很微弱了,無法恢複權力和威信,幾十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為了搶土地年年征戰,這是當時的人都知道的,孔子也知道自己的理想恐怕是實現不了了,可他卻仍要“知其不可而為之”,也就是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孔子認為,天下的人隻知道追逐利益,不再信奉道德,如果像他這樣的知識分子也随波逐流,不去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那麼天下将不會有光明的未來,雖然自己的能力很微小,可能改變不了整個社會,但是如果不去做,那就連最微小的希望也沒有了,因此孔子終其一生都懷着強烈的使命感。

孔子離開魯國後先去了衛國,子路妻子的哥哥顔濁鄒(zōu)就在衛國,孔子一行人就寄居在顔濁鄒家裡。衛國的國君衛靈公聽說孔子來了,便接見了他,并按照孔子在魯國的俸祿贈送給他同樣多的糧食。過了不久,有人向衛靈公說孔子的壞話,衛靈公就派了大夫公孫餘假監視孔子。孔子害怕得罪衛靈公,隻住了十個月,便離開了衛國國都。

孔子打算前往陳國,經過衛國一個叫匡邑的地方,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長垣(yuán)縣。因為孔子的樣子長得像魯國發動叛亂的大臣陽虎,而陽虎曾經殘害過匡邑的人,匡邑人就把孔子一行人拘留了起來。弟子們對此感到十分恐懼,孔子說:“周文王死後,周朝的文化不就在我這裡嗎?上天打算毀滅周朝文化,我這個後來人便不應該掌握周朝的文化。上天不想毀滅周朝的文化,匡人能把我怎麼樣!”随後孔子派随從的弟子到衛國國都,給一位很有權力的大夫做家臣,然後這位大夫便派人來解救了孔子他們。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13

孔子聖績圖之圍匡圖

孔子離開匡邑後經過衛國的另一個地方蒲邑(在現在的河南省長垣縣),一個多月後,返回了衛國國都,寄居在大夫蘧(qú)伯玉家。蘧伯玉是一位很有學問且品德高尚的長者,孔子對他非常推崇,稱贊他是真正的君子。蘧伯玉和孔子一生為摯友,在孔子周遊列國的十四年中,有十年在衛國,其中兩次住在蘧伯玉家,前後達九年。二人無事不談,充分交流思想,蘧伯玉的政治主張、言行、情操對儒家學說的形成産生了重大影響。

衛靈公有位夫人名叫南子,長得美麗動人,很受衛靈公寵愛,但是名聲非常不好。南子常聽人說起孔子,便想找個機會見他,于是南子讓衛靈公去跟孔子說:“四方來的君子想與寡人結為兄弟的,必定會見我的夫人,我的夫人希望見到你。”這個要求在當時是不合于禮的,因此孔子推辭謝絕,然而衛靈公不斷地要求,孔子不得已隻得去拜見了南子。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14

孔子聖績圖之子見南子圖

孔子的學生子路是個性情耿直的人,他對孔子去見南子這事很不滿,孔子說:“我原來不想見她,既然見了便以禮相答。”孔子又起誓說:“我如果不是所說的那樣,就讓上天厭棄我!就讓上天厭棄我!”子路這才不生氣了。

孔子在衛國國都住了一個月後,有一天,衛靈公和南子同乘一輛車出宮遊覽,讓孔子乘第二輛車,車隊浩浩蕩蕩地招搖過市。孔子見衛靈公隻貪圖享樂不講究道德,于是厭惡衛靈公,離開了衛國。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15

孔子聖績圖之同車次乘圖

孔子經過曹國前往宋國,宋國的司馬名叫桓魋(huán tuí),司馬是掌管全國軍隊的官員,相當于現在的國防部長。桓魋為人貪婪殘暴,仗着國君宋景公對他的寵信,把持宋國的朝政,把宋國弄得民不聊生,他害怕孔子得到宋景公的重用,威脅自己的地位,便想要殺死孔子。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們在路邊的大樹下演習禮儀。桓魋得到消息後馬上派兵過來,因為孔子名聲很大,他怕殺了孔子受到天下人的譴責,就命令士兵拔起了那顆大樹,逼迫孔子他們離開宋國。弟子們催促孔子快走,孔子發牢騷說:“上天把德行降在我身上,桓魋能把我怎麼樣呢?”話雖然這麼說,但是孔子他們終究還是被趕出了宋國。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16

