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每個人心中都種着一棵迎客松,每個人面對迎客松都有着不一樣的情感,也許她是你人生旅途上的風景,也許她是你手中藝術作品的主角,也許她是你身旁一位特殊的夥伴……每一份不同的經曆,背後都是一份别樣的黃山淵源。“我與迎客松的故事”有獎征集活動開展期間,我們收到了廣大網友的熱情投稿。我們将從中擇優篩選,不定期刊發于本公衆号,歡迎大家浏覽和點贊(浏覽數、點贊數、在看數為評選标準之一)。接下來,請期待着大家的故事分享吧,我們與迎客松一起,在黃山等着你!
本期,我們一起來欣賞作者眼中的迎客松是什麼模樣?
過往的遊人,漸行漸遠的飛鳥,都曾是我眼中的幾道風景,但它們也都不曾讓我停下腳步靜靜凝望。唯有那熙熙攘攘的遊客拍完照離開後被“冷落”的迎客松,我伫立在石柱旁望着它,我眼中它是包容、奉獻的。
這是一顆怎樣的松樹呀,生長在“青獅石”旁,紮根于巨大岩石縫隙中,頑強的生命力促成光輝的歲月。它的枝丫從一側伸出,姿态優美,如同一位好客的主人站在路口伸出雙臂,歡迎五湖四海内的遊客。有人寫詩贊道,“岩上挺立八百春,蒼勁枝冠如女神,迎來天下如潮客,神州共仰一奇松。”我眼中它是熱情、和平的。
春天,它青翠欲滴,吸收大自然的貢獻給它的營養。夏天,它枝葉繁茂,幾乎高聳直插雲天。秋天,它的針葉黃了,但還是傲然挺立。冬天,它落下了許多針葉,但還是頑強地與暴風雪進行抗争。陳毅總司令早就在詩中寫出了松樹的性格,他的名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就可以表現出松樹那一種堅強的、勇敢的性格。我眼中它是堅韌、勇敢的。
曾看過魯迅先生文章,記得有那麼—句話讓人費解。“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名人筆下的樹,終究是不一樣的,畢竟平凡如此的它們,也如此風光了一把。迎客松,沒有花的芳香;迎客松,沒有白桦苗條的身材;迎客松,她更沒有果樹又香又甜的果實。但在懸崖峭壁的石縫裡,别的樹木難以紮根安身,惟有它能傲然屹立;在狂風呼嘯的隆冬,白雪皚皚的黃山,百花凋零,惟有它還生機勃勃。我眼中它是孤獨、毅力的。
現在,它依然一動不動地站立在那裡,真像個盡責任的哨兵。它不像那些果樹,風一吹就搖,雷一震就倒。而它任憑如何天空不作美,如何千變萬化什麼的,它都不怕。現在,那株松樹已經經曆了千百個春秋冬夏,經曆了無數次狂風、暴雨、暴雪的洗禮,它像是我一樣,正值青春年華,茁壯地成長着,我要向它學習,以它為榜樣續寫人生篇章!
來源:黃山旅遊60005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