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人世間多少滄桑變化,
祝你踏過千重浪,能留在愛人的身旁。
在媽媽老去的時光,聽她把兒時慢慢講。
也祝你不忘少年樣,也無懼那白發蒼蒼。”
這本是熱播劇《人世間》中主題曲的歌詞,一看到歌詞中的“媽媽”就會想起了劇中的周母——李素華,溫暖而慈祥。
而周母的扮演者——薩日娜的現狀,也正如歌詞中的寫照一般。
縱使現在白發已經爬上頭頂,但依然有愛人潘軍在身旁,
還能聽年邁的母親講那過去的故事,
而正青春的女兒也在延續自己的少年時光。
01成名背後,有丈夫的委屈和成就
薩日娜與愛人潘軍,相識、相戀于大學校園裡,他們有着校園裡最真摯的友情,最樸實的同學情,最純潔的愛情。
時光回到1985年的上海戲劇學院的教室裡。
新生入學開班會,薩日娜早早地坐在教室裡,一個皮膚白皙,氣質安靜的男生走了進來,吸引了薩日娜的注意,“小白臉”潘軍的第一印象就這麼在她心中建立起來。
颠覆她心中印象的事情發生在入學3個月後,班裡有3位同學因為視力複查不合格而被勸退,潘軍就是其中之一。
這對于一心求學的學生們來說,就像天塌下來一樣。
1個男生坐在樓梯上哭泣,另外一個女生情況也不好,同學們擔心她想不開,于是便自發地去尋找她。
走在路上,看到了迎面走來的潘軍,表面平靜,還跟大家打招呼。
一群人便十分好奇,他怎麼看起來一點事就沒有呢?
潘軍笑道:“事情已經發生了,哭有用嗎?”
自此,人群中的薩日娜便對他刮目相看。
後來,潘軍争取到以“旁聽生”名義繼續留在學校學習,但“前途未蔔”,學校不會頒發畢業證并進行分配。
潘軍毅然決定留在學校,并憑借自己的經驗和努力,在同學之間拔得頭籌。
作為表演系的學生,自然少不了排練的合作夥伴。
而潘軍的搭檔,就是薩日娜。
他們的作品,總是班裡面最好的。
惺惺相惜、相互吸引的他們倆,早在大一下學期就走在了一起,确立了戀愛關系。
因為有開朗、善良的薩日娜的搭檔,讓潘軍這個“旁聽生”有了更多的表演機會,也吹散了他頭頂的陰雲,更讓他在“前途未蔔”的學校裡堅持下去。
就這樣,潘軍在薩日娜的陪伴下度過了這四年大學時光。
最終,潘軍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在多方争取下,學校也終于認可了他的表現,為他補發了畢業證及學位證,還分配到了總政話劇團。
而薩日娜,也被分配在了全總文工團。
1989年,兩人都去了北京發展。
當時的他們是名副其實的北漂,薩日娜老家内蒙,潘軍老家山東,在北京無一房産。
為了給他們的将來找個家,得到潘軍單位分的房子。
當時不到年齡的薩日娜還提前領了證,為此,還被罰了200塊錢,并且必須保證在24歲之前不生孩子。
心疼之餘,他們更是抑制不住即将要結為夫妻的歡喜,又花250塊錢買了張床墊,高高興興地在新房中開啟了新生活。
新生活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順遂。
當年話劇不景氣,劇團的劇目少之又少,而薩日娜又因為形象普通,即使有劇目也輪不上她演。
于是,她就見劇組,但是,都以“不夠漂亮”而被拒絕。
随着丈夫潘軍小有名氣,成了劇團的台柱子,他也主動将優秀的妻子向導演引薦。
但是,都以沒有合适的角色為由而拒絕了。
當薩日娜看到丈夫潘軍在舞台上表演時,看到昔日的同學活躍在電視熒屏中時,她十分羨慕。
看着自己的演藝事業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樂天派的她也難免心生難過。
她安慰丈夫說,現在就當體驗生活了。
她把過剩的精力花在打掃衛生上,花在為丈夫熬湯上,唯有在深夜時,輾轉反側。
