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君(ID:changan-j):最近上海人面臨着一個靈魂拷問:侬會垃圾分類了伐?
今天上午,上海發出了首張垃圾分類整改通知書:位于上海靜安區的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因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應收集容器,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責令其立即改正,拒不改正将處以罰款。
垃圾分類這件“小事”,一直牽動着的心。今年6月初,他專門對此作出重要指示:“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衆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看來垃圾分類,将成為新時尚——
“你是什麼垃圾?”
誰能想到,這直擊靈魂深處的拷問,有一天竟成了上海朋友的日常。
這一切都源于7月1日正式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該條例将垃圾主要分為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和幹垃圾4類,個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可罰5萬元。
于是,最近的上海人不談股票和房價,甚至連朋友也不談,一門心思統統撲在垃圾上……
每天下樓扔垃圾前,他們都要看着一堆小龍蝦殼、豬骨頭、擤過鼻涕的紙巾、貓咪尿過的貓砂等等等等,扪心自問:這到底是什麼垃圾?
而且據說這個問題的難度,不亞于高考數學。
垃圾分類“逼瘋”上海人
被垃圾分類支配的恐懼,沒經曆過的人是不會懂的。為了讓大家能有更深刻的體會,網友精心打造了一道考題——
請将以下垃圾分為幹垃圾和濕垃圾:
A.豬骨頭 B.雞骨頭 C.小龍蝦殼 D.螃蟹殼 E.幹香菇 F.濕紙巾
先别忙着說這題不難,對完答案再說話!
正确答案:
幹垃圾:A、D、F
濕垃圾:B、C、E
怎麼樣?你對了幾個?
别懷疑,答案沒搞錯!
豬骨頭是幹垃圾,雞骨頭卻是濕垃圾;
小龍蝦殼是濕垃圾,螃蟹殼卻是幹垃圾;
幹香菇是濕垃圾,濕紙巾卻是幹垃圾……
正所謂“眼前的濕不是濕,你說的幹是什麼幹”,當站在幹濕垃圾的分叉路口,誰不是小小的眼睛裡充滿了大大的疑惑。
那麼,分類的标準到底是什麼呢?
6月12日,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發布了官方“考試大綱”——《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
粗略一看,這個垃圾分類的難度并沒有超出人類的日常認知範疇,畢竟瓶子紙闆能回收、電池有毒不能亂扔,大家心裡還是有點數的。
但一說到幹濕垃圾,不少人就眼前一黑了,比如前面考題裡提到的垃圾,最終的分類結果簡直令人迷惑。
不過,要是真說透了倒也不難理解,濕垃圾就是易腐垃圾,幹垃圾就是除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濕垃圾之外的廢棄物。
雞骨頭、小龍蝦殼這種狠狠心能咬碎的廚餘垃圾,屬于濕垃圾;豬骨頭和螃蟹殼這種硬度大,會損壞濕垃圾處理器,且發酵速度與濕垃圾不同的,就是幹垃圾。
尿不濕、姨媽巾、擦過鼻涕的紙巾、貓咪尿過的貓砂、被幹皮榨幹的補水面膜……看似濕答答,但都不易腐爛,所以甭管多濕都是幹垃圾。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以為自己已經掌握垃圾分類的訣竅,屬于學霸選手了?
那再考考你,包着狗屎的報紙要怎麼處理?喝了一半的珍珠奶茶,屬于什麼垃圾?
給你一分鐘思考一下……
公布答案:
1.狗屎帶回家沖入下水道,包過狗屎的報紙丢進幹垃圾裡;
2.先把奶茶瀝入下水道,再把珍珠倒入“濕垃圾”桶内,把杯子扔到“幹垃圾”桶内,再把杯蓋放到“可回收垃圾”桶内。
這複雜程度,不僅讓人不敢再養狗、喝奶茶,更讓一大批網友在線“發瘋”。
有人以訛傳訛,忙着轉發“小龍蝦身後事處理”的圖片。在那張廣泛流傳的圖裡,一隻普通的小龍蝦要被肢解成若幹部分進行分類,這曾經讓很多人縮回了伸向美味龍蝦的手。
不過很快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就回應稱,上海市民可以放心吃小龍蝦,因為龍蝦殼、龍蝦頭、龍蝦黃、龍蝦肉統統屬于濕垃圾。
也有人為了不給居委會阿姨添麻煩,總結了一個簡易版的小豬佩奇分類法——
豬可以吃的是濕垃圾;
豬不樂意吃的是幹垃圾;
豬吃了會死的是有害垃圾;
賣了可以買豬的是可回收垃圾。
更絕的是,還有人幹脆用《上海灘》的曲唱了一版《上海灘之垃圾風雲》。
當然,這些隻是大家的調侃,在真正下手處理垃圾的時候,往往面臨更多問題。比如,要是昨天宣布分手的範冰冰想把李晨送給她的心形石頭扔掉,這石頭該屬于什麼垃圾?
