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那些自稱“大胃王”的美食主播,一直都是非常火爆的,他們以誇張的形式展現給觀衆另類美食直播。他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大胃王”,那麼他們真的是天賦異禀,胃比常人大嗎?其實不全是。其中有些确實是經過長期訓練胃部才成為大胃王的。而有些僞“大胃王”,他們是通過鏡頭切換、視頻剪輯來欺騙觀衆,根本沒吃進那麼多食物;有些當時吃進去了了,飯後用催吐來達到狂吃不胖效果的。
今天@刀客特白兔醫生帶大家通過這三方面來了解一下大胃王的秘密。
1.胃容量:胃是一個典型的肌性結構,不進食時容量為50ml,在吃飽的情況下因為平滑肌的拉伸,可以達到1500ml,擴大了30倍,這是正常人。而真正的大胃王一定是通過長期鍛煉導緻胃平滑肌适應性伸長或者天生胃體積異常,以至于容積大于平常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相撲運動員,他們的食量一開始等同于普通人,經過特殊的訓練可以達到普通人的10倍到20倍。日本一個著名的大胃王,名叫木下佑嘩。她的确接受過醫生檢測,最後證明,她是真正的大胃王。實驗觀察發現她吃完一百個壽司後她的胃變大了66倍。也就是說所有的食物并沒有流到腸道中去,而是都囤積 到了她的胃裡,她的胃幾乎占滿了整個體腔,已經到達極限了。但她最多的一次也隻吃了3公斤的炒面。所以自稱一頓飯能吃十幾斤甚至是幾十斤食物的大胃王,就不怎麼可信了。而且像“大胃王”這樣,進食量老是超過胃容量的極限,胃壁肌肉就會被撐得越來越薄,可引起急性胃擴張,還可導緻急性胰腺炎,嚴重的危及生命。
2.食物消化、吸收:
一般來講,流質食物比稠的、固體食物排空快;小塊食物比大塊食物排空快。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時間較短,而含蛋白質和脂肪多的食物停留時間較長,混合食物在胃内的排空時間一般為4~6小時。也就是說吃進去食物4-6小時後才能完全進入腸道,進一步消化吸收。而大胃王長期都比平常人吃的多很多,逐漸形成習慣,使胃容量和延展性都大大增加,蠕動加快,食物在胃内停留時間過短。通俗一點理解,就是“大胃王”的胃蠕動比我們快,排洩也比我們快。也就是說大胃王吃這麼多食物根本消化不了,很多食物不被消化吸收就排出了體外。
3.能量轉化利用:網絡上那些大胃王,幾乎都是瘦子,甚至是嬌小女性,難道她們真的是狂吃不胖嗎?以某大胃王一次吃下的8斤米飯為例,其供熱量為4640千卡,要消耗掉這些熱量,需要打籃球9小時,騎自行車7.5小時,快跑8.4小時,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食用了肉類(脂肪、蛋白質),産生的熱量會更高。按能量守恒規律,攝入能量超過消耗能量,機體就會以脂肪形式儲存。所以,那些大胃王狂吃不胖應該是一個假象。前段時間因腦出血去世的沈陽某吃播,算是真正的大胃王,但他直播半年來體重從200斤飙升至280斤。所以光吃不胖的大胃王們,靠的不是特異功能,而是催吐。
沈陽某吃播半年體重增長80斤
所以我們不要模仿他們,要呵護好我們的胃,健康飲食,均衡營養。
我是@刀客特白兔,期待你的點贊和關注。你的鼓勵将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謝謝你!也請多提意見和建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