孔子聖績圖之習禮樹下圖

孔子他們從宋國逃到了鄭國,在路上孔子和弟子們走失了,孔子獨自站在鄭國國都外城的東門等候。孔子的學生子貢沿途尋找走失的老師,有個鄭國人告訴他,東門有個長得像聖人,瘦弱疲憊卻似喪家之狗的人。子貢到東門找到了孔子,把這番話告訴了他,孔子笑着說:“他說的長相那倒未必,但說我像喪家之狗,說的是啊!說的是啊!”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17

孔子聖績圖之累累說聖圖

孔子一行人從鄭國到了陳國,寄居在擔任司城的公孫貞子家。正逢晉國、楚國争霸,兩國輪番攻打陳國,逼迫陳國成為自己的附屬國,而東邊的吳國也不時侵略陳國,搶奪土地。孔子在陳國居住了三年,見陳國自顧不暇,沒有重用自己的意思,就和弟子們離開了陳國。

孔子他們路過衛國的蒲邑時,那裡正發生戰亂,蒲邑人扣留了孔子。孔子有個弟子叫公良孺(rú),他不但有賢能,而且體形高大,有勇有力,帶着五輛私人馬車一路跟随孔子。公良孺對孔子說:“我之前跟着老師在匡邑遭遇危難,如今又在這裡遭遇危難,這是命啊。我與老師一起再次蒙難,我甯可拼鬥而死。”

公良孺率領自己的随從和蒲邑人展開激烈的搏鬥,蒲邑人害怕了,對孔子說:“如果你不去衛國都城,我們就放了你。”

孔子迫于無奈,和他們立了盟誓,蒲邑人便将孔子從東門放走了。孔子離開蒲邑後,就讓大家往衛國都城走,他的學生子貢問:“盟誓可以背棄的嗎?”孔子說:“這是要挾訂立的盟誓,神是不會理睬的。”

孔子和弟子們來到了衛國都城後,衛靈公聽說了非常高興,親自到郊外迎接。可是衛靈公年老了,懶于理政,還是沒有任用孔子。孔子歎氣說:“如果有人起用我的話,隻需一年的時間就會有效果,三年的話就會大見成效。”孔子便和弟子們上路離去了。

晉國的佛肸(bì xī)發動叛亂,他派人來請孔子,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跟孔子說:“我曾聽老師說過這樣的話:‘那個人在做不好的事,君子是不會去加入的。’如今佛肸反叛,您卻打算前往,怎麼解釋呢?”孔子說:“我是說過這句話,但是真正的堅硬再磨也不會變薄,真正的潔白再染也不會變黑。我哪能是匏(páo)瓜呢,怎麼可以挂在那裡而不能食用?”匏瓜是葫蘆的變種,古時有甜、苦兩種,苦的不能吃。孔子的意思是自己的本心不會改變,可是如果他不能從政,就沒有辦法推行他的主張,實現他的理想,那就像匏瓜一樣沒什麼用處隻能當擺設。但是因為弟子們的反對,孔子還是沒有去佛肸那裡。

孔子在衛國得不到任用,打算西行去見晉國執掌大權的趙簡子。當他到黃河邊,聽說趙簡子在沒有得志掌權時,等待窦鳴犢、舜華兩個賢能的大夫從政,在掌權後卻殺死了他們的事,孔子便做了琴曲《陬(zōu)操》來哀悼被害的二人。孔子了解到趙簡子的人品後,怕自己去了兇多吉少,便又返回了衛國,還是寄居在蘧伯玉家。因為得不到衛靈公的任用,住了一段時間後,孔子他們又前往了陳國。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18

孔子聖績圖之臨河而返圖

返回魯國

在孔子六十歲那年的秋天,魯國掌權的季桓子病重,他坐在車上望見都城的城牆,歎息道:“昔日這個國家将要振興了,因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不興旺了。”他回頭對兒子季康子說:“我如果死了,你必定為魯國之相,你擔任國相的話,必須召請仲尼。”幾天後,季桓子去世,季康子繼任為魯國之相。季康子安葬了父親後,打算召請孔子,大夫公之魚對他說:“往日我們的先君任用孔子有始無終,結果被諸侯所嗤笑。如果這次起用他不能有始有終,就會再次被諸侯所嗤笑。”季康子并沒有打算一直任用孔子,他問公之魚:“那召請誰可以呢?”公之魚說:“一定要召請冉求。”冉求字子有,又被稱為冉有,在孔子弟子中擅長處理政事。于是季康子聽從了公之魚的建議,派出使者前去召請孔子的弟子冉求。