體會到了吧?垃圾分類屬實不易,難怪總能在上海小區内的垃圾桶邊看到幾個猶猶豫豫、無所适從的居民。
分類雖難,但不做不行了
盡管垃圾分類能把人逼瘋,但還是必須得做。原因沒别的,就是不做不行了。
據官方測算,上海目前每人每天産生的垃圾已經超過1公斤,每天垃圾産生總量超過2.6萬噸。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如果不對垃圾進行壓縮粉碎處理,每15天上海産生的生活垃圾就能堆出一棟421米高的金茂大廈。
這已經逼近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能力的極限。
而上海并非是特例。2018年,住建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600多座大中城市中,三分之二城市都已陷入垃圾包圍之中,四分之一城市已沒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場所。
城裡沒地方放,垃圾就被拉到了村裡,于是,垃圾處理又出現了新問題——城市垃圾包圍農村。
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工業污染“上山下鄉”, 越來越多的問題讓農村成了回不去的故鄉……
“洋垃圾”問題讓我們看到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垃圾輸出,以及背後全球化體系下的層層剝削。如今中國可以将百萬噸的洋垃圾拒之門外,但中國内部的垃圾又要如何處理呢?
垃圾圍城又圍村帶來嚴峻的環境問題,與此同時,垃圾處理不當帶來的健康代價也很沉重。
一直以來,中國處理城市垃圾的方法主要是以填埋和焚燒為主。以垃圾焚燒來說,其帶來的二惡英污染物是地球上最緻命的有毒物質之一。
據世界衛生組織介紹,二惡英排放後可遠距離擴散,一旦進入人體,會長久駐留,破壞人類免疫系統、改變甲狀腺激素和類固醇激素以及生殖功能,甚至是影響人體發育,導緻胎兒畸形。
2009年,有媒體曾報道,廣州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附近村落癌症有明顯增加。
盡管知道有害,但目前看來,完全不焚燒垃圾并不現實。不過有研究指出,如果我們妥善做好垃圾分類,就能減少垃圾焚燒量,二惡英的緻癌率也會明顯下降。
中國人民大學在2017年發布的《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社會成本評估報告》顯示,根據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數據,再結合垃圾焚燒廠公布的二惡英數據以及風向預測全市各落地點濃度計算,結果顯示:
北京市二惡英可能緻癌人數之和為241人/年;假設經過妥善分類,每年緻癌人數将降低至182人。
從這個角度來說,垃圾分類就是每個人在為自己的健康而戰。
垃圾分類注定痛苦嗎
其實大道理誰都懂,但垃圾分類被稱為“最難推廣的一樁小事”不是沒有原因的。
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8個城市就被确定為全國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然而這些城市與垃圾分類纏鬥了近20年,各種垃圾卻依然“難分難解”。
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場景:下樓倒垃圾之前,自己辛辛苦苦把垃圾分了類,站在垃圾桶前文明自豪感油然而生。恰巧鄰居也來扔垃圾,他卻依舊我行我素,對所有垃圾“一視同仁”。你還沒來得及生氣,不早不晚,垃圾車也來了,你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分類成果被一股腦倒進了同一垃圾池,頓時就洩了氣。
說白了,垃圾分類涉及的是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四個環節,這些環節必須形成一個閉環體系才能有效運行。隻靠個人在家做好垃圾分類,後續環節跟不上,白搭。
在中國近20年的垃圾分類推廣工作中,恰恰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閉環體系,這才導緻了大衆對垃圾分類日漸佛系,認可度雖高,踐行度卻低。
這一次,上海對垃圾分類動了真格,至少分類投放和分類收集是肉眼可見的嚴格。
而對上海居民來說,垃圾分類隻是第一個難關,另一個考驗是定時定點回收垃圾。不少小區集中在早上7點到9點、晚上6點到8點之間開放垃圾投放點,這幾乎斷絕了“996”上班族扔垃圾的可能。
随之而來的是如遊擊戰一般的偷倒、亂倒垃圾,以及代扔垃圾業務興起,前者讓人良心痛,後者讓人錢包痛。
難道垃圾分類注定如此痛苦嗎?像日本這種早已将垃圾分類政策落地的國家,居民生活也是這樣嗎?
在某種意義上還真是。
在日本,垃圾分類的标準由自治體自己決定,由于标準不同,有些地方的垃圾分類數量已經達到20種以上。德島縣的上勝町是數量上的赢家,他們把垃圾分到了13類45種。要知道上海隻分了4類就已經讓大家撓破了頭……
至于往哪裡扔、怎麼扔、什麼時間扔,日本也全都有明文規定。比如塑料瓶,扔之前需要以下四個步驟:
1、喝光之後,去掉瓶蓋,撕掉标簽
2、簡單水洗
3、踩扁瓶子
4、分類放入收納袋
在日本,扔垃圾時間更是嚴格,不同種類僅在特定日期才會有垃圾車來收,所以他們不僅要面對“你是什麼垃圾”的靈魂拷問,更要時刻牢記“明天該扔什麼了”這個重要問題。
可燃垃圾 :周三、周六收;不可燃垃圾:每月第1和第3個周四早上8點前收;資源性垃圾:每月第2和第4個周四收。
如果當天忘了扔怎麼辦?那不好意思了,暫且先收着吧,存上幾天等待下一次垃圾車的到來。因此日本人家裡一般都會有專門的儲物櫃放垃圾,要倒掉的剩飯剩菜也不得不放進冰箱,等專門的垃圾車來收才能扔出去。
當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情,無法完全複制别人的經驗。但可知的是,日本将垃圾分類做到極緻花了半個世紀的時間,成果顯著。
而如今,上海已經勇敢邁出了第一步,北京也即将跟上。
按照今年2月份住建部的要求,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這一場垃圾攻堅戰中,沒人能置身事外。
所以,别笑被“逼瘋”的上海人了,還是快把垃圾分類指南保存下來記一記吧!
聲明:本文轉自“環球人物”,在此緻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