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學法語的朋友講過一個笑話:
在一次數學競賽中,有一道題問4×20+10+7等于多少?
法國隊搶答,等于4×20+10+7。
這其實是因為,在法語中,97的說法恰好就是由4×20、10和7這三部分組成的。
就像英語中的97讀作Ninety-seven,由90和7這兩個數組成。
不同文明對于數的表達方法,源自于長期生活經驗的累積。
甚至可以說,一個民族的計算好與壞,可能與他們的語言有着密切的關系。
比如剛才提到的法語,它就可以算是十進制、二十進制與六十進制的混合,所以才會鬧出上面的“笑話”。
十進制計數法中國人的計算能力,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很多人都把這歸功于大量練習,但這其實也隻能算是原因之一。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則是我們的祖先在進化過程中,機智地選擇了【十進制計數法】。
這在我們的語言中就有所體現:
比如,97在漢語中的構成是“九個十和七”。
再比如,每個數位隻要滿了十個,就會産生一個新的數位。比如,十個十是百,十個千是萬,十個千萬是億……這都是十進制計數法。
可以看到,老祖宗已經把十進制安排得明明白白了。我們甚至可以大言不慚地說,學會了用中文表達數字,就學會了十進制。
而【十進制計數法】,其實就是學前和一二年級小朋友學習計算的根基。
瘋狂原始人很多小朋友在初學計算時,沒有深刻理解“滿十進一”的概念,導緻後續的計算學習慘不忍睹。
那如何幫助孩子理解“滿十進一”呢?
建議使用“瘋狂原始人”這個例子: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遠古時代,有一群原始人,他們靠着砍柴、打獵、摘野果為生。
一天,小明砍了很多柴回來。
小花問他:你砍了多少柴啊?
小明說:你等我數一數。
小明數了好半天也沒數完。
小花就笑話他說:你這樣數太慢了,數着數着還容易忘,不如捆成捆兒,這樣數起來也方便呀!
小明說:好主意!幾個一捆呢?
小花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不如就10個一捆吧,這樣在數數的時候看到一捆,就知道這是一個10!
于是他們的木柴變成了這樣。
後來,他們家的木柴越來越多,已經有這麼多捆了。
這可把小明愁壞了,焦急地說:這數起來還是很麻煩呀!
小花說,别急!你想想,一根一根太多的時候,我們是把十根打成了一捆;現在一捆一捆也太多了,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小明恍然大悟:對呀!可以把十捆打成一個更大的捆!
就這樣,小明發現了數數的好辦法:滿了十根就變成一捆,滿了十捆就變成一堆,滿了十堆……這樣的十進制計數法清晰、簡潔,計算也十分方便!
想方設法湊10我們可以在家裡拿一些鉛筆、筷子等,讓孩子模拟原始人打捆的過程。比如:原始人想把下面的木柴打成一捆,他夠嗎?還需要幾根呀?
通過這樣的練習,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記憶所謂的“好朋友數”,即:一九、二八、三七、四六、五五。
熟練了“好朋友數”之後,就可以引導孩子:
現在除了一個一個數,你最喜歡的就是10個10個數了。因為他們都打成了一捆,跟一個一個數一樣方便!所以,不管在計算題裡你遇到的是幾加幾,你都要想辦法先把其中一個變成10!
今天這個話題是一直想跟大家去聊的。
因為,很多觀點都認為,計算的好壞跟練習的多少成正相關。
不過,如果努力錯了方向,那似乎比不努力更可怕。
對于學前及一二年級的小朋友而言,先搞明白【滿十進一】的原理,明确【10】在計算中的重要作用,這才是一個正确科學的努力方向。
想要提高計算,還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練習,才能更有成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