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于藍牙的用途不會陌生,不過藍牙為什麼叫做藍牙,其實也有一段故事的。
1994年愛立信公司開始研發藍牙,希望可以研發一個低成本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于是愛立信公司在1998年聯合另外四間公司包括IBM、 INTEL、NOKIA、TOSHIBA,成立了一個藍牙技術聯盟。攜手研發以及推動藍牙技術發展。
藍牙這個名字來自一個10世紀維京國王哈拉爾藍牙王(顯然他和現代科技技術八杆子打不着人物)。但相傳他死後牙齒呈現深藍以及灰色。所以就有了“藍牙”的綽号。因為此人曾經統一了丹麥和挪威,用“藍牙”這個名正是象征聯合的意思。
在1999年公布的藍牙1.0版本,傳輸的速度隻有1Mbps。去到2010年的4.0版本同時推出低功耗模式,速度已經提升至24 Mbps。耗電量也大大的降低。2017年6月正式公布藍牙5.0版本,新一代的藍牙比上一代傳輸提升2倍。同時藍牙5.0版本還支持定位技術。現在藍牙技術已經在傳輸速度方面、穩定性方面、安全性方面等等有着明顯的提升,直到今天藍牙已經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