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哈佛,你會發現哈佛的校徽随處可見。
校門上、建築物上、校園雕塑上、鐵栅欄上、地闆上、窗玻璃上、通勤車上、旗子上、衣服上、杯子上、鑰匙鍊上,到處都是哈佛校徽。但是這些校徽的形狀、布局卻并不完全一緻,五花八門,千姿百态。
這不禁令人心生疑窦。校徽是一個大學的标志,難道可以這麼随便嗎?
不信請看。
有标準盾牌形的。
有四方形的。
有上方下尖的。
有錦旗狀的。
有上面帶尖的。
還有多邊形的。
有帶書扣的。
書扣是西洋書裝幀中特有的裝置。
有不帶書扣的。
校徽上的三本書,有全都打開的。
也有兩本打開,一本趴着的。
還有因為空間不夠,幹脆把哈佛校訓上的字擠到一本書上的。
我總結了半天哈佛校徽的規律,直到有一天我在拉蒙特圖書館(Lamont Library)地下室的印刷工坊裡看到如此多的哈佛校徽造型,我才知道我的總結其實是徒勞的。
哈佛的校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變化?
看了些材料,才知道一是因為在哈佛近四百年的曆史上,校徽本來就在不斷變化,各種形狀的校徽在用它們的方式訴說着哈佛的曆史。二是校徽作為建築、物品、衣物上的裝飾,可以根據需要作适當的變形,創作者有很大的自由度。
哈佛的校徽由三部分組成。一個盾牌,上面放着三本書,三本書上的字組合起來是校訓“真理”(VERITAS)。
哈佛的校訓“真理”是1643年12月27日在哈佛樓(Harvard Hall)召開的一次校董會上定下來的。不過令人驚掉下巴的是,當時的校領導心實在是大,過了一陣子竟然把這事給忘了。于是在1650年,校董會又選了“榮耀基督”(In Christi Gloriam)作為校訓。
到了1836年,正值哈佛大學建校二百周年。當時的校長約書亞·昆西三世(Josiah Quincy III)在做哈佛校史研究的時候,無意中從檔案裡發現了1643年校董會開會讨論校訓、校徽的記錄。于是下面這張校徽的原始草圖重新浮出了水面。“真理”被隆重地請回來,寫到校徽上。
但是過了十幾年,“真理”再次被打入冷宮,取而代之的是“基督與教會”(Christo et Ecclesiae)。
到了1880年,哈佛醫學教授兼作家奧利弗·文德爾·霍爾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在一首詩中寫道:“讓你初始的象征永垂。”(let thine earliest symbol be thy last)“真理”才重新回到哈佛的校徽上。
在最初的校徽上,盾牌形狀近似于倒三角,後來一度變成方形,直到變成今天的形狀。
這是哈佛官網上的标準校徽圖案,右邊是帶裝飾的完整校徽圖案,用于比較正式的場合。盾牌以“哈佛紅”(Harvard Crimson)作底色,上面是三本白色的攤開的書。
關于校徽上的三本書,最初上面兩本是攤開的,下面那本是扣上的。
據說上面兩本書分别代表《聖經》的《舊約》和《新約》,是已知的真理;下面扣上的那本代表未知的真理,要到基督再次降臨人間時才能揭曉。之後随着哈佛校徽、校訓的宗教意味逐漸淡化,三本書的形态發生了變化,變成全部攤開。
昆西校長重新發現“真理”之後,底下那本書又蓋上了。當時有人解釋,這表示任何問題都要從兩面來看。但是不久之後,下面那本書再次被翻轉過來,最後成為今天三本書都翻開的樣子。
除了哈佛的校徽之外,各個學院、機構也都有自己的徽章。
這是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相當于本科生院)的徽章,中間多了一個V形的帶狀裝飾。
這是文理學院(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的徽章,與校徽并無二緻。
這是哈佛燕京學社的徽章。
責任編輯:褚欣桐
作者簡介
何朝晖,曆史學博士,現任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獻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明史、版本目錄學、書籍史。著有《明代縣政研究》《晚明士人與商業出版》《書籍的社會史——中華帝國晚期的書籍與士人文化》(譯著)、《書史導論》(譯著)等。出版六家
出版人的小家
”
出版六家公衆号的所有内容,均為原創。
未經許可,請勿使用。
歡迎合作、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