丈夫十分心疼,也想到了自己那段壓抑的時光。
他決定不管多難,都要陪她熬過這段時光。
後來的薩日娜,做過工廠文秘,做過歌廳主持人,做的都是與表演事業不相幹的事情。
終于劇團的婁乃鳴導演發出了邀請,她去北京台五一晚會演了次小品。
因此,她結識了侯耀華老師。
于是,開始跟着侯耀華老師走南闖北地演起了小品。
這是薩日娜事業的開端,雖然是小品,但好歹是表演。雖然居無定所,但是總在向前走。
2年後,薩日娜覺得自己最擅長的不是小品,她在小品中少了應有的光。
于是,結束了2年的小品生活。
回到劇團,她依舊沒有什麼角色可演,在劇團中隻能做場記。
一次,劇團要拍一部戲,裡面有一個40多歲暴發戶老婆的角色。
這時,薩日娜的母親建議她,去演母親角色。
薩日娜秉着認真負責的态度,為了接近角色,不停練習搓麻将的動作。
當鏡頭以搓麻将的動作而開啟時,薩日娜飾演的形象被台下的觀衆看在眼裡。
表演過後,掌聲雷鳴,薩日娜感覺到找到了自己,又找到了在學校表演時的熱情和自信。
丈夫潘軍看到了薩日娜的變化,他心裡暗暗覺得,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薩日娜在“母親”道路上越走越對,僅有2集的《牛玉琴的樹》、與丈夫潘軍主演的《午夜有軌電車》,
讓她登上了熒屏,真正打開了事業大門,更是讓她在一個星期内收獲了兩大行業獎項。
當薩日娜穿着土不拉幾的戲服,頂着疲憊的面容,卻滿眼興奮地,從一個裝滿衣服的背包裡,拿出獎杯時,
丈夫潘軍流下了激動的眼淚,他預感的這一天終于到來了。
同時他也替薩日娜高興,那段昏暗的時光終于過去了,畢業後6年無戲可拍的壓抑再也沒有了。
這顆金子總算發光了,并且會越來越亮。
02 父親病逝,母親住進養老院
截止到目前為止,薩日娜可以說獲獎無數。
不過,最讓薩日娜的母親驕傲的獎項是,2009年獲得的“演藝界十大孝子”。
而薩日娜則認為,“孝順”是家庭幸福和睦的傳家寶。
薩日娜父親的祖上,是山東人,北上闖關東來到了北京通州。
于是,薩日娜的爺爺奶奶曾在北京生活過一段時間。
他們家族從事着駱駝經商生意,隻是後來奶奶的弟弟定居到了内蒙古包頭,又因為戰亂原因,整個家族也就跟着遷了過去。
不過,薩日娜的爺爺對北京,有一股濃濃的鄉愁。
而父親李有忠,則在每次去北京出差時,滿北京城,挨個一家家地,專門給買齊了帶回來。
每次父親回家之後,不是先回自己家,而是先回爺爺家,去看望爺爺。
父親給薩日娜和一家人,做了很好的表率,薩日娜和妹妹,每周都回去看望爺爺奶奶。
在爺爺奶奶那裡,薩日娜不僅享受到了溫暖,也傳遞了關懷,她還從奶奶那裡,汲取到了很多養分。
薩日娜的奶奶有着爽朗,豁達的性格,這給日後年僅30多歲的薩日娜,在塑造“文他娘”時,提供了很多靈感,也讓薩日娜的性格有許多相似的成分。
總之,薩日娜從爺爺奶奶,父親母親那裡,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這份傳承,不僅在家風上,還在藝術上。
薩日娜的父母,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輩。
父親李有忠,是内蒙古話劇團的演員,國家一級導演,還曾是斯琴高娃的台詞啟蒙老師。
母親娜布琪從演員轉行成為了一名編劇,是編劇界的翹楚。
可以說,薩日娜從小浸潤在藝術的氛圍裡。
雖然父母起初并不支持薩日娜成為一名演員,但發現她意志堅定後,決定讓她去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父親雖然在她選擇做演員之前,就已告訴她“會有苦頭吃”,而當薩日娜因為自身形象無戲可拍時,
