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以前我對韓劇并不太感興趣,畢竟在韓國電影以犯罪題材脫穎而出的時候,韓劇依然靠着愛情在收割少女情懷。
什麼《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統統都是聽名字就提不起興趣。
但自從《信号》開始,韓劇在我心中的形象大為改觀,什麼時候韓國竟然也能拍出如此精良的作品了?
這幾年我最期待的續集隻有兩個,一個是《白夜追兇》,一個便是《信号》。
可左等右等,等得潘粵明都胖成球了,優酷會員都續了好幾年了,《白夜追兇2》依然沒有任何消息。
《信号》就更不用說了,留下個完美的坑,感情編劇壓根就沒準備要填
不過,我卻等來了另外一部制作精良的劇集——《少年法庭》
本劇的主演便是《信号》中的女主金惠秀,題材也依然是犯罪類型。
與《信号》不同的是,金惠秀這一次不再扮演一線警察,而是成為了經驗豐富的鐵血法官。
她審判的犯人則都是少年犯。
《少年法庭》是由Netflix出品的迷你劇,一共10集,按慣例一次性放出所有劇集。
本劇虛構了一個專門審判少年罪犯的延和法庭,影片一開始便是金惠秀飾演的女主調到了該處任職法官。
此前,女主一直以鐵血手腕對少年犯們施以最重刑罰著稱。
面對媒體她最著名的一句話便是:我讨厭少年犯!
來到延和法院後,女主負責的第一個案件便是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的13歲少年殺人碎屍案。
根據警方調查,一個13歲的少年将一位不認識的8歲兒童騙到自己家中殘忍殺死,随後将其分屍後又抛屍。
在做完這一切之後,這名少年手持兇器淡定地前往警察局自首。
根據法律,未滿14周歲的少年犯罪後将受到《少年法》的保護,無論是多麼殘忍的行為,最多也隻能判2年的教改。
正是熟知這一律法,這個13歲的殺人犯在法庭上大放厥詞,坦然承認下了所有罪行,還向法官詳細講述自己殺死被害人的整個過程。
這使得旁聽席上的被害人父母數次精神崩潰。
如此聳人聽聞的案件,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無數人在法院門口示威遊行要求嚴懲兇手。
這一案件與我國曾發生的幾起未成年犯罪案件是如此地相像。
2016年,廣西岑溪市誠谏鎮石橋村13歲留守少年辍學後乞讨、偷竊為生,殺害了同村的3名兒童,最終因年齡問題免于刑事處罰,被收容教養3年。
2019年,大連13歲男孩蔡某将10歲女孩騙至家中意圖強行發生性關系,遭到拒絕後将其殺害。案件發生後蔡某還與同學在群裡聊天通報自己的調查情況,甚至主動與被害人父母搭讪。該事件引發全社會關注,最終同樣以對罪犯蔡某收容教養三年為結局。
同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隻能說韓國距離我國太近了,文化類似的情況下滋生出的案件也是如此相像。
但無論法官多麼同情被害者或者社會輿論如何強烈譴責,法律就是法律,對未滿14歲的少年犯最重的刑罰也不過是3年收容教養而已。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覺得會不會有那種“馬上就14歲了,要不要試着殺個人看看是什麼感覺”的人存在?
當然,因為法律的關系,電視劇其實也給不出來任何好的方法,最終的處理方式則是将那個13歲的少年安排成了從犯。
主犯則成為了隐藏在幕後的另外一個16歲的少女,這才使得一切獲得了較為公平的審判。
可惜的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罪犯到底該如何處理呢?
又或者,會不會也有成年人殺人後教唆14歲以下的同夥主動投案認罪的情況呢?
當然,《少年法庭》對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探讨不僅限于此。
在之後的幾個案件中,主創人員又将視角從少年犯作為犯罪事件中的施暴者轉到了他們作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也就是說,這些少年犯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家庭的影響,這些人中有父母離婚者、有單親家庭、也有長期遭受家庭暴力的人。
家庭教育的缺失導緻他們性格扭曲,逐漸将犯罪強加到了更弱小的人身上,滋生犯罪。
然而,盡管遭遇了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幸,但這不是他們加害他人的理由。
正如女主所說的那樣:
“得讓他們看看,所謂法律有多麼可怕,得告訴他們,傷害他人要付出何等的代價”。
因此她才會一邊維護少年犯們的權益,另外一邊則将他們判最重的刑罰。
在她看來,這種未成年人渣的性格早已形成,即使判刑也很難改得過來。
唯一可惜的是,本片中塑造的女主認真且堅持正義、剛正不阿,頂撞上司可以說是家常便飯,工作起來不要命,簡直就是超人一般的存在。
但這樣的法官,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另外一方面,當我們國内的電視劇還聚焦在“婆媳關系”和“宮鬥吃醋”上的時候,韓國的同行們都已經在探讨青少年犯罪等重大社會命題上了。
雖說是有着Netflix的投資,但差距也太大了。
畢竟國内的視頻網站們每年也不少花錢拍自己的影視劇,可拍出來的都什麼玩意兒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