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春秋時代,魯班為了測試兒子是否聰明,用6根木條制作了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兒子拆開。兒子忙碌了一夜,終于拆開了。這種玩具後人就稱作魯班鎖。
魯班鎖亦稱孔明鎖,民間還有“别悶棍”“六子聯方”“莫奈何”“難人木”等叫法。它起源于中國古代建築中首創的榫卯結構。這種三維的拼插玩具内部的凹凸部分齧合,十分巧妙。
《中外戲法圖說 鵝幻彙編》中的魯班鎖
三國時期,孔明把魯班的這種發明制成了一種玩具——孔明鎖。原創為木質結構,外觀看是嚴絲合縫的十字立方體。孔明鎖類玩具比較多,形狀和内部的構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難裝。
當然,這些都是傳說,“魯班鎖”的核心還是源于中國古代建築中首創的——榫卯結構。
不用釘子和繩子,完全靠自身結構的連接支撐,就像一張紙對折能夠立的起來,展現了一種看似簡單,卻凝結着不平凡的智慧。
經過後人的改造,又有了許多新型的魯班鎖。
鎖的種類各式各樣,千其百怪。其中以最常見的六根(第一代、第二代或A類,B類)和九根的魯班鎖(第三代或C類)最為著名。
魯班鎖古式卡榫一分鐘動态演示結構
其中,六根的魯班鎖又按照地區、設計理念的不同,在構造上也不同。按照榫形,目前把六根魯班鎖主要分為兩大類:A類和B類。當然,六根魯班鎖的榫形是遠遠不局限于這兩種的。
九根魯班鎖,挑選其中的若幹根,可以完成“六合榫”、“七星結”、“八達扣”、“魯班鎖”。九種榫形要同時滿足不同數量實現四種咬合結構,實為不易之事。
魯班鎖結構還用在器具上,比如說針線盒和筷子簍。人們一般将這樣的筷子簍挂在廚房的牆上,放置洗幹淨的筷子。這樣的器具常裝飾著時代氣息很強的圖文。
制作這樣的器具時要用還沒有幹燥的竹子,先用竹子做出魯班鎖結構的架子,再将木闆嵌入框架中。竹子幹燥後,器具的結構就會很緊密結實,不能再打開。
魯班鎖制成的筷子簍
當代很多建築設計中由于暗合了魯班鎖榫卯結構意義的内含,不但外表美觀而且結構合理。
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東方之冠(鬥冠)
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
今天,魯班鎖有了更加複雜的内部結構,從外形到材料都在不斷改變着,甚至以它特殊的造型方式在藝術領域嶄露頭角。
魯班鎖以其古樸的外表,
對稱的形狀,神奇的内部結構,
散發出獨特的吸引人的魅力。
一個古老的玩具,
卻折射出一個民族智慧的傳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