他卻沒有責怪薩日娜“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反而勸薩日娜趁此機會,多看書,多體驗,多沉澱。
并盡量寬慰她,鼓勵她,認為她有做演員的天賦,還盡可能地在生活上幫扶。
當父親李有忠在電視劇《牛玉琴的樹》這部處女作中,看到薩日娜曬得漆黑的臉龐,看到周圍荒蕪、幹燥的沙漠環境時,
他心疼地哭了,覺得女兒拍攝得太艱苦了,同時又為女兒終于有一部屬于她的作品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随着薩日娜的事業越來越好,她成為了父母心中的驕傲。
不過,母親娜布琪,一直注重她品格上的培養。
認為“得意面前留半步”,不要驕傲,認認真真做人,踏踏實實演戲。
薩日娜也始終保持一種嚴謹的藝術态度,享受表演的過程,并且,時常向父母交流和彙報表演上的事情。
不過,當薩日娜羽翼漸豐,父親李有忠卻再也不能陪她走下去了。
在父親病危之時,薩日娜卻不得不參加新電影的新聞發布會,她認為,自己堅持工作,也是對父親藝術生命的延續。
當她完成她的部分之後,就提前離場,立馬飛回父親那裡。
雖然在她回去的第二天,父親就去世了。
但是,父親臨走前對她說的話,以及母親對她的寬慰,讓薩日娜覺得不再那麼痛苦,她應該活得更加精彩,才是對老人最好的報答。
而在此之後,薩日娜的母親搬去了養老中心。
母親将過去的獎狀全部撕掉、燒掉,也将“金獅獎”獎杯留在家裡,可以說什麼都沒有帶過去。
母親認為,這些東西隻能代表過去,這些隻是過去的成績,而現在,她要開啟新的生活。
雖然薩日娜對母親搬到養老院的決定一再阻止,但是,當她看到養老院豐富多彩的生活,以及母親對未來生活的樂觀态度,便尊重母親的決定。
母親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想法。
雖然不能是傳統意義上的陪伴,但薩日娜還是每天給母親打電話,經常去看望她,也偶爾會聽母親講過去的事情,以及養老院的趣事。
看到母親的狀态,薩日娜也很是欣慰。
薩日娜的父母用他們的一言一行,為薩日娜做着榜樣,教會了她付出,也教會了她灑脫。
03 雖有虧欠,但她是女兒的驕傲
女兒香香,是1999年出生的。
當時,薩日娜剛剛到雲南為拍攝《突出重圍》做準備,可是剛過去,她就感到身體不适,以為是水土不服,或者身體出現問題,可能需要做個小手術。
于是,她便返回北京。
但是,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是懷孕了,夫妻倆特别高興。
當時正是薩日娜的事業上升期,并且《突出重圍》的拍攝現場很是艱苦,懷孕和拍戲是不能兩全的。
所以,薩日娜有些猶豫。
但是,又考慮到自己已經31歲,不年輕了。
況且自己是演母親角色的,有了孩子更加有助于自己演好母親這個角色。
所以,她便放棄了這次合作機會,專心地等待這個小生命了。
終于在1999年12月底,他們見到了可愛的女兒香香。
香香剛出生的頭幾年,是放在老人那裡帶着的。
可孩子和媽親,是天生的。
有次薩日娜要去拍戲,剛跟女兒“拜拜”之後,香香就跑到房間裡,去找自己的小畫書,将小臉貼在畫冊上。
原來,書上有個媽媽抱着孩子的畫面。
在香香1歲多時,她從電視上看到了薩日娜,于是對着電視哭着說,“媽媽,下來抱抱香香”。
後來得知此事的薩日娜,感到對女兒特别虧欠。
家庭心同樣很重的薩日娜,覺得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于是,把女兒接回家。
但是,薩日娜和丈夫都時常需要出差,她不想讓女兒像自己小時候一樣,和妹妹一起守在門口,巴巴地盼望着父母早日回來。
因此,薩日娜不想讓女兒香香同樣如此。
但自己和丈夫,誰放棄事業呢?