冉求接到了季康子的書信後,孔子對他說:“魯國來召請你,不是小用你,将要大用你啊。”子貢知道孔子想回去,他去送冉求起程時,告誡說:“倘若魯國任用了你,就一定要想辦法請老師回去。”

冉求離開陳國後的第二年,孔子從陳國遷居到了蔡國。當年蔡國發生了内亂,楚國又來攻打蔡國,第二年,孔子便從蔡國去了楚國的葉(shè)縣(今河南省葉縣南)。葉縣是楚國大夫葉公的封地,葉公氏沈,名諸梁,字子高,因為封地在葉城,所以叫葉公。

葉公向孔子詢問為政之道,孔子向他作了解答。有一天,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不知道怎樣回答。孔子聽說此事後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這樣說,他這個人,發憤學習而忘記了吃飯,安貧樂道而忘記了憂愁,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孔子在葉縣住了一段時間後,又返回了蔡國。孔子遷居到蔡國的第三年,吳國軍隊攻打陳國,楚國出兵救援陳國,駐紮在城父(楚國地名,今河南省寶豐縣東)。楚昭王聽說孔子在陳國、蔡國之間,便派人聘請他。孔子準備前去拜見回禮,陳國、蔡國的大夫害怕孔子會被楚昭王重用,對他們不利,于是就共同調動奴隸将孔子一行人圍困在野外。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19

孔子聖績圖之楚王使聘圖

孔子他們沒法行路,又斷絕了糧食,随從的弟子們疲憊不堪,餓得站都站不起來,但孔子仍不間斷地講習誦讀,演奏音樂。子路帶着怨氣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會有窮困嗎?”孔子說:“君子能固守窮困而不動搖,小人窮困就胡作非為了。”

孔子知道弟子們有怨恨之心,就分别召見了子路、子貢和顔回,和他們談心安撫他們,之後三人又去安撫了其他弟子。後來,孔子讓子貢逃出去拜見楚昭王,楚昭王得知孔子的遭遇後,馬上出兵解救了孔子。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20

孔子聖績圖之在陳絕糧圖

楚昭王和孔子交談了後,對他非常欽佩,想封給他七百裡的土地,楚國令尹(相當于現在的國家總理)子西說:“大王出使諸侯的使者有像子貢這樣的嗎?”楚昭王說:“沒有。”子西說:“大王的輔佐大臣有像顔回這樣的嗎?”楚昭王說:“沒有。”子西說:“大王的将軍有像子路這樣的嗎?”楚昭王說:“沒有。”子西說:“大王的各部長官有像宰予這樣的嗎?”楚昭王說:“沒有。”子西說:“我們楚國的祖先在周受封時,封地隻有五十裡,周武王從隻有百裡之地的君主最終統一了天下。如果孔丘擁有了封地,他有賢能的弟子輔佐,這不是楚國之福啊。”楚昭王覺得子西的話有道理,于是沒有封給孔子土地。當年秋天,楚昭王在城父去世,孔子就離開楚國去了衛國。這一年,孔子已經六十三歲了。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21

孔子聖績圖之子西阻封圖

又過了五年,也就是公元前484年,在季康子手下做家臣的冉有率領魯國軍隊,在郎邑(魯國之地,今山東省魚台縣東北)同侵略魯國的齊軍交戰。冉有身先士卒,指揮步兵執長矛突擊齊軍,取得勝利。

戰争結束後,季康子問冉有:“你在軍事方面的本領,是學習得來的呢?還是天生就有的呢?”冉有說:“是學會的。”季康子好奇地問:“你跟着孔子學禮樂,怎麼能學會打仗呢?”冉有說:“就是從孔子那裡學的。孔子是位大聖人,他的知識無所不包,文武都精通,我也是才從他那裡學了一點戰法,學得還不夠詳細透徹。”

季康子聽了非常高興,冉有趁這個機會向季康子進谏說:“國家有聖人卻不能用,這樣想治理好國家,就像倒着走而又想趕上前面的人一樣,是不可能的。現在孔子在衛國,衛國将要任用他,我們自己有人才卻去幫助鄰國,難以說是明智之舉,請您用厚禮把他請回來吧。”季康子問該如何召請孔子,冉有說:“您打算召請他的話,就不要用小人來牽制他,那便可以了。”

于是季康子把冉有的建議禀告了當時的國君魯哀公,魯哀公聽從了這一建議,派人帶着厚禮迎接孔子回到了魯國。

晚年的孔子

從孔子受排擠離開魯國,到季康子迎他返回,經曆了十四年的歲月,這個時候孔子已經是六十八歲的老人了。然而孔子回來後,最終還是沒有受到任用,此時的孔子年歲已高,也不再謀求官職了。

