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茶 說茶 品見文聖茶說#
源于茶 不止于茶
目之所及 心之所向 由一盞茶開始
「 烏龍茶 」白雞冠
武夷岩茶白雞冠,屬烏龍茶類,是武夷山“四大名枞”之一。芽葉奇特,葉色淡綠,綠中帶白,芽兒彎彎又顯毫,白雞冠的形态就像白錦雞頭上的雞冠,故名白雞冠。
「 烏龍茶 」白雞冠
白雞冠之名在明代已有傳聞,早于大紅袍。據說當時有一知府攜眷往武夷,下榻武夷宮,其子忽染惡疾,腹脹如牛,醫藥罔效。有一寺僧奉一小杯茗,知府啜之味特佳,遂将所餘授其子,子病即愈。問其名,僧答白雞冠,于是奏于帝,帝嘗之大悅,敕寺僧守株,年賜銀百兩,粟四十石,每年封制以進,遂充禦茶,至清亦然。
「 烏龍茶 」白雞冠
白雞冠原産福建省武夷山市隐屏峰蝙蝠洞(在武夷宮白蛇洞口和慧苑岩火焰峰下之外),鬼洞亦有與白雞冠齊名之樹,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于每年5月下旬開始采摘,以二葉或三葉為主,色澤綠裡透紅,回甘隽永。
「 烏龍茶 」白雞冠
白雞冠茶葉的品質如它的名字一樣獨特,幹茶色澤較其他岩茶不同,大多數的岩茶葉色帶褐色,白雞冠卻是在米黃中呈現出乳白色,帶有茸毛。大部分武夷岩茶給人的印象是陽剛、厚重、霸道的,惟獨白雞冠是那麼的柔美、輕盈。白雞冠如同“岩茶皇後”,是“四大名枞”裡辨識度最高的,口感别緻,香是艾葉和金銀花一類的草藥香。
「 烏龍茶 」白雞冠
白雞冠長在茶樹上時,葉片是嫩黃色的,好像觀賞型灌木“金葉女貞”的顔色。這種嫩黃的葉片,讓白雞冠有種“鶴立雞群”的優勢。遠遠看去,仿佛一條金色的絲帶飄揚在綠色的茶園裡。行走在茶山,你未必能一眼認出水仙、肉桂、大紅袍的茶樹,可一下子就能看到白雞冠,即使隔着百米遠,那一抹嫩黃色依舊醒目。
「 烏龍茶 」白雞冠
白雞冠主要作為止止庵道士靜坐修道的輔助調氣養生茶飲。相對于武夷山天心寺發源的“佛茶”大紅袍,白雞冠是武夷山唯一的“道茶”。武夷山在道家眼裡是三十六洞天的第十六洞天,白雞冠正是以其獨特的調氣養生功效成就了第十六洞天“道茶”之尊的地位,從而登上四大名枞的金榜。
「 烏龍茶 」白雞冠
版權聲明
© 本号對其發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訪問者可将本号提供的内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将本号任何内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請提出申請。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如本号中的内容、圖片、音頻、視頻等存在第三方的在先知識産權,望作者及相關權利者見諒,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删除。
歡迎關注本号,每天一盞茶,閱盡人間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