看着薩日娜的事業越來越好,潘軍決定變換下家庭模式,他主内,薩日娜主外,讓妻子沒有後顧之憂。
盡管如此,那段時間的薩日娜,還是盡可能地接在北京拍攝的戲,一有時間和機會就回來看女兒。
在選擇劇本時,也是首選那些半個月、1個月就能拍完的,三五個月的就會拒絕。
孩子轉眼到了上學的年紀,而薩日娜從來沒有接過孩子上下學,都是爸爸接,導緻有的同學以為女兒是單親家庭的孩子。
後來,薩日娜第一次去學校接女兒,就被女兒拉着到處“展覽”。
“你們看,這是我媽媽。”
作為一名母親,薩日娜為自己不能充分陪伴,錯過一些成長的瞬間,而感到惋惜。
不過,她也在盡力地去平衡,去讓孩子認可自己,她想讓女兒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績,她想成為女兒的驕傲。
當她憑借《闖關東》中的“文他娘”,第二次站在飛天獎的領獎台上時,
她向女兒喊話:“媽媽之所以因為工作不能經常陪伴在你身邊,是因為媽媽要努力,努力成為你的驕傲。而今天,媽媽成為你的驕傲了!“
《闖關東》後的薩日娜,一下子火到沒有邊際了,也确實成為女兒的驕傲了。
女兒也嚴格要求自己,争取考出好成績。
可是,到了初中時,女兒又拒絕薩日娜出現在她的校園裡了,也不願讓她參加家長會。
原因就是,她不願讓大家知道自己是著名演員薩日娜的女兒。
因為,她怕老師和同學對她有特殊待遇,這樣會抹殺了自己的努力。
薩日娜很理解女兒,也盡量不幹涉女兒的事。
不過,當薩日娜告訴女兒,老師不會因為她是誰誰的孩子,就把錯的改成對的,多判一分時,女兒這才放下警惕心。
後來,女兒香香便邀請她來學校食堂吃飯,薩日娜别提有多開心了。
薩日娜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在家庭生活裡絲毫不含糊。
她會為了女兒的身體,而自學中醫。
也會為了讓丈夫潘軍不感到失落,主動帶他去見自己的朋友。
不過,香香在性格上,還是更像潘軍多一些。
喜歡看書,内向害羞,妥妥的一枚學霸。
丈夫潘軍不追名利,不在意外界的評價,更在意妻子女兒一家人的和和美美。
他有自己的事業,并不介意薩日娜的事業比自己強。
而女兒也無意往演藝圈發展,更想過自己的人生。
不過,這也正是普通人的生活吧,大明星的背後,不一定是浮躁恭維,更多的是平淡的幸福和同樣努力的人生。
在此,奉上薩日娜老師創作的一首詩:《一封寫給兒女的信》(節選片段),供大家欣賞。
親愛的孩子
你就是我們的種子
終有一天會長成一棵大樹
到那時候帶着你的兒女回家來吧
我會告訴你的孩子
你會像我們愛你一樣地愛他
也希望他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成為你的驕傲
【結語】
薩日娜,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幸福的女人。
愛人、父母、子女、自我,
可以說方方面面都處理得很好,做到了問心無愧。
她是女性中的典範,也是家庭中的楷模。
在一個家庭中,隻有女人是幸福的,家庭才是和諧的。
而這種幸福感是可以傳遞和傳承的,
它像一張巨大的網,網住了世間的溫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