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後,即德妃烏雅氏。
雍正
勤政有為帝王康熙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與兄弟們積極争奪儲位,這就是著名的“九子奪嫡”,最後胤禛勝出,登上帝位。
雍正繼位後,針對康熙後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朋黨鬥争;吏治不清;用兵不停導緻國帑空虛等,銳意進行改革,史稱“清世宗改革”。
雍正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整饬吏治、廢除賤籍、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等等。
經過13年的改革,清朝人口大幅增加(人口增長速度是清朝之最),财政收入倍增,緩和了階級矛盾,穩定了清朝統治。
他的一系列改革對于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
雍正在位期間,“以勤治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是個十足的工作狂,和朱元璋一樣,早晨不到5點起床上早朝,晚上批閱奏章經常通宵達旦,無一假手他人,後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過的折子就有360卷,處置六部及各省題本19萬餘件。
如此勤政,雍正終于累到了,公元1735年,年僅55歲的雍正去世。後世很多人認為雍正就是活活給累死的。
如此一個有為的皇帝,卻始終有一個無法言說的痛——不被自己至親之人理解。
雍正
無法言說的痛這就要說到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
烏雅氏是護軍參領威武的女兒,本是内務府包衣,出身低微。但烏雅氏入宮後卻極受寵,接連為康熙生下三子三女。大兒子就是胤禛,二兒子早夭,小兒子就是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大将軍王十四阿哥胤禵。
生雍正時,烏雅氏因剛進宮不久,位份太低,沒資格獨立撫養子女,所以雍正便被交給貴妃佟佳氏撫養。
佟佳氏膝下無子,将雍正視為己出,關愛有加,所以雍正和她感情極好。
都說父母愛幺兒,雍正與養母關系近,烏雅氏隻能将自己滿腔母愛,給了小兒子胤禵。
小胤禛見生母如此疼愛自己的弟弟,心中難免悲憤,又導緻和生母的關系越來越遠。
胤禵
生母為幺兒處處為難雍正公元1722年,雍正擊敗其他皇子登基為帝。
按理說,親生兒子繼位,作為生母的烏雅氏應該非常高興才對,可事實卻正好相反。
烏雅氏一直認為,應該是自己的幺兒胤禵繼承皇位,是胤禛搶走了帝位,所以郁悶難解,因此常口不擇言。
她曾說,“我做夢也想不到會胤禛是當皇帝”。這無疑更使人懷疑雍正得位不正,更使雍正有口難言。
雍正與烏雅氏
而且烏雅氏還不止如此,多次使雍正下不來台。
雍正新帝即位時,烏雅氏還以“皇帝誕膺大委,理應受賀。與我行禮,有何緊要”為由,拒不接受皇帝給自己行禮,害得雍正登基大典差點都開不了場。
之後,烏雅氏還拒絕雍正冊封其為皇太後,并且還表示自己不會搬到太後應住的甯壽宮去住。雖然烏雅氏最後接受了皇太後的封号,但一直沒有搬到甯壽宮。
雍正
雍正難以說出口的報複看到生母如此對待自己,雍正為了不背上不孝的罵名,隻能從側面展開報複,其中當然賭氣成分居多。
首先是,将烏雅氏最寵愛的小兒子胤禵圈禁。
雖然最終沒有害死胤禵,但使母子不能相見(直到烏雅氏去世,才把胤禵放出去為生母守靈),這就是對其最大的報複。
雍正即位後隻将養母佟佳氏的弟弟封為國舅,自家的嫡親舅舅卻坐了冷闆凳,也擺明了自己隻認佟佳氏這位養母為母親的。
雍正
雍正給烏雅氏請安,為了惡心其生母,雍正每次都半夜雞叫,五更前去。可想而知烏雅氏的郁悶,自己本來年齡就大,睡眠就淺,剛剛睡着,你還過來打攪?烏雅氏的無奈和辛酸不足為外人道也。
更過分的是,烏雅氏死後,雍正還拖着不給其辦喪事,原因就是生母一直不肯搬到太後應住甯壽宮去,所以她一咽氣,雍正第一件事就是将她的棺材移到甯壽宮,先放上三天再說!你不是沒住過太後正宮嗎,生前我違逆不得,死後還不是我說了算,先讓你住夠再說!
雖然雍正是賭氣的行為,但也足以看出,雍正對其生母的怨恨和不可原諒,雖然解了一時之氣,但午夜夢回,雍正你難道不悔恨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