孔子回到魯國後,除了繼續教授弟子外,其他的時間都在專心整理文獻。孔子晚年喜好研究《周易》,反複閱讀,還編撰了解說《周易》的《易傳》。

孔子待在衛國的日子裡,跟一個名叫師襄子的樂師學習彈琴。傳說有一次孔子學習了一首新的曲子,練習了十多天後,自我感覺仍然進步不大,而師襄子卻認為孔子已經很好了,就說:“我們可以增加學習的内容了。”孔子說:“我已經熟習了曲子,但還沒有掌握演奏的技巧。”孔子又練習了一段時間後,師襄子跟他說:“你已經熟習演奏的技巧,可以繼續往下學了。”孔子又拒絕說:“我還沒有領會樂曲中的意境呢。”孔子又練習了一段時間後,師襄子跟他說:“你已經領會樂曲中的意境,可以繼續往下學了。”孔子又拒絕說:“我還不知道樂曲的作者啊。”孔子又練習了一段時間後,彈起曲來得心應手、心曠神怡,他跟師襄子說:“我知道樂曲的作者了,他皮膚深黑,體形修長,眼睛望着遠方,如同統治着四方的諸侯,不是周文王還有誰能創作這首曲子呢?”師襄子大吃一驚,慌忙離席,向孔子連行兩次拜禮,說:“我的老師說這首曲子就叫《文王操》啊!”孔子就是通過這樣的學習,精通了琴藝,掌握了樂理,完成了《樂經》。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22

孔子聖績圖之學琴師襄圖

孔子感到自己時日無多,同身邊的人說:“君子痛恨活了一輩子而名聲不被人們稱道,我的主張不能實行了,我用什麼将自己顯現給後人呢?”于是他利用魯國史官的記載編撰了《春秋》,以魯國為中心,記載了二百四十二年間東周各個國家發生的曆史事件。弟子們聽孔子講授《春秋》時,孔子說:“後代了解我的憑這部《春秋》,後代怪罪我的也憑這部《春秋》。”

孔子将古代的文獻編撰成了《詩經》、《尚書》、《禮記》、《樂經》、《易經》、《春秋》六經,并用六經教授弟子。傳說孔子的弟子大約有三千人,其中兼通六經的有七十二人,被後人譽為“孔門七十二賢”。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23

孔子聖績圖之删述六經圖

公元前480年,追随孔子最長時間的子路在衛國的内亂中遇害,被剁成了肉泥。孔子聽到這個噩耗後悲痛欲絕,本來就風燭殘年的身體因此患上了重病。子貢聽說孔子病重,急忙跑來看望,孔子拄着拐杖在門口對子貢說:“賜(子貢的名),你來得為什麼這樣遲啊?”孔子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要走到盡頭了,歎息着唱道:“泰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泰山在崩塌啊!棟梁在折斷啊!哲人在死亡啊!)”接着眼淚止不住地落下。

孔子對子貢說:“天下沒有王道很久了,沒有人能尊崇我。夏人死後在東邊的台階上停靈,周人死後在西邊的台階上停靈,殷人死後則在廳堂前的兩根柱子間停靈。昨天晚上我夢見自己坐在堂前的兩根柱子之間,我的始祖是殷人啊。”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24

孔子聖績圖之夢奠兩楹圖

七天後,孔子去世了,一顆偉大的心髒永遠地停止了跳動……

孔子被安葬在魯國都城北面的泗水邊,弟子們都在孔子的墓旁搭起了房子,為敬愛的老師服心喪三年。心喪就是不穿喪服,在心中哀悼,這是古代弟子對老師去世的服喪形式。過了三年,心喪期滿,弟子們痛哭了一場再次盡情緻哀,之後才依依不舍地分别,但有的弟子仍不願走,又留下來待了一段時間才陸續離開。子貢獨自又服了三年心喪,前後總共六年,最後一個離開。

孔子生平概括(一文了解孔子的生平)25

孔子聖績圖之子貢廬墓圖

孔子死後,他的思想通過弟子們傳播到中國的各個地方。西漢之後,上到皇帝王侯,下到平民百姓,都對孔子的學說推崇備至,曆朝曆代的皇帝還不斷給孔子加封追谥,世人更是尊奉孔子為“萬世師表”。直到今天,孔子的思想依然深深地影響着我們每個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