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複蘇的季節,河裡的冰融化了,大地披上了一層綠色的外衣,菜市場裡也展現出一片勃勃生機的景象。不信你往菜農的攤上看,菠菜,小蔥,韭菜,兒菜,青筍,春筍,當然還有蘆筍,無不透露着鮮嫩欲滴,這是春天裡獨有的鮮味兒,一定不能錯過。
一場春雨過後,一個個蘆筍冒出了頭,在陽光的照耀下越發的翠綠。蘆筍,起源于歐洲地中海沿岸及小亞細亞一帶,原是宴請外賓的專用蔬菜,20世紀初傳入我國,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才開始在我國廣泛種植,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的餐桌上。蘆筍味道清新,口感脆爽,營養價值很高,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稱。它的價格一直都是比較貴的,尤其是春天的“頭茬”蘆筍,價格都在十幾塊錢一斤,但是即便如此,也擋不住人們對它的喜愛。
随着蘆筍的廣泛種植和推廣,它的品種也變得越發多樣,常見的有綠色和白色,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紫色的蘆筍,那麼我們在春季購買蘆筍的時候要選擇哪種呢?這3種顔色的蘆筍有什麼區别呢?我請教了一位有多年經驗的菜農,他是我的一位叔叔,他告訴我,這3種顔色的蘆筍在營養和吃法上都有不小的區别,下面就來分享給大家,春季蘆筍正鮮美,弄明白再買不吃虧,一起來看看吧~
綠蘆筍和白蘆筍是兩種比較常見的蘆筍,尤其是綠蘆筍,這兩種蘆筍原本屬于同一個物種,隻是在種植方式上有所不同,這就有點類似韭菜和韭黃,蒜苗和蒜黃。
綠蘆筍生長在自然條件下,光照充足,進行光合作用産生葉綠素,所以呈現為綠色。綠蘆筍中營養豐富,尤其是富含葉綠素,多種維生素,葉酸,膳食纖維,蛋白質等。
白蘆筍之所以呈現為白色,是因為在生長的過程中受到人工幹預,處于一種沒有光照的環境中,所以白蘆筍的種植過程相對來說比較麻煩,産量要比綠蘆筍低,物以稀為貴,白蘆筍的價格要比綠蘆筍高一些。
由于白蘆筍在生長的過程中沒有光照,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其所含的礦物質營養相比綠蘆筍要高一些。值得一提的是,白蘆筍中的維生素E含量較高,有助于抗氧化。但是從整體上來看,綠蘆筍的營養成分更全面,營養價值也要略高一籌。
從吃法上來看,綠蘆筍主要用于家常食用,可炒菜,可做湯,吃法很多。而白蘆筍則主要是用來制作一些比較高檔的菜肴或者是罐頭,尤其是在西餐中比較常見。
紫蘆筍,一般是指美國的水果型蘆筍,其口感更嫩,味道偏甜,是一種可以直接生吃的蘆筍。
紫蘆筍之所以呈現紫色,與其他的紫色蔬果是一樣的道理,這源于其内部的花青素,這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有助于延緩衰老。由于紫蘆筍有淡淡的甜味,所以其含糖量會比較高,而且紫蘆筍的熱量要比綠蘆筍和白蘆筍偏高一些,但雖然如此,與其它蔬菜相比起來,蘆筍的這點熱量還是不足挂齒的。
由于紫蘆筍是可以直接生吃的,因此經常用來制作沙拉食用。
三種蘆筍相比較而言,紫蘆筍的口感最為鮮嫩,而且口感也更細膩,其中的膳食纖維沒有綠蘆筍和白蘆筍中含量高。如果是老年人或者牙口不好的朋友,可以選擇紫蘆筍。而白蘆筍中的維生素E和膳食纖維含量較高,因此減肥的朋友或者是糖尿病朋友可以選擇白蘆筍。綠蘆筍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其營養成分介于白蘆筍和紫蘆筍之間。當然無論是哪種蘆筍,其營養價值都很高。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無論是哪一種蘆筍,挑選新鮮的購買最重要,以下3點要注意:
1、看外形,新鮮的蘆筍外形筆直,一般為頭部小根部大,上細下粗,過渡均勻,看起來是筆直的,而且表皮光滑緊緻,富有光澤。
2、看頂部花頭,無論是哪種蘆筍,在頂部都有花苞,這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在挑選時,我們要選擇花苞還沒有開的,這樣的蘆筍才新鮮。一定不要選擇花苞已經開了的或者是長芽的,那樣的蘆筍已經老了。
3、掐一掐根部,我們可以用指甲在蘆筍的根部輕輕掐一下,如果可以留下指甲印或者是可以掐出水來,則說明蘆筍很嫩,反之如果掐不動,則說明已經老了。
蘆筍的新鮮度很容易降低,所以蘆筍的保鮮很重要,保存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天以上,畢竟價格還是比較貴的,浪費了很不劃算。
1、報紙保鮮法,将剩下的蘆筍用報紙或者吸水紙包裹起來,然後外邊包裹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保存,這個方法可以保持3天左右。
2、花瓶保存法,将吃不完的蘆筍放入花瓶或者類似的容器中,根部朝下,然後加入适量的清水,水量沒過蘆筍根部的三分之一左右,類似我們平時插花一樣,這個方法可以保存2天左右,期間注意換水。
春天到了,各種春天的蔬菜上市了,蘆筍則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蘆筍有綠色,白色和紫薯之分,營養區别大,弄明白再買也不遲。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